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2021-09-10夏旭平

高考·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夏旭平

摘 要:新课改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的落实。虽然教师们已经明白了新课标的要求,也在尽可能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了,但是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培养。那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应该如何开展高中政治教学呢?本文从内涵、内容、现状、对策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新课改不断推进下被推行的一种教育理念,主张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各项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才能实现德育教育,所以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起来。

一、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

对于同学们来讲日常教学当中需要学生养成的核心素养,其实就是同学们在面对更为复杂的问题时,能够彰显出来的综合解决问题的品质和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需要具备应用该课程的相关的行为品质[1]。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将学科素养分成了四个部分:理性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时候,教师需要紧紧地贴合这四项核心。

二、核心素养的内容

(一)理性精神

什么是理性?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都需要理性,对于同学们来讲,核心素养所培养的理性精神事实上就是让同学们在面对事物时,能够用更加理性的处理办法进行判断和行动。对同学们理性精神的培养,可以与历史唯物主义有效的联系起来,更是能够凸显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以及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观念,更是能够将其用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等更加具体的词汇进行表示[2]。

(二)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感的培养是对中国公民提出的根本要求。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感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情感的教与升华,更是能够帮助我国的政治发展走向得到更好的实现。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政治的教学正式让同学们了解到这些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而现在如果能够帮助同学们夯实政治理论基础,这才是各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实现的教育目标。而且,教师应该带领同学们在思想当中形成这样的正确意识: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拥护党的领导,就需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相对正确的政治观念的引导,要让同学们在高中的学习当中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基本方针保持支持与拥护的态度。

(三)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是法治国家,只有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基本的法治意识,并养成以法治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确理念,才能让同学们切实有效地了解到依法治国的政策方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發展的事业产生的重要作用,才能让同学们更加主动地响应党的号召、才能将依法治国的理念更好的贯彻落实。知法守法也是中国公民必须要做到的,是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而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身合法权益和尊严的捍卫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四)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同学们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当中,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社会、解决问题,才能在参与公共事业的时候保持理性的态度,才主动地将公共责任承担起来,才能将学生的参与感强化,才能让学生树立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设施的使命感。

三、政治教学的现状

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会将重点放在知识的教授上,忽略实践与修养。虽然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丰富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考试当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对同学们的批判能力以及评价能力进行培养,更是很难给同学们提供有效的质疑和实践的机会,同学们学习政治完全是依靠课后时间的死记硬背,能记住的知识不多,更是无法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所以很难真正的通过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方针,更是没能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自己内心最为积极主动的一面,对同学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四、政治教学的创新对策

(一)将理论教学形式创新

理论知识在政治教学中是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教学的效果好坏可以对政治教学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当前的政治理论教学是备受质疑的,是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是无法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的,所以教师需要对理论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要借助其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表现出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政府可以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的调控。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将这一点利用起来,运用起其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多么的科学合理。而放在主流话语下,就是国家在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大事。比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高铁当做入手点,可以在政治课堂上对我国的高铁建设以及美国的高铁建设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并且以此为切入点更加深入的分析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对经济效益、经济影响力、国际行业规则制定等不同的指标产生的影响。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能够通过数据之间的比较更加自然而然地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所带来的优势,特别是高端装备的创新发展中,中国更是能够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美国的政治采取的是三权分立的政策,然而三权分立的弊端就是有着相互约束的关系,各个利益集团会有相互博弈,肯定会导致其错过了高铁发展的黄金期,使其错过了对高铁行业制定规则的先机。教师通过这种教育方法可以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的重要优势,让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由此可见,将政治理论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二)将政治课堂讨论形式进行创新

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兴起与应用使得学生面对的社会现象极其复杂,使得学生丧失了一定的自信。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同学们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发展较为匮乏。政治学科并不是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学会、学懂的,必须要靠同学们不断地思辨和探究来完成学习的过程。想要让学生去思辨、探究,教师就需要创新课堂讨论形式,从而借助其有效地让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得到培养。

而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教育内容和教育任务过于繁重,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的时候,只是让几个学生来发表看法,然后教師进行小结。或者教师偶尔也可以找到社会的热点问题,或者是政治学习的重要话题来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或者辩论的活动。但是如果同学们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政治课堂仍然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而且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并不高涨,所以带来的必将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也很难让同学们的科学精神得到有效地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创新,要把同学们思维的发展放在课堂教学最为主要的位置之上,并且有效地将政治课堂的内容与社会的实际发展和教学的主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将联合国安理会轮流做主席国的做法利用起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轮流对每次课堂讨论进行形式的组织,让同学们自己去找到争议的话题进行课堂上的讨论与思考。讨论的过程能够让同学们把自己的观点更加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是同学们表现自身才华的机会。有的学生提出了唱式课堂讨论这种方法,有的学生提出了快板式课堂讨论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提出了角色扮演式课堂讨论的方法。这样的讨论形式让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由此可见,将高中政治课堂讨论方式进行创新,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可以让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将政治法治模拟平台进行创新

高中阶段的政治目标与政治任务是学生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所以教师需要围绕法治意识对政治法治模拟平台进行创新。不过教师要知道,政治法治模拟平台与大学法律专业的模拟法庭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其目标是让学生的法律素养得到培养,进行普法,而不是专注在某一个方向或者案例上,是要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对法治意识的价值进行思考,比如:人、情、法等。所以各位教师要想把政治法制模拟平台在课堂上实现更好的创新,就必须要将政治事件的相关内容充分的结合社会的典型案例事件来凸显法制模拟平台的合理合法性,要想办法让高中生的法治意识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政府权力受人民监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将某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将这一情境进行再现。如:一个公务员违反规定,被老百姓批评,但是这个公务员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口口声声说老百姓不是人民,不受其地监督当做借口。在看到这一问题后,学生需要从法治意识出发,要进行一个个环节的推进,如:取证、批评、举报、投诉、追踪结果等。通过这一过程,既可以将案件重现,也可以将人、情、法的区别体现出来。不仅能有效的体现法治精神的重要性,还可以对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培养。由此可见,将政治法治模拟平台进行创新,可以创设出一定的情境,可以创设出一定的情境让同学们通过对那些具体而又有现实价值的案例进行真实的分析,可以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得到培养。

(四)将政治实践活动形式进行创新

实践在政治学科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不过,传统的实践活动是无法达到这一目标的,所以教师要对政治实践活动形式进行创新。

简单来说,就是在政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同学们作为课堂上的主人翁,并且帮助同学们养成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只有同学们能够主动地从观摩、观看的角度转身投入到课堂的思考辩论过程中,才能真正的凸显出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改革,学校发展定位等问题的讨论上。由于学生的思想是很稚嫩的,所以提出来的建议会不是很合适,但是也有很多中肯的建议,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学生就可以形成较高的公共参与素养,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将政治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上述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理论教学形式创新、将政治课堂讨论形式进行创新、将政治法治模拟平台进行创新、将政治实践活动形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才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综合能力,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亮.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批改作业方式的教学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7):44-45.

[2]张亮.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政治教学[J].速读(下旬),2019,000(010):162.

[3]陈丽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政治哲学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18):89.

[4]张芮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研究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19,000(001):P.53-53.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