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对策研究

2021-08-05廖卿

速读·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法律素养培养现状培养对策

廖卿

◆摘  要:在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环境之下,不仅初中、高中的课程教学面临着改革的关键任务,高校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教学挑战。如何能够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之下培养出全能型、复合型的人才,也成为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一个共性的关键任务课题。高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多元化的、多维度的、多层次的,不仅要教育学生使他们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底和理论基础,同时也还要学让学生具备较为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行。我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法律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高校教育当中,法律素养的培养也应该是被引起重视的内容。为此,本课题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现状,对如何实现这一素养的优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和实践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现状;培养对策

一、研究背景介绍

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保护广大社会公众利益的有力武器。因此,懂法、守法、用法是当前我国广大民众都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更应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在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环境之下,在高校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法律知识和法律内容有所渗透,也应该将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大学生课程当中去。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课业负担较重,法律知识的渗透还十分欠缺。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环境,本研究从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现状出发,针对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就是在于要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要真正的实现让法“为我所用”。

二、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从我国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整体现状上来看,主要存在着三个层面上的问题。

第一,高校大学生自身的法律知识普遍不足。除去那些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以外,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涉猎并不多。因此,他们对法律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获取的渠道十分有限。而且很多学生认为法律专业极为枯燥、无趣,他们也不愿意去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常见的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的法律基本来源于片段化的知识,如:电视剧情节里面涉及的法律知识;新闻里报道的一些突出案件;这类法律知识注重吸引眼球,只是强调法律处罚结果,对于法律的基本条款和法理却很少提及,所以对大学生理解法理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第二,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案件中大学生受害群体逐年增加,大学生涉案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数据证明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如:很多的高校大学生陷入到“校园贷”的漩涡当中去。可以说,高校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他们是很容易成为上当受骗的弱势群体。实际上,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之间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高校大学生的心中,法律至上的观念还没有形成。遇到困难和问题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法律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心理扭曲,甚至对于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存在侥幸的心理。

第三,高校大学生法律能力比较缺失。我国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运用能力是很低的。实际上,大学生日常的很多生活都是与法律密切相关的,比如:借钱问题,很多大学生都被借过钱,但是却很少有大学生会让借款人出具借条。这便是法律运用能力比较低的一个最为直接的体现。当大学生成为受害群体时,多数人选择忍气吞生,“就当花钱买教训”的思想普遍存在,不能及时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种种表现都可以说明,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整体偏低。因此,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推进和开展的过程当中渗透法律知识,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任务。

三、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对策探究

(一)构建良好的学法用法环境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认知

第一,要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当中度过的,学校的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如果我国的各个高校都能够坚持依法治校的基本理念,都能够在整个校园之内营造一种民主法制的环境氛围,那么,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将会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要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年龄上看,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都相对缺失,还需要依赖于家庭,依赖于父母。因此为了能够让高校大学生都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家长也有义务对大学生的法律层面上认知的提升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三,要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也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网络时代,由于监管机制的缺失,社会法治环境还并不是十分优良。从根本上来看,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的构建与政府的职能作用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只有政府积极作为,政府充分发挥功能作用,才能够实现对于社会治安的有效治理,才能够实现对于网络环境的高度净化。

(二)改善法律教学体系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

对于学校来说,要在教育教学体系上进行优化和完善。无论是对于法律专业还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都要适时的引入并渗透法律知识,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一方面。高校可以将枯燥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与生动的案例教学相互结合,让高校大学生都能明白,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名师讲座、远程培训等方式让学生们主动的接受法律知识,让学生们对法律知识、法律规章更加感兴趣。

另一方面,拓展法律获取的途径。让高校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更加灵活。对于高校的教育任务目标来说,要想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仅仅以课堂为依托、以教师为载体是完全不够的,还应该将法律知识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来播放法律知识,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栏张贴法律知识。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進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可以让广大的高校大学生在无意识间就获取法律知识,这也为就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夯实了基础。

(三)搭建科学的法律实践平台 全面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

一方面,高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组建法律社团。法律社团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可以组建青年法学社团,可以组建法律援助社团等等。让对法律感兴趣的学生自发的聚集到一起,让他们能够对热点的法律话题进行讨论。在这样一个实践平台上,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们运用法律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通过法律社团的带动和影响作用,提供一些“帮扶”服务,对于在法律上存在困惑的学生,法律社团的成员可以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对于存在一些短信诈骗、校园网贷困境的学生,法律社团可以委托教师对这部分学生提供解决的方案。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特色法律活动。在高校当中,大学生可以以社团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特色法律活动,例如模拟审判活动、例如法律故事征文活动、例如校园普法宣传活动等等。活动形式越是丰富,学生们参与到活动当中的积极性和热情就越高,学生们接触到法律的机会也就越多。在实际参与、亲身感受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用法能力。因此,从这一个层面上来分析,为高校的大学生创造一个“身边有法”的良好环境,对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整体提升也是十分有益的。

四、结束语

总之,在法治社会的背景环境之下,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面临的一个共性任务。针对当前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用法能力缺失等困境,各个高校也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采取适宜的、科学的、优化的对策,通过良好法治环境的营造,通过法律教学体系的改善,通过法律实践平台的搭建等等方式和途径来实现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昱.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J].法制与社会,2019(19),195-196.

[2]杨林.论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9(20),4.

[3]高映.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9(20),125.

猜你喜欢

法律素养培养现状培养对策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改善策略初探
浅谈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养成探析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浅议如何提升人民监督员监督质效
法庭速录技能的培养现状及前景研究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