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扬民族文化 体悟民歌魅力

2021-10-20周月

考试周刊 2021年76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小学音乐

周月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在民间艺术产物中最不缺乏的就是以生活为蓝本的作品,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劳动人民丰富的精神财富。在众多民间艺术中,民歌极具民族文化色彩,甚至可以说独占鳌头,向世界传递了丰富多彩又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因此,作为华夏子孙,小学生们更应当努力学习民歌文化、了解民歌文化,在优美又朴实的民歌旋律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歌魅力;小学音乐;民歌教学

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时间洪流里,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总是怀抱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聪明的劳动人民将自己的所见、所想都谱成了歌曲,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生活装点上了五彩斑斓的饰品。而这些优秀的民歌并没有泯灭于历史,它们当中有不少作品都经受住了时光的考验,成为流芳百世的佳作,甚至有很多民歌已经走进了课堂,成为孩子们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带领小学生们欣赏民歌、了解民歌,不仅仅能够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更能帮助他们陶冶情操,成为德、智、美等全方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更应当思考如何让学生们了解民歌、爱上民歌。

一、 简述中国民歌

纵观中国艺术文化发展史,可以说中国民歌在其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毫无疑问是我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究民歌,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与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不同,中国民族音乐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也正是这种特点将它与其他音乐区分开来。

学习中国民歌有利于我们开启民族文化的内在探寻。从宏观角度来说,组织小学生学习民歌很有必要,这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接触、了解的民族记忆,通过学习民歌,学生们不仅仅可以深入感知民族音乐的魅力,还可以提升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中国的民歌从来都不是虚无渺茫的艺术,它是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表达自我思想、迸发自我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在很多民歌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过去人们生活以及劳动的方式。民歌宛如一座大船,将各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全都承载了起来。如由蒙古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共同创作的蒙汉调就将蒙古族与汉族的音乐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它既有蒙古族音乐的特点,也包含了汉族音乐的长处,在蒙古音乐及西北山歌的风格里,我们都能发现蒙汉调的影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加深,各大中小学校都在音乐教学中引进了诸多优秀的民歌素材,而不同地区更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选择了具有鲜明地区特色与民族特性的音乐作品来充实本土的音乐教育资源。

中国民歌是万千劳动者的智慧结晶,它们主要的创作者自然是广大的劳动百姓,人民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依据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体会创作出了民歌,它是人民群众精神上的食粮,具有广泛性与亲民性。分析民歌的艺术特点,不难发现它与过去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是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民歌中处处都有劳动生活的影子,可以说民歌就是以劳动生活为蓝本创作的。民歌在创作的过程中,多数都是即兴而发,其曲风、歌词等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民歌得以在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然而在传播的过程中,又经过传唱者的二次创作、三次创作,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中的经典。不仅如此,民歌的歌词往往直白、朴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合,它直观的反映出了创作人与演唱者的内心世界,因此民歌十分适用于进行情感抒发,且在思想描绘与情感刻画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所以民歌是最适合与小学音乐教育进行融合的,学习民歌符合小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初入校园的孩子们来说,其欣赏门槛较低,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民俗文化。

二、 民歌的教学价值分析

(一)高效增进小学生群体的民族情怀

中国是文化古国,一直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不管是诗词歌赋、讲唱变文、话本小说还是民间歌曲、宗教音乐,都是我国民族音乐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都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产生了极为深遠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音乐学习中融合民歌,就是搭建现代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沟通桥梁,有利于全面增强学生群体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例如,通过苏少版五年级音乐课程《草原小姐妹》的学习,学生深刻感受何为民族情怀、民族大义。《草原小姐妹》的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在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了暴风雪,而为了不让生产队蒙受损失,两人始终都在追赶羊群,直至昏倒在雪地里,遭受了严重的冻伤,两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由于姐妹俩的英勇事迹,二人被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可爱的草原姑娘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以柔弱的身躯勇敢地跟大自然进行对抗。通过《草原小姐妹》将向学生们传递出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可增进学生群体自身的民族观念与情怀。

(二)有效培养学生群体的音乐乐感

民族音乐中的节奏与律动往往能够为听众、演唱者带来极为强烈的听觉刺激,而不断循环以及穿插其中的音符都可以迅速地调动人们的情绪,迅速将听众带入音乐意境中。

从乐理角度分析,民歌的音乐节奏具有规格整齐、强弱鲜明的特点,作品多以2/4节拍、3/4节拍等为主,其曲风欢乐、趣味性强,这也是民歌能够在民众群体中进行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例如,在苏少版六年级的音乐学习中,《北京喜讯到边塞》就是这样一首极富有节奏性的民歌。首先,此曲的创作背景为粉碎“四人帮”之际,乐曲生动且形象的表现了这一特大喜讯传遍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塞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场景。在了解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后,学生们将更能体会曲风的激情澎湃,理解创作者激动万分的心情。

从结构上来看,该作品为多段体结构,音乐素材主要是源于苗族、彝族的民间音乐,乐曲的引子由圆号模仿了牛角号,展示了粗狂辽阔的旋律,仿佛如同是来自北京喜讯的电波,穿越过了万水千山,传进了山寨中的千家万户。因此,在学习民歌时,教师一定要抓住音乐的律动,利用其强弱来培养学生乐感,帮助他们掌握这种节奏特点,使其能够通过节奏把控来增强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体会不同节奏所带来的情感含义。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小学音乐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