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策略研究
——以《英语演讲与艺术》课程为例

2021-11-28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语言

陈 玲

(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1 研究背景

思辨能力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改革的产物,人才的思辨能力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思辨能力有助于培养个人的科学思考能力,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影响深远(Paul 1993)。然而,在教育领域思辨能力被长期忽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仅关注知识和内容的传授,不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直到20世纪80年代思辨能力教学进入课堂,这一现象才得到改观(Fahim&Eslamdoost 2014)。

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以“行为主义”为纲,注重模仿,忽视对学生思维方面的训练。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少有质疑或反驳,致使在进行口头和书面英语沟通时缺乏逻辑[1]。外语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外语教育阶段中的思辨能力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但如何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研究未取得理想结果。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思辨能力只是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不能涵盖思维能力的全部,比如不包括形象思维能力[2]。

英语是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为落实国家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政策,英语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上,而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加强人文知识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

1.1 英语演讲课的价值

英语演讲课在我国大学教学过程中拥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此项课程,这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更能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高校英语演讲课程以提高学生语言基本素养与基本技能为目标,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交际沟通能力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演讲课重视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克服演讲恐惧心理,提升表达的兴趣。英语演讲课程的设立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人文素养、创新思维,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演讲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逻辑思维进行融合,是基于思辨进行信息分析、观点提炼与阐释呈现的过程,其课程价值不言而喻。

1.2 英语演讲课研究价值

随着对外交流发展,外语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这对高校英语教育发展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也需要高校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多重视课本知识传授,英语专业学生注意力也多集中在备考国家英语专业等级考试,口语训练和练习给予较少的重视,口语能力水平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毕业论文答辩中,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在回答问题时,明显表现出紧张、害羞、胆怯的心理,无法精确地表达自己的论点。因此高校教师在《英语演讲与艺术》课程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畏惧心理,深度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其次,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思辨能力的突出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遗憾的是,它正好是英语专业的软肋。[4]英语演讲作为实践课程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培养路径,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和思辨能力方面有待深入研究。

1.3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1.3.1 传统教学模式下思辨能力不够充分

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本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形成自信、正直、开放、好奇、坚毅等思辨情感特质,学会思考、判断、推理、辨析等一系列思辨技能[5]。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演讲课程中,教师教授演讲理论知识、演讲技巧及演讲稿的写作占去课时较多,通常占总学时80%,学生的参与主要体现在完成各个阶段的演讲稿的写作等,教师多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对演讲稿的框架、开场、结束语,语法等指导较多,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重视较少。

1.3.2 传统演讲课中的讨论模式不够理想

仅以“思辨”为招牌的英语课堂,从授课形式到内容都和传统的灌输性英语教学没有什么大的区别[7]。虽然传统课堂上也有讨论环节的设计,但是实际运用情况效果并不理想。传统课堂的讨论一般采取的模式是:教师提问—安排小组讨论—指定学生回答;这样的模式容易造成“一锅粥”或“一言堂”的结果。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只是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讨论的内容也比较浅显,浮于表面,不够深刻,更不用说与社会现象、国内国际热点问题相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1.3.3 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主要放在专业课程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只为通过课程考试,对于课本之外的知识,学生关注较少,若非主动,很少接触其他学科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知识,这更加退化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一模式的语言技能训练,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1.3.4 学生学习压力大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由于语言环境的局限性,现实学习与英语学习的差别比较大,同时学生需要应对各门课程的考试、考核任务,很多学生感觉英语专业学习压力很大,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中,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进而也影响了演讲课程中的学生表现效果。

1.3.5 学生英语发音问题多

目前高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以应试为主要目标,不注重语音、语调的学习和练习,加之地方方言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英语发音问题很多,甚至带有地方口音。虽然演讲课中可以完整地背诵文稿,但是发音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演讲效果,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1.3.6 语法知识结构汉语化

学生比较偏爱客观选择题类型的考试题型,平时操练中也偏爱选择这类型的知识,在主观题方面,学生比较排斥,这就导致在语法知识结构方面,学生表现出种种的语法错误,受汉语语序和语法的影响,在演讲稿写作和口语表达过程中,中式英语(chinglish)现象比较严重,出现语法错误,甚至语义混乱的现象。

2 研究目标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笔者拟通过英语专业《英语演讲与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分析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状,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厘清思辨能力、认知过程和创新精神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培养思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相关建议。

2.2 研究方法

2.2.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演讲课程设计

2.2.1.1 自主学习慕课

教师在智慧树教学平台上指定一门线上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慕课《英语演讲与艺术》,完整地学习和了解演讲课程的相关理论、概念,完成线上课堂知识测试和讨论,教师通过后台课程管理设置,将自主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时间段进行设置,加大了学生知识的输入量,视频、音频及文字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满足了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

