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课堂的相互渗透

2021-10-02王文文

高考·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渗透传统文化

王文文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学科教学内容提出,“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课程内容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内容。”[1]。“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其蕴含丰富的哲理原理,对现在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体现其存在的价值,不应只是尘封在历史之中,应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蕴含大量基于和而不同思想的历史事件。本文以“和而不同”思想为例就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如何与历史学科教学相结合进行以下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历史课堂:渗透

一、和而不同思想的课堂传承价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附和的氛围不会有灵感的激荡,精彩的课堂势必有思想的碰撞。“和而不同”思想萌芽于西周末年,据《国语·郑语》所载,史伯与郑桓公有一段对话中提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指的是单一的事物简单堆砌相加不会有质的飞越,只有不同事物的融合补充才能有所创新。“和而不同”思想中首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然后衍生出创新意识和质疑精神。《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又进一步将其体现为一种为人处事之道,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其在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之所以能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足以表明其价值超越时代局限性,具有普遍意义。

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体现首先表现为“和”。“和”为目的,“不同”为达成目标的方式。具体来说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达成目标的教育方式很難千篇一律,结果却是殊途同归。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案,不同的教师,最终学生的反馈千差万别。究其原因,教师的个人风格起着很大的作用,精彩的课堂离不开博采众长,更需要老师的自身魅力。从老师个人发展路径来讲,多数老师都会遇到专业发展的瓶颈期或者工作过程中的倦怠期,只有在固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才能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创新才有发展,探索才有出路,墨守成规,没有创新的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也就失去了立德树人的宗旨。“和而不同”思想在历史学科中尤为明显,很多历史事件都包含有其思维的实际运用,历史老师要因势利导,把这种思想结合具体历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渗透,让学生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和而不同中的智慧。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创设既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又能够面向全体统筹兼顾的和谐课堂。

二、教学过程融入和而不同理念

(一)和而不同的课堂,内含创新思维。

“和而不同”课堂中的“不同”目的不是为了求异,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使学生具有获得感,在此过程中只是达成目标的方式不同,其创新性主要体现为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有千秋,有内敛型的老师、有豪迈奔放型的老师;有以情动人的老师,有思维严密的老师,体现在教学方式上也是各具特色,老师要针对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样的一堂课不同的教学设计其呈现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如关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的教学设计,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周庆彰博士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入手以北京地名的变迁为切入点,进行梳理,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将历史和地理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学科之间的大概念教学;而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开设了一节同样课题的课,但风格设计截然不同,李老师则是从耶律家族的变迁为切入点,以一个家族的变化统摄全局,同时又将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引入其中,将气象变化与中国历史走向变化相结合,把第三次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牧马潮引入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发现事件之间隐藏的因果关系,从一个家族的历史变迁折射整个中国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不同的老师在相同的课题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魅力,分享这些智慧,博采众长,就是最大的收获。

(二)和而不同的课堂,兼具包容意识。

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原有基础各不相同,同样一节课不同学生的效果也会不同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等方面既要兼顾个体,也要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收获。如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感,不同水平的同学都有任务可以完成,作业的布置也是需要分类设置,避免基础好的同学重复不必要的活动,同时又能估计到基础差一点的同学,到达和谐的状态。同时和而不同思想除了学习方面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外,在立德树人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渗透包容意识对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学生自我意识都比较强,现实生活中因人生观、价值观差异,导致人格缺失,个人主义太强,当个人观点与他人不同时往往容易产生偏激情绪,从而引发的悲剧层出不穷。学生阶段塑造健全的人格迫在眉睫。和而不同思想所具有的包容精神能够起到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

(三)和而不同的课堂,富有质疑精神。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本身具有一定主观色彩,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人对历史事件的记述和评价也是不尽相同。随着材料的发现,原有的历史结论也可能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包括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富有质疑精神。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苟同,不能盲从,这就需要自己的见解。例如南昌起义是共产党领导的,他们当时举得应该是什么旗帜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很有思辨性,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记得以前听课过程中有一个历史老师的课件上的旗帜是一颗五角星,和井冈山会师时的旗帜是一样的图案,实际情况是否对呢?正确答案是国民党旗帜。继续追问为什么说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而又举着国民党旗帜呢?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共产党以党内合作方式加入国民党,“中共中央在《致国民党革命同志书》中又明确指出:‘如今只有决然的完成与背叛革命的党的少数领袖决裂,而团结广大国民党员于革命的政纲之下才能救党,使国民党的旗帜不要变成反动的旗帜’”[2]“如果当时不打着国民党旗帜广大国民党左派就有可能退出联合阵线与我党分道扬镳致使我党更加孤立”[3]通过质疑,避免人云亦云,通过批判性思维探究还原历史真相。

三、教材内容体现和而不同思想

(一)民族关系的阐述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只有“民族交融”,不见“民族融合”,民族之间多元一体。《中外历史纲要》(上)涉及少数民族问题时采用的是民族交融的提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这就先从其概念解释,“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中,共同性逐渐增加,逐渐融为一体,民族之间的差别性最终消弭的过程、结果。”[4]而民族交融既不包含旧族体的消亡,也不包含新族体的产生。“所以,民族交融若用公式来表示就是:A+B=A→C、B→C,或A+B+C+……=A→X、B→X、C→X……但这里的C和X不是一种新的族体形态,而是不同民族在互相的交往交流中,产生的互相交融的一种状态、一种共同性不断增长的过程”[5]。这就要运用和而不同思想的进行解释,既要看到相同性的增加,同时又要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不能毫无原则的趋同化,民族融合更多强调是结果,而民族交融强调的则是过程,具有长期性。我国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采用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采取的特殊的政策,不能笼统搞一刀切,尊重民族差异性,有利于民族团结。

(二)革命道路的选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本国国情作出的创造性的决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同时也给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在模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南昌起义未能取得完全的胜利、秋收起义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究其原因发现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不能在中国生搬硬套,两国的国情不同,革命发展的道路不能照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审时度势,作出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同样的社会主义道路,走的方式不同,如果再结合苏联解体和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比较更能说明具体发展道路不同的重要性。完全照搬苏联趋同的做法事实证明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也体现“和而不同”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改革才能发展,创新才有出路。

(三)外交智慧的体现

新中国外交方面“和而不同”思想得到实际运用,首先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也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解决国与国之间外交问题的基本准则。其面向世界不同制度的国家,和为贵,努力构建多元一体的国际关系。“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这是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外交智慧的体现。面对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不同的国家,特别是部分国家对新中国持敌对态度,周总理提出这些国家有共性,都有被侵略、被奴役的遭遇,都有发展经济、追求民族独立的共同目标,在这种包容精神感召下最终形成万隆精神。“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领土问题的创造性的做法。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这也是和而不同思想的一种体现,将战争遗留的问题通過和平的方式予以解决。

能够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内容教材中还有很多,诸如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设置、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的选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运用等。需要老师在课堂中根据知识点或潜移默化,或开门见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

[2][3]张敬让、叶昌友.略谈南昌起义的两个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七年第三期,31页

[4]杨须爱.“民族交融”的科学内涵及实践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14(2).

[5]杨须爱.“民族交融”释义辨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和而不同思想的历史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