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校园足球运动推广的反思

2021-09-17周奇桦

体育时空 2021年10期
关键词:校园足球反思农村

周奇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5-001-02

摘  要  随着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校园足球运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9年出台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将校园足球的目标定位为“普及”与“育人”。但目前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远不及城市,因此,应对提高农村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水平给予足够重视,努力为农村体育和农村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开辟新的通道。

关键词  校园足球  农村  反思

目前,农村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整体形势总体向好,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农村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在结合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对校园足球运动在农村的高速发展提出改善建议。

一、农村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校园足球的发展呈现出利弊并具之势,其既有运动项目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又有相关部门的大力发展与重视,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下面就农村校园足球运动的存在的优势与问题进行阐述。

(一)“保质量、抓内涵、重科学”的措施

2020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全国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校园足球建设全面进入“保质量、抓内涵、重科学”的阶段。

1.“保质量”:教育改革速度不断提升,足球成为农村学生体育课程中重要的部分,并且学生的积极性逐渐提升,在上课学习中不断提高对足球运动的了解与掌握。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对足球运动的《意见》、《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这项运动所具备的前景与活力。

2.“抓内涵”:校园足球由“有”到“强起来”,是该项目发展的崭新方向和强大动力。现在正处于从刚开始需要的“大规模”发展向转变成“抓内涵”发展的转折期,是校园足球的走向巅峰的关键期。

3.“重科学”:王登峰司长说过“要把校园足球发展起来,那么必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与遵循规律的同时要‘研起来’”。对于校园足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保持认证研究的态度,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实质性的解决办法。

(二)制约农村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越发重视。随着目前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追求则更看紧了,对体育教育的重视更为加大。农村体育是农村教育、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正迎来新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硬件设施方面。农村相对于城市的发展相对落后,受到各种条件(硬件设施、软性条件)的制约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显得较为迟缓。足球场地设施以及相关体育器材保障度低,活动场地匮乏、设施的老旧、相关器材数量的不足等大大影响了学生参与到足球的积极性,这些都不利于农村校园足球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系统的保障体系,也不利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储备。在资金投入方面,为了让校园足球项目在全国推广起来,国家每年都会拨款一笔不小数目的资金来支持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但这笔不小的资金对于全国农村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显得捉襟见肘。

2.家庭因素。在“以智取人”的社会背景下,普遍共识仍是“一考定终身”。家长习惯将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视作主科,而体育是在主科范畴之外的,被定格为可有可无的“娱乐放松”课。《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教育部已然在努力。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政协委员提案要把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但就目前的形式看来,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家长眼中,体育课还是无关紧要的,把文化知识学习好了才是正确的,只有在高考考取了高分才有出息。而作为不是主科的体育到高考结束后可以再“捡起来”,为时不晚。

3.体育师资水平有限,少数校领导存在观念问题。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灵魂,没有好的师资参与校园足球运动,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就难以维持可持续性。长期以来,我国一线足球教练员数量不充裕,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足球课多由体育教师教授,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也一直是掣肘校园足球发展的一大问题。足球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更是稀少,师资力量的数量与经验的不足造成了该项运动的一大瓶颈。农村地处偏远,像上所诉师资力量暂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迟滞,因此就使得体育教学活动发展相对单一,包括校园足球在内的多项体育活动的开展水平不高。而领导层面,试想如果一个学校存在着“唯升学率论”的思想,只想要升学率从而扩大学校的影响,校领导注定也就不会大力支持学生经常参与体育类活动。

4.校园足球运动保障体系的缺乏与发展路径的单一性。专项资金不足、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彻底、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整个保障体系的不完整,甚至于缺乏。资金紧张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资金分配水平为20000元/所学校,这笔启动资金各学校主要用于保障足球活动的基础设施质量以及提升管理水平。但现实情况较为复杂,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农村学校提供的专项经费不足尤为突出。