2.2.1.2 课程小组收集整理演讲资料

教师每周都会提前发布本周的话题讨论及演讲题目,小组同学分工进行演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课堂展示之前总结出完整的汇报材料并在小组中分享共用,在第二周的面授课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排练,小组的协作节省了人力和精力,学生可以在共同材料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

2.2.1.3 视频演示,模仿操练

在英语语言环境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模仿名人演讲已成为大学生演讲者效仿的一种演讲方式。经典演讲部分是需要学生进行模仿操练,教师安排学生统一观看演讲视频或者在班级共享经典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模仿练习;第二周对学生模仿效果进行检查,教师在演讲技巧上给与指导,课堂中提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并全程录制模仿演讲,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点评和建议。

2.2.1.4 课堂展示真人秀

此部分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的展示,定题演讲部分,学生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和要求,自主完成演讲稿的写作,教师给予修改和建议,学生课下练习准备,课堂进行演讲实练;即兴演讲部分,教师充当出题人,提前5分钟给学生演说题目,提供演说平台,控制时间并给予点评。这样的课堂展示真人秀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升自身整体的英语水平。

2.2.1.5 课程小组评价

整个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也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演讲的评分及点评工作,在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展示和真人秀的同时,组织其他学生小组充当评委组,提前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鼓励每一位学生从语音、语调、内容、语法、表达、肢体语言、着装、时间控制等方面对演讲进行评价打分。同伴互评和自评融到课程体系当中,激发学生思维能力[6]。

2.2.2 问卷调查

笔者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演讲课程进行结课问卷调查,参与的为英语20级27名学生,问题涉及学生选课的原因、课程的难易程度、困难的环节、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满意度、线上学习时间、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对思辨能力的影响等。

3 研究结果

3.1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慕课”的了解

78%的学生表示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很感兴趣,线上学习的内容对线下学习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预习和补充的作用,线上习题和讨论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84%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慕课《英语演讲与艺术》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80%的同学反应自己比以前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3.2 学生对混合式模式下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认识

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演讲课,理论和实践学时及内容分配均衡,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大家提供了多途径沟通交流,学生线上讨论,线下小组查阅搜集资料,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汇报,90%学生表示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3 学生对课堂讨论区话题参与的看法

教师在线上讨论区定期发布热点话题的讨论任务,学生以个人名义参与讨论,问卷中学生表示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比以前高,86%的学生表示话题的讨论让自己加深了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很欢迎这类讨论活动。

3.4 学生对英语演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演讲与艺术》课程采取的是过程性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表现,具体为:慕课学习20%+面授课程视频作业40%+期末汇报10%+雨课堂作业30%,学生在问卷中表示在学习过程中,较多的精力放在了参阅资料和演讲操练中,虽说每次感觉任务很重,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合格完成,但是整体下来,收获很多,成长很快。

3.5 学生使用慕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然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的处理办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遇到没有字幕的演讲课教学视频,学生会放慢速度,反复回放,有时也会截屏发至班级群中进行求助;遇到慕课中的难点问题,学生会在群里分享讨论或带进课堂咨询教师;慕课中的参考资料、阅读材料较少,学生小组通过教师给定的题目和话题进行材料参阅、收集及下载;慕课习题中遇到的困难,学生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分享、讨论和解答;除了慕课,教师在雨课堂平台分享相关视频、音频和文字阅读材料,94%的学生表示这些材料对慕课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4 研究分析

4.1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与英语演讲课程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英语演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上都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和修改,结合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发挥各自的作用;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传授演讲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演讲技巧;网络教学为教师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为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提供了更多机会,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时间为实际操作做准备,培养学生自信心,调动学习主动性。

4.2 英语演讲课对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影响

思辨力包括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多层次。其中记忆与理解属于较低层次的思辨能力。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属于较高级的思辨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表达的内容。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理性思考;没有思维,语言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演讲课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学生锻炼语言运用、分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思辨能力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4.3 学生进一步学习需求分析

问卷中关于进一步学习需求,学生也表现得比较积极。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课程课时需求上的要求比较明显,建议多添加实践操练语言能力的课时,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教师通过加大线上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主动接触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形成一种跨学科学习意识,同时加大线上学习成绩所占比例,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的学生需求表现在丰富测试形式方面,可以口头和笔头结合,题型也可多样性,将思辨能力逐步进行分解,体现层次性。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语言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语言是刀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我有我语言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