APP下载

大学生自致因素与毕业走向抉择的实证分析

2021-11-28梁涤尘廖诗凡顾哲郗宏博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

梁涤尘 廖诗凡 顾哲 郗宏博

摘 要: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备受社会关注,它是高校就业教育引导的起点,政府有关部门、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从多种不同视角、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但从自致因素上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选择三个自致因素,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关注时事政治、班级学习成绩和就业竞争优势与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并针对抉择偏差提出了矫正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走向;自致因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6.032

1 研究目标与样本构成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有的依据哲学理论,从价值观方面研究择业取向;有的依据经济学理论,从人力资本方面研究薪酬福利;有的依据心理学理论,从思想教育方面研究就业创业的引导;有的依据社会学理论,从社会公平方面研究就业政策;有的将多学科理论结合,综合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许多教育工作者,结合大学生就业的实际,进行广泛的调查分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各个不同侧面研究大学生就业等。这些研究为大学毕业生的理性抉择,无疑提供了理论上的科学指导和实践上的有力帮助。笔者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接触到学生就业当中的诸多问题,从就业教育和指导的视角观察,首先是大学生毕业走向的抉择问题。这是有针对性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行精准指导和帮扶的必要条件。

1.1 研究目标设计

本研究拟从大学生自致因素视角,采用定量研究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与其毕业走向抉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深层原因、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助力大学毕业生健康成长、正常融入社会生活。

1.1.1 目标变量(因变量)

关于“大学生毕业走向”的研究内容可细化为许多具体项目,但首要的是方向性选择。由于各个方向的要求差别很大,因而选准方向是对标努力的前提。为此,这里以“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作为目标变量。其变量值为寻找工作,继续深造,考公务员,自主创业,暂不就业和其他。

1.1.2 影响变量(自变量)

本研究中选择如下3个自变量:

(1)“关注时事政治”,变量值为兴趣很浓、较有兴趣、一般、不感兴趣和没有感觉。

(2)“班级学习成绩”,变量值为上(优秀)、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和下(较差)。

(3)“就业竞争优势”,变量值为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实习经历、各种资格证书和其他。

依据研究目标和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下面3个假设。

研究假设1: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态度会影响毕业走向抉择。

研究假设2:大学生在班级学习成绩的优劣会影响毕业走向抉择。

研究假设3: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优势会影响毕业走向抉择。

1.2 调查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以某高校艺术设计学院的全体学生为总体,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由于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并非发生在四年级的毕业季,而是整个大学期间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是紧迫程度不同而已。为了观察大学生在四年期间对毕业走向抉择思考的发展变化,这次计划调查1000人,实际填写问卷979份,全部为有效问卷。访问对象涉及到4个年级6个专业和一个综合类,其中一年级的学生280人、占28.6%,二年级的学生285人、占29.1%,三年级的学生293人、占29.9%,四年级的学生121人、占12.4%;男生286人、占29.2%,女生693人、占70.8%,详细数据分布如表1所示。

2 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979人当中,就总體情况而言,“继续深造”和“寻找工作”是大学生毕业走向的主要选择。其中,“继续深造”占总体的35.8%、排在第一,“寻找工作”占总体的34.6%、排在第二,两项合计占70.4%。此后依次为“考公务员”(占总体的17.3%),“自主创业”(占总体的10.9%),“暂不就业”(占总体的0.8%),“其他”(占总体的0.6%)。

2.1 关注时事政治与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

调查数据显示:对时事政治“兴趣很浓”的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的占30.2%,高出平均值12.7个百分点;对时事政治“较有兴趣”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占40.3%,高出平均值4.5个百分点;对时事政治“一般”的大学生,选择“寻找工作”的占42.7%,高出平均值7.6个百分点;对时事政治“没有感觉”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占23.5%,高出平均值12.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在同一分类选项中均列第一,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以“关注时事政治”为自变量、“毕业走向抉择”为因变量,在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的情况下,T=2.315,P=0.021。可见,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性。

2.2 班级学习成绩与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

调查数据显示:学习成绩在“上(优秀)”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占44.5%,高出平均值8.7个百分点;学习成绩在“下(较差)”的大学生,选择“寻找工作”和“自主创业”的分别占45.5%和22.7%,分别高出平均值10.4个百分点和11.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在同一分类选项中均列第一,具体分布如表3所示。

以“班级学习成绩”为自变量、“毕业走向抉择”为因变量,在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的情况下,T=2.434,P=0.015。可见,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性。

2.3 就业竞争优势与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

调查数据显示:以“实习经历”为就业竞争优势的大学生,选择“寻找工作”和“自主创业”分别占40.4%和17.1%,分别高出平均值5.3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以“学习成绩”为就业竞争优势的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的占29.5%,高出平均值5.3个百分点;以“各种资格证书”为就业竞争优势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占39.3%,高出平均值3.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在同一分类选项中均列第一,具体分布如表4所示。

以“就业竞争优势”为自变量、“毕业走向抉择”为因变量,在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的情况下,T=2.965,P=0.003。可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性。

3 原因探究及偏差矫正

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证实了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和客观性,大学生自致因素均与毕业走向抉择相关。下面将分析影响大学生抉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3.1 深层原因探究

调查中发现,学生心理定位、年级上升,特别是目标错位均影响毕业走向抉择。其抉择虽然受社会多因素影响,首要的或关键性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因为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3.1.1 心理定位影响理性抉择

