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历程及研究热点

2021-11-25马振秘晓冉陈秀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马振 秘晓冉 陈秀梅

摘要:为厘清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历程,探讨该领域主要学术贡献体、研究热点,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SSCI中1998—2020年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83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中存在几大核心作者群,但大多数作者位于高校,合作研究的态势欠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中心理素质、德育、学校德育、中小学、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感等是热点词汇;研究经历了由德育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再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的演进过程。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要打破限制,实现领域内横向和纵向的深度发展;要实现自助,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核心作者群;知识图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2-0004-06

一、引言

按照毕生发展心理学视角,中小学生处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一生发展至关重要[1-3]。但相比国外,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较为滞后,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4。也由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得到国内大量研究者的关注[5-6]。我国2020年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为7.4%;农村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注意多动和同伴交往问题等情绪行为问题。《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改善国民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应该从孩子抓起,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国民整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更为紧迫,更具有长远意义。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期望厘清研究热点的演进轨迹,探讨该领域主要学术贡献体、研究热点等问题,从而为未来更好地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的期刊总库为检索数据库,采用主题检索方式,检索主题词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中小学生、儿童青少年,来源类别限定为“CSSCI+北大核心”,检索范围设定为1998—2020年(具体检索时间为2021年3月10日),共檢索出1075篇文献。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经进一步人工筛选,剔除期刊导读、图书推介、观点摘编、资讯报道、讲话等非研究性文献,以及重复发表文献、无作者和关键词文献,还有与“心理健康”主题无关或关联度极小的文献,最终保留有效样本研究文献830篇。

(二)研究工具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搜索的文献进行多元、分时、动态复杂的网络分析,可得出相关内容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以揭示该领域研究的演进历程。在可视化知识图谱中,中心度和节点代表着研究热点。文献的具体处理方法为:将搜索的文献保存为软件可识别的格式,并将其导入软件中,时区分割设置为1998—2020,单个时间分区的长度设置为2年,节点类型选择作者、机构和关键词,最终得到经寻径算法剪枝的知识图谱,这些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相关信息。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时间分布

对年度发文量的统计与分析,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与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1998—2012年文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4—2012年年均发文40篇上下;2014—2020年尽管有所下降,但年均仍在20篇左右。

(二)核心作者群及机构分布

参数设置如下:时间跨度为1998—2020年,时间切片为2年,节点类型为作者和机构,TopN=50,得到节点数为1816,连线数为2857,密度为0.0017的作者网络,见图2。生成的图谱中的聚类结果显示:张大均、俞国良、蔺秀云、林崇德、方晓义、程刚、苏志强等研究者构成了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主要为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大学等高校。从作者及机构聚类结果图谱结果可以发现,存在几大核心作者群,其中张大均、程刚、苏志强、刘广增等形成较大的作者群,大多数作者位于高校;这些核心作者群之间的合作研究较少。

(三)热点研究内容

在CiteSpace运行中设置与作者网络相同的参数,以关键词为检索词,得到节点数为760,连线数为875,密度为0.0065的关键词网络,见图3。通过知识图谱中关键词共现的频度和节点的中心性及连线的粗细可以直观地观测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关键词知识图谱中圆圈大小代表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字体大小代表关键词的中心性,各圆圈之间的连线粗细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程度[7]。

从图3可知,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学校德育、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等是该领域中的热点词汇。从图谱数据可知,关键词之间的中介中心性较低,这表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向中并未形成高度聚合的研究领域。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历程

基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进一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历程。俞国良和琚运婷[4]对我国大陆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文本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提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孕育与准备、初创与整合、成长与发展三个主要阶段。下面基于此三阶段,具体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历程。

1.孕育与准备阶段

孕育与准备阶段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进入课程,相关政策也越来越完备。此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育,其核心关键词有德育工作、德育教育、中学德育、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教师素质、道德理论等(具体见图4),这与该时期相关政策的颁布有着密切关系。

1988年12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对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要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1992年,我国发布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正式将健康教育列入教学大纲。1995年,国家教委正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内容。1999年,教育部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并颁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途径、师资队伍建设、组织领导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因此,本阶段学校德育、德育教育、德育工作等成为研究关键词和热点,具体涉及的内容有儿童心理、中学生心理、德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师素质等,但从图谱可以看出,还存在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研究内容。说明在这一阶段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教师素质和教育方法等因素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此阶段也重视家庭和儿童青少年自身在其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2.初创与整合阶段

初创与整合阶段表现为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要融入社会发展。此阶段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素质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其核心关键词有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儿童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中小学生,见图5。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具体规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组织实施等内容。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心理咨询网络。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本阶段涉及的核心内容为积极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儿童教育模式、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标准、问题行为、生活幸福感、教师、中小学生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对象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成为一个重要群体,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有着密切关系[8]。教育部等5部門于2013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增加。

