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体系下小学音乐低段节奏和声感的训练初探

2021-09-10於凤

启迪·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要帮助学生打好音乐基础,并挖掘其音乐方面的潜能,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益处。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满足新体系下小学音乐教学需求,可以从节奏与声感的训练中入手,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低段节奏;声感训练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想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采用的方法至关重要,必须要促使音乐节奏和声感得到训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音乐,并把握音乐的节奏性,这也是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在新体系下小学音乐教学,应该尝试更多教学方法,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节奏与声感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对独立或连续音具有强烈的感知,并把节奏与声感相结合,从而提高英语综合素养。另外作为学生的音乐启蒙,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节奏与声感,促使学生获得有效提高。

一、小学音乐低段节奏和声感训练的重要性

1.改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在当下的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给学生听一些歌曲,并用最简单的形式合唱,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真正掌握音乐知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音乐教材的限制,教学内容相对单薄,也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参考,最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培养。为了改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节奏和声感的训练,为学生打好音乐基础,不能一味让学生合唱,应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能力与特点,这样教学才不会受到限制,也能切实的帮助学生打好营养基础。其次教师必须要对音乐节奏和声感有明确的认知,并结合学生兴趣制定有效的训练方法,从而真正改善小学音乐教学。

2.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音乐课程比较注重综合性教学,不能进行单一的训练内容,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在以往的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教师就没有拓展课堂内容,导致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学生除了记歌词以外,就只能通过合唱的方式进行学习。随着节奏和声感的训练,加入到小学低段音乐教学内中,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问题,更多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节奏、旋律、音色以及声感等等,其中节奏和声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促使学生深入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条件。如果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不仅会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会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能为教学提供便利,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二、小学音乐低段节奏和声感训练方法

1.体验节拍训练节奏和声感

很多学生五法掌握音乐节奏和声感,就是因为不明白节奏和声感的涵义,也就无法准确把握音乐节奏,所以教师要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切实去体验音乐节拍,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和声感。例如在小学音乐《跳绳》中,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开展跳绳活动或跳绳游戏,让几名同学分别做跳绳示范,并要求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跳绳,而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演唱《跳绳》这首歌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对跳绳速度进行匹配,最终找到最适合的速度,从而调整好自己的演唱节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掌握了音樂节奏和声感,也加深了学生对节奏和声感的理解,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2.利用乐器训练节奏和声感

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节奏和深感,乐器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在新体系下小学音乐低段教学中,已经采用了较多的乐器进行教学和伴奏,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乐器,也可以更换成节奏感更强的打击类乐器,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年级歌曲《娃哈哈》中,教师。 就可以采用各种打击乐器,来进行音乐的伴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节奏和声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进行伴奏,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不同,这样也会适当提高学习难度,增强节奏和声感的训练效果。

3.借助肢体训练节奏和声感

对于音乐的学习来说,肢体动作也是重要的因素,尤其在节奏和声感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得到最为有效的锻炼,并且学生的肢体动作越丰富,对其掌握音乐节奏和声感更为有利。因此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必刻意要求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配合音乐节奏,进行拍手、点头等动作,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肢体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刚开始要选择节奏缓慢的音乐,在学生逐渐适应之后,选择速度逐渐加快的音乐,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过程,学生也更容易利用肢体动作掌握节奏。

4.听觉训练训练节奏和声感

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听觉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常见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乐感,也能增强学生的节奏和声感,这也是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通过多听、多感受,来促使学生获得提高。听觉训练是比较复杂的,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来展现出音乐的美妙,所以不一定要在教室中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声音的美妙与节奏。例如小学音乐《上学歌》中,教师就要多鼓励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注意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像风吹过树梢的声音、树上鸟叫的声音,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节奏和声感。

总之,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各个细节入手,深入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尤其是节奏与声感的训练,会为学生打好音乐基础,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带来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学必须秉承多元化的原则,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声感,从而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慧. 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节奏感的策略分析[J]. 科普童话, 2020(22).

[2] 秦丹.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节奏训练探究[J]. 知识文库, 2020(22).

张家港市中兴小学 於凤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
启动多元思维,激发音乐灵性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小学音乐综合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戏歌艺术特色以及对小学戏曲教学的引导作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