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新变化

2021-09-10汤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汤强

摘要: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资料准备、提交阶段已经结束,现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回顾第五轮学科评估整个过程,清晰发现本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较上一轮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是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所作出的重要部署,增加了思政育人,重视引导师德师风建设,正确的科研评价机制等内容。

关键词:学科评估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熟知的“学科评估”一般是指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根据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自2002年开始至今已完成4轮,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12016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正处于国家及各省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时期,评估结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导向、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各学科的社会评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的新思路

第五轮学科评估将以全面贯彻落实习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深入总结前四轮学科评估经验,注重吸收国内外大学与学科评价有益做法,不断完善评估体系和方法。旨在通过学科评估,为参评单位学科建设情况提供参考,向社会公布,为学生报考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对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建设水平“问诊把脉”,进一步了解学科优势及不足,为高等教育谋划布局提供参考。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原主任王立生(2019年)强调,学科建设的导向,应该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绝非评价指标体系。学科评估的价值导向不是排名,而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大致的参照,让大家明白自己在学科建设上的优势和劣势。3

二、人才培养质量突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第五轮学科评估回应了对于思政教育的新指示,也回应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和评价方式,“人才培养质量”在上轮评估“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增设“思政教育成效”二级指标,并放在首要位置,整体提升了人才培养整体权重。突出思政教育成效,要求学校提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与成效,由专家进行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学风教育的情况与成效。并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列举20项其他方面成果(如党建双创获奖、竞赛比赛获奖、创业成功、获得重要荣誉)的代表性成果,均由专家进行评价。

三、师资队伍与资源评价突出师德师风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为回应对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增设“师德师风”指标,并放在师资队伍评首位。要求学校提供师德师风机制建设成效的总体情、正面典型、负面事件处理情况,由专家进行评价。“师资队伍质量”仍通过“队伍结构质量和代表性骨干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请学校提供师资队伍的整体情况(包括专任教师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外籍教师情况等),同时提供规定数量的“代表性骨干教师”情况(包括学术头衔与学术兼职情况、跨学科情况、在本校工作年限等),并要求青年教师不能少于一定比例,由专家进行评价。

四、科学研究水平整体权重降低

为了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在第五轮学科评估科学研究指标体系方面,“科学研究水平”下设“科研成果”“科研获奖”“科研项目”三个指标,科学研究增加了支撑人才培养的指标,设置在人才培养部分,科学研究整体权重适当降低。下设“学术论文质量”“出版专著”和“已转化或应用专利”指标。“学术论文质量”不唯数量,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出版专著”拟改变上轮评估仅统计专著数量的做法,改为列举代表性的专著编著、译著等,由专家进行评价。“已转化或应用的专利”沿用上轮做法,统计近四年已经获得授权并已转化或应用的专利数。科研项目采用“国家级项目与自选代表性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对于国家级科研项目,统计师均项目数和经费数。再请学校列举规定数量的代表性部级、省级、军队国防和大型企业委托项目,由专家进行评价,强化服务国家和地区、行业需求的作用。

五、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权重提升

适当提升了社会服务贡献的范围和权重。主要包括“学科定位与特色”与“社会服贡献典型案例”两个指标。描述学科的目标定位、优势特色、党建情况、其他第三方水平评价情况及社会服务总体情况,由专家进行评价;鼓励学科在目标定位上体现社会服务需求。”社会服务贡献典型案例”请学校提供在社会服务方面的6项典型案例由专家进行评价。

为进一步规避材料不合理整合,真实反映学校整体学科实力本轮学科评估优化参评规则,引入同行专家对成果的“学科归属”进行研判,将研判结果反馈学校或进行直接处理。建立惩戒机制,对故意弄虚作假的高校和学科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注释:

1 樊晓杰,吴云峰.学科评估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8(6):1-5.

2 陳洪捷.学科评估应该看重什么?[N].中国科学报,2019-09-25(7).

3 张盖伦.评估指标成了高校学科建设指挥棒?[N].科技日报,2019- 08-120).

西北政法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