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四阶三步”思维导图,提高人物描写习作能力

2021-10-10卓苑兰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5期
关键词:小学写作作文教学思维导图

卓苑兰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的作文写作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使学生常常感觉“作文难下笔,无话可写”,写出来的习作常常出现空洞无物、不够具体;混乱不清、文不对题;思路不清、游离中心等问题。如何使小学生的写作思路清晰化,具体化,如何使小学生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当前中年级习作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立体化的思维工具,对于培养小学生习作思路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本文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入手,提出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小学习作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写作;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不仅是重要的语言教育学科,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构建能力,推动学生文字审美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有着较为关键的地位,是体现学生文学素养,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教学措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是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它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习作教学过程中,在小学生的语文习作中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东拼西凑、逻辑不清晰、结构混乱等问题,从而导致小学生的习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名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思维导图是有效而且高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内地。最初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但后来主要被工商界(特别是企业培训领域)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及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科教学方面,历经52年的发展,也没在学校广泛应用,后经华东师大刘濯源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十五年的研究及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学科教学,因为“思维导图”过于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但却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另外“自由发散联想”具有天马行空,对思维不加控制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而不适合用于学科知识教学,因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的,由不得胡思乱想。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性,学科教学必须强调“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随着学段的升高,知识越来越抽象和复杂,就更加要强调“理解的深度”而非“记住的速度”。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把概念图(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提出)、知识树、问题树等图示方法的优势特性嫁接过来,同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融合进来,把“思维导图”转化为“学科思维导图”。“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建构策略”已被全国五百多所课题实验学校引入应用。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二、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巧用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选材

作文涉及的内容多而广,而引导学生进行选材是指导写作的第一步。而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写作时,往往会出现素材匮乏的情况,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该从哪方面表达。每一篇作文都有具体的习作要求,当学生在了解了习作要求之后,他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本次作文需要写什么内容,这也就是思维导图中所提到的“中心点”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准确地选择一个中心词作为导图的“中心点”。然后,指导学生围绕中心词进行大胆的自由想象,并用关键词在每一级的分支中作记录,这样学生就会有选择地進行写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以一个关键词为中心,向四周慢慢扩散,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扩散出来的东西也会有所差异,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习作无话可说的状况,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不同的习作风格。

(二)巧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想象,促进布局谋篇

在学生选择好了写作素材之后,接下来就是怎样把这些素材进行“排兵布阵”,安排好它们的最佳位置,才能体现出一篇佳作的水平。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的关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完善,因此,他们在布局谋篇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怎样安排文章的内容才更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不知道以怎样的顺序和方式来安排材料,如何开头和结尾,怎样分段,怎样过渡和照应等。很多学生在习作时,有时还会出现大体框架有了,但到具体写的时候还是感觉无事可写的情况,产生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象能力的缺乏。我们知道,一篇美文的诞生,成功的关键在于作者的布局谋篇。在习作中解决“布局谋篇”这一排兵布阵的问题时,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前面所画的选材导图的基础上,再进行有序的安排,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自己思维的脉络,即先写什么内容,再写哪些内容,有条有理,脉络清楚,这样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断联想和拓展,并帮助他们将联想到的内容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对于拓展习作思路,丰富习作内容有巨大的作用。

(三)巧用思维导图,延伸细节描写,凸显习作重点

一篇好的文章,细节描写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文章的精彩程度。然而,有些学生在习作时虽然有大体思路,但具体表达起来却不具体,这样缺少细节的文章将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巧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习作中的某一点进行细节延伸,从而凸显出习作的重点,让读者更好地感知文章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思维导图在中年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作文中常常出现内容层次不清、整体结构不明、语言逻辑混乱、文章内容空洞、措辞形式干瘪等问题,令广大教师头疼。究其根源,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欠缺。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可以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提高他們的习作水平。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作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索。