3.成长与发展阶段

成长与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相关政策进一步集约化、规范化,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方向发展。2012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及组织实施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2016年以来,多项国家政策均提出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如: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2016年10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等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其核心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但在本研究中,以“心理健康服务”进行搜索,发现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及成人群体,而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较少,这应该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9-12]。

四、研究展望

研究采用CiteSpace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首先,核心作者群分布较零散,合作研究的态势欠佳;其次,未形成高度聚合的研究领域;最后,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向缺乏有关中小学的相关研究。基于外在的国家政策指导、内在的研究领域发展,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做到:一方面,在观念意识上树立心理健康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在实践领域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针对此发展方向,在未来研究中具体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打破限制,实现领域内横向和纵向的深度发展

在横向发展中,首先,研究要打破空间限制,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者之间应针对共同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开展协作研究。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层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区工作者之间的协作研究,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多空间参与者的协同,共同实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其次,研究要打破学科壁垒,中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是单个学科能够企及的目标,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脑认知科学、生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探索出一条跨学科合作的路径。

再次,研究要打破年级限制,建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模式,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个体的心理表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构建制度、课程、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一体化模式,进行差异化、递进式和分类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实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进入下一阶段时能够平稳过渡[13]。

在纵向发展中,需要多领域、多方向的研究者、一线教师、家长及社区人员既要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又要纵向深入探究影响其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并针对特定的心理问题,采取多种干预和心理咨询方法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实现自助,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自身的问题与困惑、心理需要只有自己最清楚,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小学生的自助,自己为自己服务。具体来说,需要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的概念最早由Jorm[14]提出,認为它是个体具有的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认为心理健康素养为“帮助人们识别、处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观念及技能”。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测量工具、评估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综述和研究。明志君和陈祉妍[15]根据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方面,将心理健康素养定义为:综合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江光荣、赵春晓和韦辉等[16]将心理健康素养从“心理疾病应对—心理健康促进”和“自我—他人”两个维度及知识、态度和习惯三个方面界定为“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可见,心理健康素养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具备良好心理健康素养的个体能够及早识别心理疾病,主动寻找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治疗[17-18]。但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研究群体主要为成年个体,而关于中小学生的研究较少。

进一步来讲,在基础教育中要做到:

第一,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应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每位教师应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所教学科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另外,学校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中小学生了解心理疾病产生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案等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及他人表现出的心理问题。

第二,改善中小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良好的核心自我评价可以有效降低个体的心理疾病自我污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优化校园心理环境,以提高学生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水平,使其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自我控制。

第三,提高中小学生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开展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提高对心理异常的识别能力,并能掌握一些有效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调节自身及帮助他人调节心理异常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Geoffroy M C,Boivin M,Arseneault L,et al. Childhood trajectories of peer victimization and prediction of mental health outcomes in mid-adolescence: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CMAJ,2018,190(2):37-43.

[2]Moore G F,Cox R,Evans R E,et al. School,peer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symptoms in Wales:a cross sectional study [J]. Child Indic Res,2018,11(6):1951-1965.

[3]Riglin L,Hammerton G,Heron J,et al. Developmental contributions of schizophrenia risk alleles and childhood peer victimization to early-onset mental health trajectories [J]. Am J Psychiatry,2019,176(1):36-43.

[4]俞国良,琚运婷.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与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8(10):40-48.

[5]张大均,苏志强,王鑫强.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1):3-11.

[6]俞国良,董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33(6):97-102.

[7]林静,傅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998—2015年):热点、演进及其展望——基于CSSCI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8):67-71,7.

[8]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9]陈雪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3):308-317.

[10]黄亮,齐巍,孙时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多视角反思与整合构建策略[J].心理科学,2020,43(6):1483-1489.

[11]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36(8):125-132.

[12]廖全明,黄希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9,32(2):274-277.

[13]俞国良,王浩.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9,40(8):108-114.

[14]Jorm A F. Mental health literacy:empowering the community to take action for better mental health [J]. Am Psychol,2012,67(3):231-243.

[15]明志君,陈祉妍.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评估、干预与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1-12.

[16]江光荣,赵春晓,韦辉,等.心理健康素养:内涵、测量与新概念框架[J].心理科学,2020,443(1):232-238.

[17]Bjornsen H N,Espnes G A,Eilertsen M B,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mental health literacy and mental well-being among adolescents:Implications for school health services [J]. J Sch Nurs,2019,35(2):107-116.

[18]Kutcher S,Wei Y,Coniglio C. Mental health literacy:Past,present,and future [J]. Can J Psychiatry,2016, 61(3):154-158.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洪

猜你喜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