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路径:基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论析

2021-09-05吴焱军

关键词:主客体构建路径心理健康教育

吴焱军

摘 要:信息化时代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呈现复杂性、多边性、交互性等特点,主客体关系冲突容易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被动、停滞、缺位等困境。借助建构主义基本观点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提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以心理健康教育客体为中心,通过选择与运用教育载体,创造与优化教育环境,整合与协调教育力量,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相互转化的工作路径,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困境;构建路径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系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3]。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校所有师生。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各高校相继成立了心理健康工作领导机构和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组织领导和咨询服务;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基本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并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此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究也日趋活跃,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专著、教材及参考书目、案例分析、学术论文等日渐丰富。

与此同时,信息化时代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网络化环境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模式,打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也引发的交往方式、教育模式、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伴随着多媒体、自媒体等虚拟空间的普及,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情感意志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供与需”两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及困境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困境的研究比较成熟,有的学者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概括为教育模式简单化、课程开设不系统、忽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4],有的学者从工作机制出发,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多部门组织协调困难、咨询为主预防为辅、专业缺失法治缺位等问题[5-6]。实际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根源于心理健康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即主客体关系冲突。所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心理健康教育客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主体与客体并不是角色固化,而是根据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实际履行的职能及承担的角色来划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皆有个体和群体两种形式,个体主体主要是承担、发动、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个人,如领导者、教师、家长、学生等,而群体主体主要是指心理咨询中心、各种心理协会、团体、机构等群体组织;个体客体是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个人,如广大学生;群体客体则主要包括学生群体、组织,如班级、社团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客体及所演化的主客体关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也是构成心理健康教育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根源。

当前,新媒体时代助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生深刻变革。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呈现复杂性、多边性、交互性等特点,从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来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可以更深层次的揭示主客体之间的矛盾,避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陷入被动、停滞、缺位等局面。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复杂性及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深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呈现明显的复杂性,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主客体群体特征的差异化、心理健康问题的错综性和多元化,复杂性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机制滞后、认识缺失、本领缺位等困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群体特征的差异化。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群体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施教方)在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任务分解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基本完成了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过渡;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受教方)经历了从“80后”与“90后”逐渐过渡到“00 后”,三个年代的学生群体在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行为方式、政治倾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心理状况等方面带着各自时代的特点[7],心理问题多由生理型转向应激型。然而,随着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群体特征的差异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却显得相对滞后,缺乏根据主客体之间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错综性和多元化。当前,心理健康问题的多重诱因、叠加病癥、症状潜伏等特征突显,但从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来看,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与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仍有一定差距,心理健康普及性教育、咨询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有待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群体主体没有形成合力,三级网络建设实效不高,教育主体的认识明显不足;从心理健康教育客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放在与身体健康同等地位,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不够,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与组织的意愿不强烈,对待课程教学、实践体验等教学内容参与度不高,教育客体同样缺乏对心理状况的认识。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错综性和多元化突显主客体的本领差距,认识缺位、本领缺失严重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多边性及困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多边性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泛化,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客体可以根据线上线下、大数据、人工智能、VR技术等接受来自多边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体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此时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关系突破了传统界限,打破了时空限制,更多地表现为即时性、可复制性。在不同的时间与区域,每个人物甚至事件都能成为主体,并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客体。

