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检查用于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研究

2021-08-25张红霞

云南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造影剂造影影像学

张红霞

(南阳市卧龙区靳岗乡卫生院 超声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宫颈癌是影响女性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高不下,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影像学科的不断发展,各种影像诊断技术发展起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面,对于宫颈癌现阶段主要是利用常规超声进行诊断,使用外科手术取标本病理诊断进行确诊[1,2]。本次研究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检查在宫颈癌患者诊断及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诊断率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入住我院的宫颈癌需进行诊断及分期的68 例患者,年龄在44~87 岁,平均年龄为(66.7±3.6) 岁;后进行外科手术取标本病理诊断确诊肿瘤分期为ⅠA1宫颈癌患者11 例、ⅠA2 期宫颈癌患者20 例、ⅠB1 期宫颈癌患者21 例、ⅠB2 期宫颈癌患者16例,其中淋巴转移者29 例、未淋巴转移者39 例。以上研究对象自由组合后平均分成2 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2 组参与研究的68 例患者在年龄、患病时间等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1.2 方法

⑴对照组:本组的34 例宫颈癌患者使用常规超声检查进行诊断。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入超声检查室,医师会详细解释操作过程以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并叮嘱患者维持膀胱充盈状态[3]。患者进入超声室后,平躺暴露整个下腹部。医生使用凸阵探头进行宫颈部位检查,随着机器的移动及医师的指导平整呼吸,不要移动,等待检查结束。医生记录超生特点,包括宫颈管及宫颈外形态,病灶位置、内部回声、浸润情况等,后使用造影功能进一步观察病灶血流特点,并使用仪器进行记录。⑵观察组:本组的34 例宫颈癌患者使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常规超声检查同对照组。超声造影检查使用阴式容积探头,探头频率在5-9MHz 范围内,采用声诺维第二代微泡造影剂。在患者上臂静脉注射2.0mL 造影剂,选择血流信号丰富的最佳切面,保留少量正常组织,转换至低机械指数增强造影模式后开始同步计时,显示器出现实时图像,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过程,持续5min 后保存造影录像,诊断病灶。根据病灶区域中的造影剂浓度是否均一、造影剂缺失区域有无灌注缺损、肿瘤区域边界是否整齐和造影剂进入病灶方式等情况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指标

⑴观察使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宫颈癌患者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参数分析。⑵在外科手术活体病理学诊断确诊后,统计使用常规超声及使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2 组宫颈癌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宫颈癌患者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参数分析,见表1。

表1 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参数(±s)

表1 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参数(±s)

?

2.2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宫颈癌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 经过临床研究,观察组患者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宫颈癌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n(%)]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产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威胁妇女健康的最大杀手,近几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使得宫颈癌的患病率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长。宫颈癌病人遭受着疾病所带来的压力和困扰,如果不及时控制疾病进程,轻者需要切除子宫,重者会因为癌症转移造成死亡。此外医院对于宫颈癌的诊断率和控制率较高,临床上对于宫颈癌诊断的金标准是外科手术取标本病理诊断,但外科手术取标本病理诊断是有创诊断,许多患者无法承受检查带来的疼痛。此前,临床对于宫颈癌的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是常规超声检查,其以较高的诊断率,无创、快速、便捷的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探头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分辨到宫颈管的三层结构。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成为相对于常规超声更安全,更高效的无创诊断方法。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可以更深入地探测到血管流速,图像分辨率提高、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对人体的辐射概率也更小。当宫颈癌呈现侵袭性生长时,常没有清晰的包膜,与正常组织分界难以辨别,联合超声造影在注入造影剂之后可在在病灶区域形成鲜明回声对比,使得难以分清的边界清晰地展现出来,进一步明确癌肿大小及周围组织浸润情况。

综上所述,使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进行影像学诊断的诊断率较单纯进行常规超声诊断更高,更准确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造影剂造影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经股动脉导丝引导双侧乳内动脉桥血管造影术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剂肾病”能预防吗
潜伏着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