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情怀渗透初中历史课堂的措施之我见

2021-09-05杨美玉

考试周刊 2021年65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家国情怀优化措施

杨美玉

摘 要:2011版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所要起到的教育意义有着明确规定,即通过历史课堂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中学生通过历史课堂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历史事件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国家认同感与使命感,培养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也推动历史学科整体性发展。文章对当前中学阶段历史课堂开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历史课堂开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加强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课程当中的渗透程度的同时,助力学生的综合性成长。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历史课堂;优化措施

一、 引言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要想使家国情怀得到有效的渗透,历史教师就应在充分了解历史教材,对历史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详细分析的情况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引导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强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看到,由于历史事件距今较为久远,部分中学生体会起来有一定难度,对于相关历史书上所选取的历史故事以及历史事件等都无法产生高度共鸣,也由于年龄的限制与见识的不足,致使其无法充分理解历史知识的价值,进而在历史课堂中产生了消极学习情绪与不良学习态度。长此以往,中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会大大下降。新课标也对家国情怀教育的关键性与重要意义进行了强调,这也要求初中阶段历史教师及时对家国情怀教育进行渗透,为学生成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二、 家国情怀内涵及意义

家国情怀实质上是立德树人中“德”的核心目标。初中历史教育归根到底要让学生形成“四认同,一尊重”,即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家国情怀的培养要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传承人类优秀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与家国情怀的培养都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道德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更是培养爱国爱党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一代青少年可以从多种渠道接触、获取信息,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与误导,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怀疑,进而丧失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现代社会更要求公民具有爱党爱国为核心的良好品德与道德。而历史教材中包含大量与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有关的历史知识内容,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重视家国情怀的培养,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现,也是培养青少年,使其传承优秀文明,增强其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三、 初中历史课堂现状

(一)教师选择性教学

由于中考压力以及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致使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普遍进行选择性教学,即教师将考试范围内的历史知识与内容“灌输式”讲解给学生,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历史教材,划分教材段落,以达到突出历史考试重点的目的,强硬式命令学生机械记忆。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养成历史思维、培养家国情怀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备课依据也多是围绕课程标准与考纲来进行的,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实际思维发展特点往往被忽略,在授课时,历史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应试知识点的讲解,而不是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主体地位的彰显,“教师画书,学生记忆”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历史课堂开展形式,不仅忽视了学生主体,也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思维与历史视角的培养。教师将主要历史事件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作为重要历史内容,而忽视了历史情感与历史视角的讲解,造成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缺失,更不利于中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以历史眼光看待当今问题,把家国情怀作为学习指引。

(二)学生对历史缺乏整体性认知

从日常长期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普遍性存在历史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缺乏对历史整体感知的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对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都不甚分明。这些问题的形成一部分是由于教师的机械性教学,另一部分是由于学生对历史课堂并不重视,对历史学科并不重视,无法形成历史时序意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不是很清楚,无法形成提取关键历史信息,自主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更不利于初高中的高效衔接,进而忽视了家国情怀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四、 家国情怀渗透策略简析

家国情怀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更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想要使家国情怀实现有效渗透,教师就应以学生为基础,深入探究多种优化渗透形式,广泛吸收多方面教学理论,借鉴教育同仁的教学手段与课堂设计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与本班特色的家国情怀培育之路。

(一)深植历史教材

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教师首先应深植教材。初中历史教材主要围绕我国发展历史与世界整体发展史进行讲解与设计,因此教师应通过教材,充分挖掘调动学生爱国情绪,以达到家国情怀渗透的教学目的,合理利用教材本身所展现的爱国主义内容与爱国主义历史事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度挖掘历史教材中所包含的相关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引导中,高效感知历史事件与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己人文情怀与家国情怀,促使爱国主义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在历史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就是对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的教学。史实固然重要,但历史背景是相关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挖掘史实背后的历史背景。

例如,教师可以引用历史典故与知名历史人物,帮助学生理解诸如“忠”与“孝”等优秀传统道德,可以在讲解南北宋历史时,借助名将岳飞事迹来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例如,在学习《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度探究教材中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与甲骨文造字特点,让学生在体会夏、商、周青铜的文明辉煌过程中,更进一步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沉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进行学习历史、探究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我国灿烂历史有所认识,以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家国情怀优化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