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09-10张恒

高考·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张恒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首要任务。而其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许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为此,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及意义,并分析了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实践能力

引言: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其中地理实践力指的是学生在参加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行动能力和具备的意志品质。然而,在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大部分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于书本知识的讲授,很少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地理实践力不足的问题,对其地理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一、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地理实践力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对此有不一样的界定,有的人会认为地理实践力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运用已有地理知识与技能,理解人地关系状况的能力;有的人则认为,顺利完成地理实践活动(考察、调查、实验及表达)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等。根据不同研究者所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地理实践力其实就是指学生在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精神品质与行动能力,而这不仅体现在课堂,更应持续到生活中,解决现实生活遇到的问题与现象[1]。

对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在新课改中,针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二是,对阶段性学习的作用。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地理实践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地理学习效果,如果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较强,那么就可以在学习抽象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可以更快更深入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三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不仅可以满足他们当前地理学习的需要,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今后从事地理方面工作的学生,其是否具备地理实践力决定了自身的职业发展。

二、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现状

(一)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地理课程与语、数、外不同,其没有那么多的课时,加之教学内容繁多和考虑到学生安全等因素,使得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地理实践活动被大大削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基本是以课内借助情景或课后研究性学习为主,基本上没有为学生提供走进真实社会与自然的机会。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了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并对地理实践活动进行了定义,即考察、实验与调查三种形式,对于如何有效运用这三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是当前地理教师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地理实践活动数量少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比较强的引导性与权威性,但是根据对人教版地理教材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关于地理实践活动的设置并不是很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之地理教师并不太重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很少会主动设计一些地理实践活动,使得无法实现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培养[2]。

(三)缺少完善的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活动场所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场所主要有校内与校外,校内可以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十分有效,这主要是受到学校环境的限制,而校外场所比较适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一般校外的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场所有农场、乡村田间、科技馆、博物馆以及工厂等,但走出校园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学校与家长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学生的出行安全,这成为了校外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阻力。有的学校可能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精力去保证学生集体出行的安全,但部分家长对此并不放心,最终不得不终止。所以,现阶段能够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场所并不完善,难以有效完成地理教学的目标。

三、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策略

(一)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对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课堂成为了主要的场所,对此教师必须利用好这一阵地,对课堂教学予以优化,以此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供保障。

1.设计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

开展实验教学,不仅能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得出结论,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和分析研究,有效提高了地理实践力。

例如,教师在講解“密度流成因和分布规律”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由于盐度差异而形成的密度流。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器材,主要包括盐、一个比较大的透明储物箱、硬纸板、墨水等;其次,让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先裁剪出隔板,用胶带包裹好,然后在一盆水中加入食盐进行不断搅拌,与此同时需要在收纳箱中将隔板进行固定。完成后在收纳箱的两侧分别倒入已经搅拌好的盐水和淡水,且保证水位高度一致。当两侧的水平稳后,分别向两侧加入红色墨水与黑色墨水,最后拿开隔板,观察水的运动方向。最后,在学生的讨论以及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总结其规律并推断成因。通过开展地理实验家偶尔,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增强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具有积极的作用[3]。

2.制作地理教具

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完以后鼓励学生制作教具,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动手创造能力。

案例二,在“三圈环流”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后,教师鼓励学生分组制作三圈环流模型。首先,每组学生先要进行讨论,并依据讨论的结构准备好制作教具所需的材料。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中,需要的材料有气球、贴纸、剪刀、双面胶、纸环等;其次,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气球代表地球,而贴纸可以用来表示七个气压带,所以可以将不同气压带的名称写在上面,贴在气球上,而三圈环流则可以用纸环表示,粘贴在气球上,并可以用笔在环流圈上标上箭头,用来表示大气运动的方向。当然,还有六个风带的风向也需要表示,这可以用六个黑色的箭头粘贴在气球上表示;最后,每组的学生可以根据所制作的环流模型,向全班学生阐述三圈环流的成因和风带、气压带的分布规律。

(二)开展户外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开展地理户外活动,既可以对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与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形式。相较于课堂的枯燥讲授,地理户外活动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

1.开展地理观察与测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开展地理观察与测绘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与观察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关注生活,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案例三,在“地图三要素”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区域进行测量与统计,并根据这些数据来绘制出该区域的平面图。有的学生就对学校的平面图进行绘制,他们先测量了学校不同区域的长宽数据,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学校平面图的绘制。

2.开展实地地理调查

开展实地地理调查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某个地区的交通、人口、农业、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要素,通过调查既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另一方面则是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其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案例四,在“工业区位因素”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调查本地某石化厂的区位因素。为了保证这一调查活动的顺利实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前设计好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可以顺利完成调查。①该石化厂的原料石油是来自哪里?又是以哪种运输方式运送的?②作为一个员工众多的大厂,其劳动力最早都是来自哪里?③该石化厂的建厂背景。④对周边环境是否存在污染,污染的具体情况如何?⑤该石化厂是否有搬迁的可能,如果没有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迁?通过实地调查,学生不仅实现了运用知识与获取知识,还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深切体验[4]。

(三)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集体外出安全问题是阻碍户外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许多家长会担心在孩子参与户外地理实践活动中发生意外。对此,为了可以保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可持续性与连贯性,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教师与家长“三位一体”,解决外出安全问题。例如,可以在寒假与暑假期间,让家长抽出一定时间带孩子进行旅行,在旅行中要求他们关注当地的社会经历地理特征与自然地理特征,且通过记录制作成PPT,回校以后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当然,目前开展地理实践活动遇到的阻力是比较多的,如学校投入不足,不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即便是用于地理教学的专业实验器材和实验室也十分缺乏;还有地理学科课时紧张,难以保证地理实践活动的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其不仅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需要在提高认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与能力,增加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雪丽.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03(021):P.58-59.

[2]王春雨、张武.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路径探索[J].经济师,2019,363(05):157-158.

[3]于慧、李宏青.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J].南北桥,2019,000(007):167-167.

[4]黄英.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7):72-73.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