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使我们国家真正成为体育强国。理想的校园足球运动应当是既有专项技术能力的培养,又有体质意志的培养。但校内外足球活动开展得不完全,且缺乏与“阳光体育”活动之间的结合,造成校园足球的發展路径单一、培养思路不清晰。

二、对农村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推广的建议

校园足球运动目前处于转折期,我们要以解决根本问题的精神、创新改革的意识和推动发展的决心来逐步建立健全校园足球运动的工作体系。

(一)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找好体教融合的点

坚持实施素质教育,让体育与其他科目一样得到均衡发展,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从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教育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努力实现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转变。“融”字意味着茶叶与开水泡在一起后不再能分开,而“结”只是组合,有分开的可能性。我们要时刻坚持素质教育、坚持体教融合。

(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赛管理体系、完善保障体系

构建竞赛体系处在“核心地位”。当前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构建符合国情的竞赛体系近在眉睫,一方面是保障学生有参与到足球赛事中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易于运动队的选材,为职业运动队的后备人才的选材凝聚力量。同时,应重视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比赛或夏令营的组织管理,这样的方法可以把优秀的苗子通过比赛的形式挖掘出来,通过夏令营的形式进行集中培训。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是进一步完善竞赛体系的根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出新型的校园足球竞赛管理体系是发展竞赛体系的必须要求。

健全、完善保障体系是发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后勤保障即时如何管好钱、用好钱,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利用,严格预算制度应尽快得到完善,进而完善校园足球一条龙保障体系。

(三)建立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练员是训练的引领者,提高教练员的水平是成功的开头。在农村,教师即教练员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是发展校园足球的主阵地,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加强课堂设计,丰富足球教学内容,改善体育教学方法,以游戏化课堂构建趣味足球,做到“以赛促练”。大力推进教练员的培训、裁判员专业培训工作,联合多方力量,为教练员提供高水平的培训机会。对于农村教师、教练员的培训,各学校应在政策和经济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做到“教会、勤练、常赛”

體育竞赛是促进体育教育目的实现的最佳途径。因此,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身体为出发点,做到教会、勤练、常赛。校园足球要做大做强既要普及,也有提高。普及与提高是两条不同的路线,依据现实情况应该先做到普及、再谈提高。多举办一些比赛、少一些专业培训,多一些激励、少一些名次,促进技能生成,提高学生合作精神,促进多元融合。

(五)树立正确的参与认识观

发展校园足球是培育与建立足球后备人才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唯分数论”的背景下,学校怕担责、想要知名度必须靠高考;家长怕孩子成绩受影响;学生自身怕苦怕累。所以,要从学校、家长、学生等多方面树立正确的参与足球的动机,加强对足球运动的认识程度。做好顶层设计的最重要任务是“两长”,即校长和家长。校长和家长的的积极性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巨大动力之一。促进出“两长”与学生的参与动机的内化,激发出内生的动力,一方面能为学生减负,另一方面才是真正的贯彻素质教育。重新疏理国家教育评价体系,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促进有关人员对体育教育的认知与理解,更促进对校园足球的认知与理解,树立正确的参与观后,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保证参与时间和行为习惯的持续性。

三、结语

目前,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普及面很广,但在推广农村校园足球运动中,首先要明确校园足球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与团结协作精神。其次,结合现阶段农村足球工作存在的情况,要强调学校方面的努力,以及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家长的配合,实行有效措施,保障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在此期间,要特别将农村校园足球发展置于优先地位,统筹城乡校园足球发展途径,并在各个角度对农村校园足球推广工作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提高足球运动的推广工作。这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能保证农村校园足球运动在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冲,龚波,陶然成,等.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影响因素的集合构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07):95-100.

[2]王登峰.从“有”到“强”: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18,38(04):3-7+21.

[3]刘兴宇,于天博,郑剑锋.东北农村青少年校园足球体育运动研究[J].核农学报,2021,35(10):2446.

[4]李卫东.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2.

[5]刘世宏,陈海.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04):113-118.

[6]毛振明,刘天彪,臧留红.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03):58-62.

猜你喜欢

校园足球反思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