然而,传统认知下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即是主体,客体即是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界限明确、功能及地位很难逾越。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被冠以咨询、教育、设计、干预、辅导等职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确定是教育主体;而心理健康教育客体被贴上求助、治疗、考核、测试等标签,大学生即确定为教育客体。当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之间安常习故、界限过清时,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出现流于形式、应付工作、职能单一、互动缺失等问题,导致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处于绝对优势、主角地位,客体处于绝对弱势和配角地位,这不仅不利于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且还会将教学、咨询、求助等教育机制陷入医学化、课程化、孤立化的境地,教育成效明显受限。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性及困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对象进行单方面的施教与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对客体有绝对的“控制”。这一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往往会趋于机械,客体往往会走向被动,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性要求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并非是固定角色,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两个相对的视角),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主客体。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反馈与内化,在信息反馈过程中,主客体会根据不同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角色,例如,当客体提供心理健康状况反馈信息时,主体必须根据这些信息补充完善第二轮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过程恰恰是主体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同样,主客体都有一个内化的过程,比如客体在进行自我教育、朋辈教育时,客体已经转化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主体——主体(客体)”模式。三是网络时代主客体获取教育渠道的双向性导致主客体知识体系的互补性加强,主体未必时时是主体,客体也未必时时是客体,主客体双方的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性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冲突导致诸多问题。首先,大学生缺乏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构建,学生主动参与案例分析和实践讨论的积极性不够,呈现出倾向于教师“灌输”和“填鸭式”的被动教育模式,加之课程教学设计脱离学生实际,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明显;其次,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客体的主动性特征缺乏认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调适、自我教育、朋辈互助、心理发展等主体性作用发挥不足,学生自主习得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远不如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学生之间也未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尤為必要。为进一步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论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文章借助建构主义基本观点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从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维度,分析和探索适用于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与机制,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建构主义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是由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关于知识与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学习伙伴和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8];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四大属性[9]。建构主义倡导的教与学理念既强调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也强调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其认知主体性作用,完成意义构建的过程,教师与学习者是互为促进、相互帮助的关系。

(二)建构主义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特殊形式的教学活动,基于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观点,从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视角,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要求。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是知识性教育,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辅导员等教育主体为中心,开展单向式的课堂讲授或咨询谈话,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群体被动接受教育的范式没有改变。从建构主义理论可知,心理健康教育是授之以鱼,更是授之以渔。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客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背景下,借助教育主体的帮助与引导,通过学习思考逐步领悟与意义建构的习得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调动教育客体的主动性,以教育客体为中心,积极建构有利于教育的学习情境,突出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协作与会话。教育客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建构者,而非被动学习者,“自主”是建构性学习的本质属性。同时,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这要求教育主体要注重营造外部情境,为客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合作式学习与交互式教学,引导客体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主体与客体共同参与、角色互补、教学相长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内在要求。

第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与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实践到认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阶段,这需要教育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在新形势下特别是网络化时代,深刻认识现有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应对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心理问题与不可预测的潜在危机,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客体不断掌握现有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同时不断思考、理解与建构,逐步掌握处理与干预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并用于指导社会实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主体与客体具备的知识与经验并不能完全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解释所有的心理类问题,更不能完全解决不断变化更新的其他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实现从认识到再实践的第二次飞跃,这要求教育客体对待不同类别的问题要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发展与创新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来指导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在教育主体的帮助与指导下,开展自我教育、互助教育和发展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客体发挥主体性作用,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深度转化,即实现客体转化为主体。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构建路径

基于建构主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面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复杂性、多边性和交互性特点,为突破心理健康教育困境,文章提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以心理健康教育客体为中心,通过选择与运用教育载体,创造与优化教育环境,整合与协调教育力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的建构路径,以不断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最根本特征是具有主体能动性,主体能动性的强弱决定了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实效。在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这对矛盾中,主体对客体的施教过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增强教育主体的能动性是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复杂性及困境的必然举措。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增强教育主体的能动性,需要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主动性是指主体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创造必要的条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与教学设计;能够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必要的社会调查研究,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数据,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情感、行为规律,并进行有效的预测与干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发展性,做到以预为主,防患于未然。

增强教育主体的能动性,需要发挥教育主体的引导性。引导性是指主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掌握的理论、方法、技巧在教学与实践中引导客体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实施内容、创造情境、评估效果,始终能够创造有利的育人环境,而不是处处依赖客体、选择客体甚至逃避客体。这对教育主体本身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建设一支包含教师与学生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显得尤为必要。

