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主动发展之“悦动”课程模型构建

2021-11-27谢辉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构建

谢辉

摘要:在“内卷化效应”越来越普遍的今天,缓慢、专注是唯一途径,“润泽的教育”将随之而来。我们依托引领,且行且思。面对幼儿园“主动”发展,我们展开了行政、中层、教师三个层面的深度对话。基于“悦动”理念,如何优化方案,形成生态的园本课程体系?审议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能否激活儿童生长力?思考如何转变课程观、儿童观、游戏观,助推课程有效落地?基于“主动”问题,针对幼儿园尚未完善的课程框架,逐层审议;基于“发展”问题,审议结果:幼儿园在主动发展项目“悦动云娃”做实做宽的基础上做强做大。我们成立审议组,擦亮“悦动”底色,将课程方案逐级细化,展示核心内容,分解成可理解、可操作的“动、泽、乐、弹、探、享、创、施、纳、行”10“悦”课程结构模型,构建园所主动发展的园本课程行动样态。

关键词:幼儿园发展;课程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9-0087-02

Construction of "Yuedong" curriculum model for kindergarten's active development

XIE Hui  (Baiyun kindergarten,Zhonglou District,Changzhou,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volution effect"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today,slow and focus is the only way,"moist education" will follow.We rely on guidance,practice and think.Facing the "activ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s,we have launched an in-depth dialogue at the three levels of administration,middle-level and teachers.Based on the concept of "Yuedong",how to optimize the scheme and form an ecological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system? Can the review of curriculum objectives,contents,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activate children's growth? Think about how to change the curriculum view,children's view and game view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initiative" problem,considering the imperfect curriculum framework of the kindergarten layer by layer;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issue,the review results: the kindergarten is stronger and bigger on the basis of the active development project "Yuedong yunwa".We set up a review group to polish the background of "joy",refine the curriculum scheme level by level,display the core content,decompose it into 10 "joy" curriculum structure models that are understandable and operable,such as "action,Ze,music,play,exploration,enjoyment,creation,implementation,acceptance and action",and build the action mode of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actively developed by the kindergarten.

【Keywords】Kindergarten development;Curriculum model;Structure

1. 悅“动”课程内容模型

课程的核心是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引导幼儿在生活、游戏等多样化的活动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充实经验。重点落在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是粗浅的和启蒙性的,是以经验的逻辑设计的。课程的过程性活动呈现多样化,充分运用眼耳鼻舌身体感知和探索周围环境、事物,让幼儿获得主动学习的方式。

在“悦动”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引领下,我园课程内容设置分为四部分:综合主题活动、领航思维活动、户外智能活动、实践创新活动,这些活动横向拓宽、纵深挖掘,活动背景“情境化、游戏化”;活动内容“生活化、经验化”;活动方式“体验性、探究性”,着力幼儿核心素养提升。

2. 悦“泽”教师教学模型

幼儿园课程的推进主要在教师,教师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寻求适宜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体现儿童“自由、自主”的学习理念,引发儿童“探索和创新”是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

教师对照《指南》,根据幼儿园资源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来确定适宜的课程内容。 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策略三个维度地融合,坚持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在整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创设自由、自主、愉悦的氛围,引导、观察、支持儿童可能发生的游戏活动。

“悦动”理念下的教师应坚守以儿童为中心或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和“儿童权力优先”的原则,为儿童的成长创设优质的教育环境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3. 悦“乐”幼儿学习模型

3-6岁的幼儿处于感知运动和形象思维发展阶段,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多样化的活动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倡导一切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理念。幼儿的学习就是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有益的经验。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对于儿童的学习而言,核心经验就是儿童在发展中可以获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概念和能力。我们的课程应激发儿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多样化的活动。

“悦动云娃”课程由兴趣撬动探究内驱力,支持创想,充分探究材料特性,在知识、能力、情感得到发展和滿足的同时,形成对事物独特见解。通过同伴分享、经验提升,创享乐趣,引发深度学习的愿望,产生新问题,形成良性、螺旋向上的发展态势。

4. 悦“弹”一日作息模型

通过课程实践,我们触感幼儿的学习是在深度上不断延伸、不断面临挑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实现经验的纵向延伸,教师可根据活动自然生发的逻辑,调整弹性灵活的作息时间,引发幼儿开展多领域经验的综合学习,打破学科和领域的界限,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综合的经验。

弹性灵活的作息时间才能保障幼儿自主学习。大板块时间设置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让所有幼儿,包括有个别化需要的幼儿,觉得自由和愉悦,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同时根据季节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变化,调整作息规划,营造秩序感。

5. 悦“探”材料投放模型

材料投放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幼儿动手基本能力和相关感知经验及运动经验的获得。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应足以支撑幼儿全面发展的学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从而引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室内:按区域属性整体设计,遵循由少到多原则,注重平行材料数量与幼儿人数关系。期初,提供幼儿比较熟悉的材料,帮助幼儿快速选择、进入游戏。一段时间后,与幼儿商量需要保留哪些材料,添置哪些新材料,确定材料摆放的位置,以图文方式共同制作材料的展示标示。

