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校馆合作”教学模式探索

2021-09-10郑亚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校

郑亚红

摘要: 构建“校馆合作”模式与体系是高校文博专业建设和地方场馆建设的双向选择,既是文博专业建设综合改革和文博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将有效促进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能力提升。高校与博物馆、纪念馆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互融培养、场馆建设与职业培训等方面,可以在内容与形式上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 高校; 文博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243

构建“校馆合作”模式与体系是高校文博专业建设和地方场馆建设的双向选择,既是文博专业建设综合改革和文博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将有效促进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创新创业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

一、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文博专业“校馆合作”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文博专业建设综合改革和文博人才培养的需要。

文博专业应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历史学、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的系统知识,具备博物馆管理与陈列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等能力,能够在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各类博物馆或展览馆、文物修复机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胜任管理、服务、修复、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学习历史学、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历史、艺术、文物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对博物馆事业、文物保护和修复有较深理论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文物博物馆服务意识、文物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熟知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全面的操作管理要求。掌握一定的博物馆服务、藏品管理、陈列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文物鉴别技能等。文博专业课堂教学必须社会实践相结合,需要到博物馆、纪念馆、文保单位、展览場所、遗迹遗址等地参观学习,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专业技能。高校文博专业教师是专业技术人才,文博知识全面,理论水平较高,在教学偏重课程理论讲授,缺乏实践教学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高校迫切需要与相关博物馆、纪念馆“校馆合作”,需要借助博物馆、纪念馆作为教学实践场所和人才培养基地。使文博专业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场馆业务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际才干,解决疑难问题,训练专业技能,提升就业本领。

(二)博物馆、纪念馆文旅融合的需要。

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场馆人员紧缺,特别是文博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博物馆、纪念馆的修建与行政管理、陈展设计、文物保护与修复、藏品管理、公众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等项活动,需要高校师生的援建与支持。高校文博专业师生不仅可以参与地方场馆建设,而且能够为场馆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在职培训场馆专业技术人员,从而为场馆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撑,有效促进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构建“校馆共建”模式与体系,将有效促进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能力提升。

二、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保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校馆合作模式的探索

保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前身是文物修复与保护专科专业始建于2005年,该专业从开设之日起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打下深厚专业基础,拥有一技之长。在11年的专业办学基础上,2016年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现已建有文物陈列室、文物摄影实训室、陶瓷实训室、陶瓷标本室、陶瓷制作修复室、书画装裱修复室、古籍修复室、文物传拓室、文物绘图室、博物馆实训室等校内实操平台。校外建有有包括文保单位、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修复公司在内的十多家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校馆合作”的道路上一直进行探索,主要为以下形式。

(一)共同商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也是文博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保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文物与博物馆人才的需求情况,在对自身专业办学现状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加强学科基础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优化学生的专业能力,突出复合型文物与博物馆学人才特色”的原则,在广泛论证并征求校外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学时分配等方面做了比较细致周密的分析和研究,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突出文博职业技能能力,充分体现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才的特点。

(二)签订“产教融合、校馆合作”的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项目深度合作。

保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制定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规划,有完备的专业实习教学计划及执行方案。注重加强校馆合作,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产学研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已与包括文保单位、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修复公司在内的多个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了多项合作项目。

1.“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

“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内涵研究与传播能力建设”(简称“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是2018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受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委托实施的重点公益项目,也是本专业与保定市文保所合作的项目。本项目旨在解决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解说词全覆盖问题。本专业师生参与了项目宣传推进会议、主办了集中培训会的相关工作;参与了对文保单位的调研活动,参加了讲解词作品的初评;解决了保定市152处开放式文保单位(其中国保39处、省级52处、市县级61处)讲解词的撰写和宣传活动。这次项目增进了师生对文保单位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实地调研激发了学生们的极大热情。

2.出水瓷器修复项目

自2017年至2020年本专业受广东丝绸之路博物馆之邀,先后派遣四批学生赴广州阳江参与修复广东出水瓷器修复项目,2017年第一批10名同学,完成了100余件瓷器的修复和病害图的绘制;2018年第二批12名学生顺利完成了200余件病害图绘制及100余件陶瓷的修复任务;2019年第三批15名学生整理了近万件文物;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第四批29名学生从事文物的修复、整理及博物馆宣传、讲解工作已圆满完成,共完成200余件瓷器修复和万余件文物的整理。学生在文物修复中展现了良好的敬业精神、专业基础和职业习惯,受到了项目方负责人的高度认可和赞许。

3.非遗调研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展示了源远流长的独特生产生活风俗,彰显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文脉。2018年本专业与保定市文保所合作“口述保定非遗调研”项目,先后组织学生300余人次到莲池区、竞秀区、涿州市、曲阳县、易县、高碑店市等14个市县区,以实地走访、单独访谈等形式共完成82位非遗传承人、69个非遗传承项目的采访。通过整理文字、录音、影像资料,为后期口述史整理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完善了保定市非遗文化的资料库,探究非遗文化发展新思路新方法,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播发展。

4.雄安新区考古项目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党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新区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提供了历史机遇。雄安新区联合考古工作队中的文物调查队由保定市文管所承担,本专业作为保定市文管所的合作单位,自2016年以来,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实地参与调查勘探资料录入、探孔和地层绘图软件应用、数据库管理和资料上传工作。学院将实践工作与田野考古教学情况紧密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考古调查的實践中掌握定位仪、CAD等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考古数据库的建设使用规范,以适应新时代河北雄安新区考古工作规范管理的技术方法,得到保定市文管所考古勘探队高度好评。

(三)“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互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在保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老带新、相互学”的形式,开阔教师专业视野,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使本专业教师队伍教科研的整体水平真正得到提升。

“走出去”。积极联系地方博物馆开展深度合作,派骨干教师到地方博物馆挂职锻炼。同时根据学校资金支持每年有计划选派若干教师外出参加短期培训、实践锻炼、学术会议,与同行切磋交流,提高实践课程的实训能力,掌握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不仅如此,还要求和鼓励青年教师在业余时间考取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多途径、多形式地提高专业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

“请进来”。一方面,邀请国内行业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开拓教师、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人员来校授课,传经送宝。行业人员与本专业教师实行项目式、任务式、合作式教学。如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合作,实现的项目任务化教学。根据任务内容成立学科专业集群,相关课程教师对学生先进行校内集中培训,并在实践中全程跟踪,同时邀请行业人员与教师现场教学,遇到问题师生共同商讨对策,教学相长,效果显著。合作式教学如博物馆陈列与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等课程,由我院专任教师讲解理论部分,聘请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人员为学生讲解当前博物馆正在进行的展陈方向、藏品管理实际的操作方法;书画装裱与修复课程,由我院专任教师讲解书画装裱部分,修复技术部分聘请河北省文保中心专家讲授。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高度融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博物馆行业人员在与专业教师合作授课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授课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剑,宋建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7-39

[2]徐春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考[1职教通讯2015,(29):36-38.

[3]张军峰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3]西部素质教育2017(24):169-17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编号JRS-2019-5009)

保定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