增强教育主体的能动性,需要发挥教育主体的创新性。创新性是指主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实际,探索创新,体现为教育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创新性要求教育主体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时代特点、高校特色、客体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唯务。坚持以生为本,教育与帮助客体解决实际问题和预防潜在问题。同时,面对新的问题、新的状况加以发展和创新,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于未来,正确对待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的辩证发展关系。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客体为中心,服务于客体的成长与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0]。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与任务亦是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客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多边性突显教育客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与目标性。因此,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客体为中心,始终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坚持以教育客体为中心,要始终把客体对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而非单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性教育和宣传,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设计上通过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学、调查、研究、咨询、干预、渗透等实践教育,满足客体的发展需要,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栏目,以客体需求为中心,创造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作品和课程,让客体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文明的育人氛围。

坚持以教育客体为中心,要能够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要求教育主体有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从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出发,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政治教育为核心,道德教育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使命;二是要求教育主体从客体的个体特征、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完全照搬文件、教材内容,全凭经验或者主体的个人好恶行事,增强对新时代教育环境、个体发展的研读,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成长成才的情感意志与道德品质。

坚持以教育客体为中心,要始終关注教育客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反馈。传统的单方面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多媒体、新媒体、自媒体时代,他们对教育的理解认识和接受方式已经发生的诸多变化。建立教育客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反馈机制包括制度化构建心理问题的预警机制,常态化掌握心理状况的监测机制,及时获取教育客体学习效果的动态信息。以教育客体的教育反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可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创造条件,积极促进教育客体转化为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主动性、引导性和创新性,以创造良好的外部情境,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交互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客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控的,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同样可以具备主体性特征,大学生自我教育与教育他人就是其中重要的形式。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客体是应当而且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但它并不是自然而然地成为教育主体,而是需要主客体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促进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需要正确选择与运用教育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主要包括课堂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网络载体等,其中,课堂载体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正确选择与运用教育载体,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效益。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需要发挥课堂载体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改革研究,倡导翻转式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需要调整新形势下网络载体的运用方式,既注重新媒体时代网络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机遇,也做好准备应对网络负能量的挑战,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包容性与间接性,鼓励客体发挥主动性,并不失时机促成角色的转化;需要合理利用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人际关系载体等其他有力的补充形式,搭建学生自我教育、朋辈教育的平台,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需要适时创造与优化教育环境。心理健康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的,一般而言,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主要因素(微观层面)包括学校建成的区位、职能部门的设置、校园文化的氛围、教师队伍的结构、学生生源的差异等。教育环境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教育效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需要创造有利于转化的教育环境。在可以优化的环境因素中,如职能部门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育人等方面,要建设积极环境与治理消极环境相结合,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主要职能部门,建立多部门多机构协调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育人意识,发挥两个课堂的优势;常态化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和讲座,树立先进典型,讲授自我教育及教育他人的方法技巧等;同时还要注意将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建设相结合,发挥网络优势。创造和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提供了基本前提。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需要合理整合与协调教育力量。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对象广泛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大致可以分为社会教育力量、学校教育力量和家庭教育力量,三组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系统(见图1)。如何整合与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的关键。强有力的社会教育力量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的环境和保障,如政府部门对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视,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公益性发展等;学校教育力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五级教育体制,明确支持者、协助者、组织者角色,培养主人翁精神;家庭教育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力量,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感情关系基础上对人的一生影响时间最长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1]。良好的家庭教育力量,不仅要帮助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还要让孩子学会如何扣好其他扣子,如何去帮助他人扣好扣子。整合与协调三层五级制的教育力量,是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122/c40531-30583235.html,2019-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6.

[3]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0.

[4] 史济纯,陈玉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5):148-149.

[5] 林淑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86-90.

[6] 米银俊,黄艳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工作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71-83.

[7]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71-73.

[8] 侯士兵.构建主义视野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辅导员,2017,(2):37-40.

[9] 卢建明,谢萍萍,陈久.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121-124.

[10]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016-12.

[11]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

t_5320835.htm,2018-09.

猜你喜欢

主客体构建路径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物我本相因”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从“反对阐释”理论看摄影艺术本体性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