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1-09-05李长苓

考试周刊 2021年66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高中地理

李长苓

摘 要:文章立足于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何时蓝天常在”为例,从项目化教学开展的背景和理论基础;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高中地理项目化教学展望和反思四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高中地理;何时蓝天常在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某个真实而典型的项目,令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信息收集和实践能力的效果。相比传统的问题探究式教学,其一方面所探究的内容更加复杂,涵盖多个小节,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其也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作用,即在问题提出、计划设定、质量收集等多个方面都以学生为主,这对于新课改学生中心地位的充分落实,对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应用各种方法有效提高项目化教学的效率,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 项目化教学开展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现代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度学习的理念应运而生,相比传统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其更加倡导学生理解并应用知识,注重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等高阶思维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成了一个相当必要的要求。《2017年地平线报告》认为,在基础教育中,项目化教学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会管控自己的活动,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在国外,项目化教学这一方法的作用也早已得到证实。通过对比发现,在实施了项目化教学这一方法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随着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化教学这一方法将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应用,而如何有效地将项目化教学与具体的学科有机结合起来也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 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现代,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取代学科知识的学习成了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作为学生现代必须要培养的能力,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个部分。在这样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知识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培养其知识迁移应用与实践能力。在过去,地理学科的教学以课堂知识教学为主,以模块划分教学的内容,这也就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也是模块化的,不仅难以与日常生活充分联系起来,彼此之间也缺乏足够的关系,这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相当不利的。

相比普通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多以一个核心问题为主,涉及多个章节的知识,注重模块知识之间的重构,这对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深入了解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让项目化教学这一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了更加巨大的现实意义。

三、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种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向来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在项目化教学这一更加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变得更加重要。情景导入是项目化教学的第一步,如果能在这一步就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那么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都会事半功倍。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也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相比传统的教学资料,以视频为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学生兴趣激发上有著巨大的优势。故在高中地理项目化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应用多种素材,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何时蓝天常在”这一节,在内容上,教师就可以选择“华北中南部地区雾霾成因以及解决措施”这一项目探究活动。雾霾问题是近年来环境问题中的热点,而华北中南部地区作为中国雾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有着一定的代表性,由于雾霾与现代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本身就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而在情境导入中,教师则可以利用一系列的短视频和图片。其中既有工厂所排废气到一定高度扩散并下坠,像伞一样笼罩着整个城市的现象,也有从《空气之战》《帝都迷雾》等纪录片中截取的直观展示雾霾的视频。而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华北地区污染严重程度的讲解,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并提出问题:“在现代,为什么华北地区雾霾这样严重,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又该如何解决呢?”由于是以视频为导入方法,学生兴趣被充分吸引,在探究过程中也更加积极。这样,通过多种素材的应用,教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为高效项目化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信息技术,方便资料收集

资料的收集与汇总是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步,而与传统问题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直接给予资料不同,在项目化教学中,资料的收集往往依赖学生自身,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就对教学效率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技术支持下,学生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严重依赖教师,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网络这一便利的资料获取工具,利用网络,学生不仅能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项目活动所需要的前置知识,还能获取各个区域的关键信息,这为项目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故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学生资料收集能力。

例如,在“何时蓝天常在”这一节,在项目化活动开展中,教师就可以以先学后探究的模式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一定的内容。作为综合性较强的项目活动,“华北中南部地区雾霾成因以及解决措施”这一项目探究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本章关于气象与气候的知识,也需要学生对农业、工业、区域发展、大气污染与治理乃至华北地区本身的情况作出一定的了解。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相应的内容,如对不了解的相关知识,即工业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产业转移等知识点,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而对于已经接触过一些的热力环流、大气逆温等知识点,学生则可以选择性观看微课。当然,在后续华北地区乃至具体到某一县区的情况调查中,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利用大气网格化平台获取环境数据。这样,通过信息技术,教师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料收集能力,为高效的项目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高中地理
STEM教育视野下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化活动设计与思考
数学“项目化学习”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