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021-08-09杨俊明

学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规范书写课外阅读

杨俊明

摘 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语言学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获取不仅有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更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教师的课堂传授更为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传道解惑”,注重传授知识与方法,更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以期为广大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学习习惯;前预习;规范书写;观察积累;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2-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12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境下,通过重复练习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俗话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儿童开始,我们就要注重对其良好习惯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认知能力也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因此,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课堂教学作出调整。但是由于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造成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课上认真听讲就可以了,课前预习可有可无。有的学生虽然做了课前预习,但也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思考的过程,更不用说主动提出问题,掌握预习方法。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只有教师重视了,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教师要向学生强调预习的好处,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由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动因,从而爱上预习,主动预习,领略预习的乐趣。

其次,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预习方法,才相当于有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例如教学一节新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读课文,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并用笔勾出文章的好词好句,标出文章重点和难以理解的地方。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章大致背景和作者的相关经历,便于更深一步理解文本的含义。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背诵重点段落,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总之,教师要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这样预习起来针对性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监督,这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关键环节。在课上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让其他学生回答,表扬和鼓励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同学,这样就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风气,逐步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iPad、手机充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键盘打字的便利使得现代学生对于用笔书写越来越提不起兴趣,普遍存在“只听看、不动笔”的不良习惯。而当今社会信息更新频繁,大脑接受和储存各种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再加上遗忘规律,很难形成永恒的记忆,如果不能及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很容易被遗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在看、听、读的过程中加强写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记录对课文的字词句和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还要着重记录教师强调的关键知识点,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外阅读的时候,让学生做适当的批注,写下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并将好词佳句记录并背诵下来,鼓励他们在日后的写作中恰当地加以运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动笔多了,自然就养成了习惯。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记的笔记字迹潦草,过于随意,使得学生在复习时很难认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中国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给学生传授一些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文字是语言的基础,学生对中华的汉字文化产生兴趣,才会认真研究汉字和书写,才会逐渐写得一手好字。

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观察能力在学生的认知养成和智力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观察能力又有赖于良好的观察习惯,为此,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拓展思维,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要想学好语文,积累必不可少。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和运用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还要注重积累,写观察笔记就是积累的好方法,教师可以把观察笔记作为学生的一项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将身边有意义的、有趣的实物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是一兩句话,也可以是整篇文章,形式不拘一格,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好习惯,积累多了,学生脑海中的表象就越加丰富,对事物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就会不自觉地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猜你喜欢

规范书写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网络阅卷环境下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好字
小学低年级数学兴趣提高四步法
小学写字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让汉字在笔尖舞动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