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新一代内训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2021-09-15王玮璐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企业培训培养模式

摘要:现代社会背景下,在市场环境急剧变迁、企业战略快速演变、人才培养需求空前强烈的形势下,作为企业培训工作之顶梁柱的内训师,跨步进入一个新时代。本文探讨了新一代内训师的角色定位、价值体现及能力要求,并以云南电网行动学习教练培养项目为例,展示新一代内训师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企业培训 新一代内训师 培养模式

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为了可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更新和岗位转换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队伍。培训作为企业人才质量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培训师的优势,充分把握企业战略、企业需求和企业战略,以便于将专业技术和经验传递给企业员工。但是,当前企业的内训师对于企业需求、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了解却并不充分,仅仅是从理论和案例方面进行培训,无法落实到实处。。故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应该坚持任务导向原则,推动企业内训师培养模式创新和完善,以便于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 正确定位新一代内训师

在学习形式多元化的今天,知识传播不仅限于课堂授课,更多的是在工作中自然发生。因此,新一代内训师应该以业务需求为驱动,扎根于实际工作,从单一的“课程授予者”蜕变为“智慧传播者”、“课程授予者”“行动引导者”、“学习促进者”融合的角色,并在企业知识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上述新一代内训师的角色定位,未来内训师应具备以下四项核心能力:第一,课程授予者——内容能力:素材捕捉、转换和把握的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第二,智慧传播者——呈现能力:表达能力与讲授技巧。第三,行动引导者——引导能力:引导员工改善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及行为模式的能力。第四,学习促进者——教练能力:激發员工持续自主自我提升和超越能力。

2 以素质能力为模型的人才管理思路

素质能力模型是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操作流程。笔者认为,内训师素质能力模型的构建必须以表达能力、控制能力、教学能力、设计能力、驱动能力、应用能力这六大能力为基础。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是“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以素质能力模型为标准的内训师人才管理思路,将会给内训师队伍整体规划和管理提 供非常清 晰的路线。内训师队伍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内训师素质能力模型的建设,既有助于保障企业内训师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亦有利于内训师队伍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应用。

因此,以素质能力为标准的人才管理思路为内训师管理机制的建设、促进内训师队伍能力的提升及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技能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 创新新一代内训师培养模式

项目历时2个月,培养了40名行动学习基础教练和18名种子教练,并在云网的关键干系人中间推广和普及了教练技术的价值。(见图2)项目亮点包括:

3.1 引入国际权威方法论。

项目设计参照了WIAL历经十余年在世界多个国家研究积累与实践应用形成的标准化教练培养模式,并邀请WIAL中国区仅有的2名具有教练认证资格的其中一名高级某教练负责实施行动学习教练认证课程。

3.2 以体系化建设为导向。

项目不仅培养了一批行动学习教练队伍,同时也对云网如何分批分层全面铺开选拔、培养、认证、激励、考核内部教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思考,为师资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3.3 严格把控项目节点。

项目采用点面相结合的原则,从面上拓宽侯选种子教练幅度,从点上强化侯选人在专业能力、责任心和动力等多方面予以把控,以保障培养成效。此外,本项目还设计了实践研讨活动,确保线下实践的成效并推动了种子教练在教练技术内化过程中关键作用的发挥。

4 培训过程组织

在具体培训期间,首先应该对岗位培训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根据课程标准动态修订和完善。了解教学项目和课程情况的同时,创新项目开发理念和方式,为后续项目开发奠定基础;研究课程标准,两三人负责一门课程教学,由专职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深入研究课程标准,遵循工作过程原则,实现对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和考核方式的针对性审核,实现对资源结构的开发;优化课程设计,创新培训理念、方法和手段,坚实课程设计原则,为后续的内训师课程设计提供指导,组织培训活动的有序开展;编写教师手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关键点,紧紧围绕课程主题内容选择教学内容,可以独立的编写教师手册;交流讨论,为了确保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应该对上述步骤进行深入研讨和分析,确定授课标准,整理标准化的课程资料,为后续培训教学提供保障;授课演练,授课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培训质量,是内训师的核心能力所在,同时可以实现知识点分析和课堂活动。

5 结束语

综上,本文围绕新一代内训师的角色定位、价值体现及能力要求,未来内训师培养需从以下角度聚焦:第一,实现内训师从显性化的知识传授向隐性化的内部知识管理角色转变。第二,专注内训师如何回归工作、在岗位中充分发挥所能。第三,建立内训师学习发展地图,明晰内训师分层分级培养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宇.电力企业内训师培训体系建设与实施[J].大众标准化,2021(11):146-148.

[2]程绍兵.电网企业内训师“五统一”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6(12):46-48.

中国烟草总公司山西省公司 王玮璐

猜你喜欢

企业培训培养模式
知识管理下的企业培训模式改革研究
加强培训供给侧改革,提高有效培训供给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谈谈企业培训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培训的技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