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说明

2021-08-09卢月琴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卢月琴

[摘 要]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贯穿整个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领域。“带扩线的实际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用图画形式描述一个数学故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里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部分与整体;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55-0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0~61页的例8、“試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思路】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知道了2~10的分与合,初步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道理及技巧。本单元从第一课时起,就一直在渗透加减法的问题意识,在经历了一图一式、一图二式、一图三式的思维过程后,学生能简单阐述问题情境。本节课是用括线、问号相结合的图画形式来表示实际问题,较之前的学习来说相对开放,不仅考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验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这对于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为了让学生能够厘清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时用“问号”作为引路人,用学生熟知的故事人物——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个关卡重重的路线贯穿整节课。其中还配上富有童趣的语言,例如“问号宝宝”“小扩线的尖尾巴”“拯救白雪公主”等。整节课将知识寓于精彩情境中,故事成为学习内容的载体,教师成为故事内容的讲述者,学生成为故事情境中的重要人物。这样的学习无疑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张,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加减法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根主枝,一年级阶段的求“一共是多少”、求“未知加数”、求“减数”、求“被减数”、求“相差多少”等实际问题都基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本课要学生将发现的已知信息及问题信息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整理,得出“部分”及“整体”,这样的建构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思维导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认识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形成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逐渐形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准确把握有效条件,理解题中数量关系,发现并提出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设,对话导入

师(出示卡通形象的问号):今来了一位新朋友,弯弯的大耳朵下面有一张圆圆的小脸蛋,你知道它是谁吗?

(板贴问号)

师:你在哪里看到过它?

师:它的出现代表着什么?

(让学生伸出手指画一画这个问号)

师:今天问号将带着我们走进童话王国,来一段神奇的数学之旅。

【说明:问号是学生首次接触的符号,将问号卡通化,带领着学生一起学习,借助回忆、介绍、描写来加深学生对问号的认知理解,让学生感知问号的引领也是问题的引领。】

二、观察整理,探究新知

师(出示森林情境图):问号带我们来到一片美丽的森林,在这里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找寻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一个数字可以表示不同的事物,4可以表示4朵花、4本书、4只鸟。3除了表示3棵树,还可以表示什么?森林里的蘑菇房子里也有一些数,你能看出来吗?这里的4和3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生1:红蘑菇房住着4个小矮人,黄蘑菇房住着3个小矮人。

师: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一共有几个小矮人?

师:在这幅情境图里,如何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示“一共”?

生3:把两边的小矮人圈在一起,可以表示“一共”。

生4:用一根线把两个蘑菇房连在一起,可以表示“一共”。

生5:可以像合成符号一样将它们牵在一起。

师:是啊,在很早之前,数学家也在一起讨论过这个问题,最终他们达成共识,用一条线来表示“一共”。

师(出示括线):这条线像什么?

生6:像张开的两只手将它们包围在一起。

(借助动画演示,让学生用手去比画,并试着画一画)

师:这样的线叫作“括线”,它代表的意思就是“将几部分合并在一起”,如果问号躲在括线的小尖角这里,表示什么呢?

师:这些问号都是在问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题目的意思)

将情境中的字和图去掉,留下数字及符号: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矮人吗?怎么知道的?

师:要求总数是多少就要将这两部分加起来。

【说明: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作为情境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向思考的乐园;借助情境图的观察增强其表述能力,继而高效地阐述有用信息,从而结合信息,提出相关问题。括线是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用拟人的手法将其意思形象化,能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用括线和问号这样的符号语言来表述一个情境,能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洁明了的特点,培养其符号感。符号语言的出示有层次性,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动口说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更能让学生将之前学的数的分与合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建立一种思维结构——求整体需将部分合起来。】

师(出示小矮人生活情景图):我们紧跟着小矮人们去他们的工作地——小仓库里瞧一瞧吧!

师:在这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括线下面的7表示什么意思?

师:问号站在右边房顶上,它在问我们什么问题?

师:将已知信息与问题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但在敘述的时候,我们一般先说已知信息,最后说问题。

(学生小组互说,再集体展示)

出示:

师:看着这幅图,你还能将刚才的故事再描述一遍吗?

师:仓库里有几个小矮人?

生1:想7可以分成1和6。

生2:1和6合成7。

生3:7-1=6。

师:是怎么想到“分成”的?为什么用减法?

师:“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来计算。

师: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法。

【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带有括线的示意图,通过教师多次的引领,学生能够提取信息、找寻问题、借助旧知解决新知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充分理解其意的基础上,教师再提炼示意图信息,将不同问题情境进行比较,总结出其相同点及不同点,以此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而得出解决不同问题的不同方法。】

三、变式练习,强化认知

师(出示白雪公主情境图):7个小矮人在外面工作,家中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被恶毒的皇后欺骗,吃下了施有咒语的毒苹果,睡了过去。谁愿意帮助公主解除咒语?

师:只要渡过这两道难关,白雪公主就能苏醒了。

师:我们先来找寻调皮的问号。你知道它分别在问什么问题吗?

生:要求总数,就需要将两部分加起来;求其中的一部分需要用总数减去已知的一部分。

师(出示厨房情境图):大家用智慧拯救了白雪公主,为了感谢大家,白雪公主为大家烤制面包,有的面包已经烤制完成,有的还在烤箱里。结合场景,用上括线和问号,像今天看到的图示一样,也画出一幅示意图。

师:示意图里要说明几个已知信息?已知信息的具体数量可以自己创造。

(小组交流作品,学生尝试用精练的语言在小组内表述)

(集体交流,整理分类,将求“整体”的归为一类,求“部分”的归为一类,总结出每一类的相同点)

【说明:“拯救公主”的形式,能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的重难点。先是由故事情境图变为简洁符号图,鼓励学生找寻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一道顺时针式的思维路线;接着让学生根据一个场景发挥想象力,自主画出一个示意图。让学生自主标注已知信息及未知问题,是一个开放式的练习,在标注未知问题时,学生已明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该教学方式不仅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还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能够自主有效地捕捉知识关键点的能力。】

四、总结回顾,整理认知

师:问号带着我们一起在童话王国里学习了什么本领?

师:括线表示什么意思?

师:括线尖角处的问号表示什么意思?

师:问号来到图示的左边或右边,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结构图:

师(出示儿歌):小朋友告诉你,解决问题要仔细。边找数字边看图,你可千万别马虎。找问题不心急,“?”就是它标记。要求它们的整体,部分部分相合并,要求其中一部分,通知整体减部分。

师:闲不住的问号还要继续它的旅途,爱探索的问号告诉我们,数学问题无处不在,让我们时时跟随着问号,一直学下去!

【说明:回顾能让学生厘清本节课的知识点。借助问号,将知识点归纳整理后得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图,再次让学生知道求整体如何解决,求部分如何解决,加深学生对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理解。最后,将重难点编成一首儿歌,数学知识顿时“活”了起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加深了对重难点的认知。】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四川卷与全国卷试题对比之“解三角形”
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