走廊: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方式,有意识地投放半成品、低结构材料,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兴趣、探究、创意程度。适时投入一些新材料、辅助材料,把握时机与投放形式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推动幼儿深度学习,拓展见识度。

户外:关注低结构材料本身的价值,收集适合幼儿户外游戏的轮胎、大小竹梯、圆木柱、方木板、竹筒、木块、瓶罐类、布类等物品。设置“材料超市”,上千种自制体育材料可移动、可变化,供自主取放、探究创造。

6. 悦“享”资源配置模型

教师要用课程的眼光和发展视野去充分挖掘和利用园内外的自然和社会资源,让大自然和大社会成为活教材。

校内:幼儿园教室,走廊、过道、拐角等公共活动区域,户外器械、自然环境、围墙、栅栏等都可以课程视角加以开发利用。另外,教师幼儿的不同经历、生活经验、学习方式也都是非常直接而宝贵的课程资源。

校外:我们预开发1-2公里活动资源地图,包括常州大学、欧尚超市、龙湖天街、白云社区、五星公园以及授牌的佳农课程基地等,按照其可开发的价值进行梳理,分为人文类、景观类、商业类。

家长:调动家长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感受挖掘课程资源的意义。

网络:进一步开发幼儿园网站、白云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教师教研平台、教师微信群、家长QQ群等网络平台,增强其对话、互动、互惠功能,并规范其规章制定,对章执行,形成资源共享机制。

7. 悦“创”环境设计模型

幼儿是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来学习和发展,室内外空间的布局和调整,活动区域的安排和转换,活动材料的数量和层次,甚至还涉及园外环境和资源的利用。 我们基于环境创设调查,90%的被访者认为环境创设非常重要,78%的教师会基于课程开展需要和幼儿发展需要进行环境创设,83%的教师表示班级环境应由师幼共同创设。基于调查,我们了解了师幼参与环创的问题、顾虑,通过专家引领、参观学习、实操教研等方式,遵循安全性、教育性、适应性、自主性、丰富性、效用性六大原则,以打造“样板房”为力点,优化园所环境。

班级:以舒适为起点,营造丰富、立体的创玩空间。先记录下电路、窗户、门、水槽和储藏空间的位置,再盘点有哪些可以移动的家具,如柜子、桌子、画架、屏风,用来分隔空间。以为幼儿创设舒适的生活环境为起点,行走路线安排、需要保护的区域、对地面光线有要求的区域、需要特定资源的区域,都进行合理布置,创造互通的立体空间。

公共:以自主为力点,建构智慧、联动的创意区域。全面梳理、盘点走廊、楼梯、拐角等一切可利用空间,以及该空间的位置、特点,以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创意街”、“体验馆”、“众创空间”为模板,在每一层楼面构建5大符合幼儿发展需求、便于幼儿创新活动的游戏式联动场馆。

户外:以安全为基点,打造悦动、环游的创新平台。将现有的小树林、操场、 过道等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优化为“索道穿越”、“时光隧道”、“挑战极限”、“勇攀高峰”、“创意沙水”、“漫游太空”六大活动区,让户外立体多元的环境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交往,实现钻、爬、躲避、挑战,让材料、环境、区域与游戏融合,形成可环游的户外场地。

8. 悦“施”运转管理模型

课程方案的优化过程形成督促和整理幼儿园课程建设情况的制度,组织专业力量,把聚焦区域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工作任务,切实把握主要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通过课程方案实施——保教质量管理——园本教研跟进——课题研究助推——课程评价保底等多样化的举措解决问题,引领实践。

9. 悦“纳”质量评估模型

评价以《指南》的要求为指导,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聚焦幼儿园面临的共同问题,改善活动的环境和材料,改进对幼儿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确保课程的完整和平衡。评价包含幼儿发展、教师发展、课程发展三个部分。

一是幼儿:对幼儿日常生活、作品等,进行观察记录,参照《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等官方权威常模,运用学习故事、案例解读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二是教师:建立教师实践中反思,逐渐形成 “自我认识、自我检测、自我发展”的机制。三是课程:主要针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课程资源的挖掘度,课程内容的适切度,课程组织的适宜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方面进行考评。

10. 悦“行”制度保障模型

我们形成了一个以园长为“头雁”的管理网络,在彼此联系中实现真正的互动,确保每一位老师都是课程的探索者、实践者,营造全员参加课程实践、研究、反思的浓厚氛围。

制定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包括园本教研制度,课程成果开发奖励机制、教师工作考核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设立课程实施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和推进课程实施,奖励在课程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各类人员。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美】德布.柯蒂斯 玛吉.卡尔著.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M].教学科学出版社,2015(4)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编.幼儿园课程图景.课程实施方案编制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猜你喜欢

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浅析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与构建
创建《数控自动编程》优质核心课程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