(一)导图示例,确定主题,选择素材

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且缺乏生活经验积累,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模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锻炼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分享写作素材,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提高整体写作质量。为便于学生理解,尽快学会画思维导图,我在学期初运用“我的小伙伴”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练习。一开始,学生准备几张A4的白纸和多种颜色的彩笔。先让学生在纸的中央写上主题词“小伙伴的名字”,然后快速地在这个词的四周写上前10个联想到的关键词(即“次主题”)。让孩子们从10个词汇中任选一个词汇作为次主题,按照同样的方式放射它的联想,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由词汇构成的思维导图联想“树”。

(二)初绘导图,厘清思路,搭建框架

在小学习作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时,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结合自身逻辑思维能力,整合已有的写作素材,厘清写作思路,搭建一个完整的写作框架,从而完成初步工作。我在《我的小伙伴》习作教学中,我先在黑板中间画出一个简单的图案,然后将习作“我的小伙伴”主题写在上面,然后,引导学生围绕“小伙伴”这一主题展开想象,让学生收集身边素材。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兴致勃勃地绘制思维导图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我的小伙伴”周围写下关键词,包括外貌、性格、优点等。在这一基础上,我继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你和小伙伴发生过哪些事情?能够突显出小伙伴怎样的特点?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分支,将写作素材呈现出来。将小组合作模式与思维导图相结合,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组内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他学生思考思维导图具体要表现什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习作思维,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习作学习的效果。

(三)完善导图,突破障碍,展现精彩

人物写作是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重点,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和刻画,能够有针对性地突显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思维导图,丰富习作内容。因此,小学阶段写作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导图的内容,使学生的习作变得具有特点,更加丰富多彩。依然以“我的小伙伴”为例,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想突出小伙伴乐于助人的精神,选取了“小伙伴为贫困学生捐款事件”為例,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平铺直叙、语言晦涩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以乐于助”人为中心,绘制思维导图,把其中的主要人物作为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则是人物的外貌特点、心理活动和语言,这样就能使学生深入把握文章写作的层次,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更好地思考自己写作时需要遵循的主要脉络和方向,让学生了解文章缺少的内容,逐渐丰富作品,突出重点事件,优化写作效果。

(四)创新导图,迁移运用,“化图为文”

思维导图,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习作时的一个框架。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写出来的文章有时会显得思路僵化、内容死板,整篇文章难以鲜活起来。这是因为文章只有框架,还没有修饰。为了有效地激活学生的习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划分层级和分支,在遣词造句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思维导图,使整篇文章更具条理和文采。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整体的写作思路上,也可以体现在细微的语言表达上。还是以“我的小伙伴”为例,通过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他学生可以思考:这位小伙伴具有怎样的特点?如其中一幅思维导图展示了:“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活泼好动、掌握了很多知识”四个分支,前三个分支可以列举事例,我通过引导学生适当地对素材进行删减,让学生分析到底哪一个分支才是其中的重点,在介绍时,学生可适当突出对小伙伴特点的描写,展现小伙伴的个性,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将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如有些学生选择了“乐于助人”, 学生便能完成一篇详略得当、内容充实的习作。此时再让学生把思维导图的内容转化成一篇习作,也就不难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随之提高。

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人们交际共同的图式规范,对于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思维导图为学生带来新的写作体验。教师通过思考过程的示范和思维导图的呈现,深入挖掘学生的真实体验,寻找表达兴奋点,调动写作兴趣。运用思维导图,提升作品的内容质量. 思维导图,有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选材、习作思路、布局谋篇、细节描写、表达方式以及习作评改等方面都有非常巨大的帮助,是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力工具。作为教师,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让学生的作文变得选材恰当、条理清晰、布局合理、表达丰富、文采斐然,从而让小学习作教学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冯少芳.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57.

[2]张小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9(04):84.

[3]郭利娟.“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82-83.

[4]高迎迎.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5]高斯涛,陈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1):83-86.

猜你喜欢

小学写作作文教学思维导图
浅谈小学写作能力的提高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