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挑战性学习支架 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2021-10-19赵爱兵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挑战小学数学

赵爱兵

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关注新课程改革,希望能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仅仅教导学生数学知识点,还要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特别是高阶思维。而大量的教学经验表明,学习支架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可以督促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数学知识点,帮助他们将书本上的数学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生活中应用广泛。为了更加充分地应用挑战性学习支架,本文探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切实解决过去搭建挑战性学习支架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支架式学习;挑战;高阶思维

当前,国家急需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要求数学课堂更加多元化,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机会。数学教师要把握小学生思维特点,顺应他们的思考逻辑,让全体学生做数学课堂的主人,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答案,并在这个探索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高阶思维。挑战性学习支架使数学更加平易近人,让学生更有学习动力,有利于全面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创作能力,具备发展高阶思维的良好潜质。

一、学习支架和高阶思维的内涵

支架式学习立足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教师再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优化学习方式,更加高效、高质地学习。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支架学习有三种:学生自己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问题探索,教师在一旁负责指导,不直接给出问题的最终答案;第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教师掌控讨论进度;第三,教师讲授数学知识点。下面,具体探讨常见的三种挑战性学习支架,依次为认知型学习支架、情感型支架和能力迁移型支架。认知型支架指的是引导学生挖掘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体系,逐步完成挑战性学习任务。情感型支架指的是将挑战性学习转化为学生的主动需求,挖掘学生内心深处对学习的热情,强化挑战性学习效果。能力迁移支架能够弥补数学知识网络体系漏洞,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找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在选用学习支架的过程中,要仔细阅读小学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学习能力巧搭学习支架,既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特色。构建挑战性学习支架前,教师应该反复阅读挑战性任务,根据本班学生目前的数学学习情况加以调整,挖掘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能力的内在联系。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最先提出高阶思维,这位专家把认知过程具体划分为六个要素: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前三个为低阶思维,后三个要素则是高阶思维。不同于低阶思维,高阶思维非常关注人们日常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自主分析知识信息,客观评价知识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基础知识信息上加以延伸和创造。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立足于数学教材,按照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搭建真实的且具备挑战性的学习支架,提高支架的吸引力,激发学生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形成高阶思维。

二、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注重前期分析

教师在搭建挑战性学习教学支架前,务必仔细分析班级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深入了解挑战性任务的主要内容,找准挑战性任务中体现的数学学科思想,丰富学生的知识范畴。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层次是多元的,教师应该尝试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知识体系,学生首先接受数学知识,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运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大小比较》这一章节中,教师开展教学时,应该准确把握课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着重阐述“同分母分数比较”和“同分子分数比较”的本质区别,帮助学生根据题目内容比较二者的差异。

除此之外,教师要逐一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知识点掌握情况、常用学习方式和学习困难。以《分数大小比较》这一章节为教学案例,班级许多学生都已经对分数的基础概念烂熟于心,过去通过练习题了解了等分概念、整体与部分等,知道如何比较自然数,这给后续教学奠定了教学基础。

(二)搭建挑战性支架

搭建挑战性学习支架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在现有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数学学习活动,从容应对新的学习任务。数学学习支架种类非常丰富,但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大相径庭,各自的性格也不一样,在同一个学生身上应用不同的数学支架可能取得不同的教学成效。对于部分数学成绩靠前、热爱数学学习的学生,教师应该布置具有一定难度、挑战性强的学习任务,给他们自主思考空间。对于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该构建模仿支架,塑造良好的思维模式,借助支架理解数学概念和公式。

以苏教版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例,教材明确要求学生利用数方格,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问题支架:“如果现在只有一个小正方形,怎么摆来求面积?”班级学生集体陷入深思,但思考一段时间后,问题回答积极性较强。其中一個学生说:“可以先摆长,再摆宽,记住各摆了几个,再统计!”老师非常满意,进一步追问到:“如果现在不给你小正方形,此时应该如何解决问题你?”学生开始皱眉头深思了,问题难度进一步加大,但思考一阵子后,有学生提出:“没办法,只能量一量”。老师给出一些提示,将“形”巧妙转为“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教师灵活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无限扩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无限延伸,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然而然地被学生记住了。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利用挑战性学习支架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多角度、多方向探索数学问题答案,不要拘泥于常规的问题思考角度,敢于使用更加简便、高效的计算方法,把新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原有的知识结构糅合在一起,完成挑战性学习目标。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数学参考资料种类丰富且获取难度较低。仍然以《分数比大小》为例,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和实物投影,使学习情境更加具体、生动。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演示分数比大小的过程,除了可以扩大分子,也可以反向思维——缩小分母。做练习时,不定期组织数学比赛训练,奖励获奖学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根源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思辨问题的设置更加高效。

(四)不断调整学习支架

教师应该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考虑班级不同学习背景学生的个体差异,定期调整数学学习支架。例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学生反映现有的学习支架难度较大,他们缺乏学习自信心,很难独立完成挑战性目标。了解到这一反馈意见后,笔者及时降低了支架跨度,细化数学学习挑战性目标。而班级成绩靠前的学生,觉得支架跨度太小,知识点前后关联不大,导致他们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对此,笔者借助学习视频引入课本范畴之外的挑战性问题,吸引大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活动。

三、结语

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学热点问题。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学习支架的设计,通过设置大量开放性问题,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使他们从中收获数学知识。针对当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前期分析,找准搭建挑战性支架的切入点,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营造具体学习情境,定期对学习支架进行调整,凸显数学学科特点。

参考文献:

[1]孙莹,赵联.儿童挑战性学习的支架建构与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20,22(5):78-82.

[2]钱学翠.搭建学习支架:让数学学习更精彩[J].基础教育研究,2020,9(11):72-73.

[3]林彩莲.搭建“学习支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数学教学通讯,2021,33(4):52-53.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挑战小学数学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叽咕乐挑战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