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虽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取决于心理定位,并通过某种思想或行为外化,这里表现为选择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979人当中,以“薪酬福利”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占被调查总体的37.6%,排在同一分类选项的第一位;此后依次为“个人兴趣”(26.4%),“自我价值实现”(23.6%),“专业对口”(7.3%),“社会需要”(4.5%),“其他”(0.7%)。

3.1.2 年级上升引起抉择调整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四年期间,学生在毕业走向抉择上不断调整。其中,“寻找工作”由一年级的26.4%上升到四年级的52.1%,呈现出随着年级的上升其比重逐步增长的态势;“继续深造”则由一年级的43.9%下降到四年级的23.1%,呈现出随着年级的上升其比重逐步下降的相反态势;“考公务员”的人数比重基本稳定,略有下降;“自主创业”前三年波动不大,到了四年级急剧下降,具体分布如表5所示。

另外,调查数据还显示:男女生选择在四个年级上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但增减的百分点有所不同。

3.1.3 目标错位导致抉择偏差

一是薪酬期望偏差。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5440元;其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排在第13位、月平均收入5919元。该艺术设计学院调查数据显示:初始就业期望月薪8000元以上的在被调查总体中占到61.2%。显然,这一期望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难以实现的。

二是深造追求偏差。在被调查的979人当中,有350人期望毕业以后继续深造,占被调查总体的35.8%。据统计,该院2018-2020年应届毕业生998人,成功升读研究生的比率仅有4.8%。同期出国深造的人数仅占1.9%。把考研成功和出国实现的人数加总计算,在应届毕业生中也只占到6.7%,这与大学生的期望差距悬殊。

三是个人兴趣偏差。在被调查的979人当中,有258人按照“个人兴趣”选择毕业走向。其中“考公务员”的学生,多数是因对时事政治有浓厚的兴趣而引起。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仅占23%,在“凡进必考”的规则下,大多数学生将难以如愿。在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中,有45人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序为“中等”、10人在“中等及以下”。这部分学生要想成功考研成功或出国,无疑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四是自我意识偏差。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调查数据显示:在以“自我价值实现”为首要考虑因素的231名大学生中,81人做过具体职业规划、占35.1%,140人做过粗略职业规划、占60.6%,还有10人没有做职业规划、占4.3%。可以预见,职业规划都没有做过的大学生怎么去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呢?

3.2 抉择偏差矫正

人生发展是一个逐步成长直至成熟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是人生的一个拐点,非常重要,具有质的转变性质,稍有不慎就会陷于无限的烦扰之中,甚至造成终生遗憾的结果。

3.2.1 矫正偏差,跳出误区

剖析前述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可能会对我们造成的后果,这是自我矫正偏差、跳出抉择误区,进入理性思维状态的前提。期望高薪酬、高福利是人之常情,问题是你要参入人才市场的竞争,你能在竞争中取胜吗?期望考研无可非议,这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值得赞赏。虽然国家扩大了招生规模,但每年录取的比率并不高。你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愿以偿吗?出国深造,限制性的条件则更多。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个人爱好,问题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能否在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自我价值实现”,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是人生发展的最高追求,这种追求并非是头脑之中的幻想,而要与社会实践结合。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是理想追求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先生,为了解决世界人的吃饭问题,把工作室搬到田间地头,长年累月伴随着水稻的生长而研究,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典范值得我们终生追求。大学生面对毕业走向抉择,一定要跳出心理误区,消除急躁心理和浮躁状态,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寻找自己的位置。

3.2.2 审时度势,理性抉择

正确选择毕业走向,首先是正确认识自己。我的优势和短板是什么?我与社会需求存在什么样的差距?其次是正确理解政策。当前的就业创业政策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政策的优势做出选择?再次是合理利用关系。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能否为我的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在本人具备继续深造条件的基础上家里是否给予支持?有人认为,关系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这里既有情感支配行动的问题,也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不违反纪律,合理利用也是可行的。自古以来,“识时务者为俊杰”。审时度势,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深造环境,把握好自身条件与用人需求的匹配,找到适宜于自己发展的人生之路。

3.2.3 内化硬功,灵活应对

除了理性抉择以外,还必须练就内功,这才有可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应对自如。一是加强修养。学习时事政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形势和政策的观察力和分析判断力,学会把握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和政策走向。二是练就真功。学好专业知识,练就理论功底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同业或同行的竞争实力。三是学会交往。以健康的心态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学会富于感染力的自我表达,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以诚待人,不断增强自己的人际融合能力;注意独立人格养成,特别是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毕业走向,靠智慧、更靠实力。“不怕没机会,就怕没准备”。“機会永远只青睐有准备的人”,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毕业走向抉择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成功实现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就业之中还有地域选择,单位性质,规模大小,所处行业,岗位性质,发展潜力等方面的问题;继续深造中还有国内国外、学校层次、专业类别、研究方向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毕业走向的理性抉择,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或大学生家庭的问题,更需要多措并举、多方合力。

参考文献

[1]窦立雯,黄晨晨,李军海.基于需求层次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中国商论,2021,(5):174-177.

[2]张树峰,颜玉萍.大学生就业期望偏差对学生就业率实现的影响[J].中国农业教育,2020,(02):76-84.

[3]高树文,邵欣霞.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取向变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6):78-80.

[4]潘文庆.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4):40-46.

[5]王天营,曹婷,沈菊华.基于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差异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4,(12):204-208.

[6]沈杨,刘新强,梅红平.大学毕业生不良就业心理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08):71-72.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
P2P网络借贷犯罪实证分析
我国电力产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国外绿色投资经验及启示
新常态下民众政治信任差异实证分析与对策设想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开征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