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反思

2021-07-28苏雅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2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探究能力

苏雅

摘 要:在中班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描述看到的内容,既锻炼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也培养了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满足中班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兴趣,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帮助幼儿掌握探究方法,从幼儿兴趣出发,逐渐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中班幼儿;科学领域;探究能力

一、幼儿园科学探究的意义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科学教育一直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保持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探究兴趣,是需要大家持续研究的。幼儿在科学活动中除了习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主动探究的意识以及灵活的思维模式,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科学探究案例展示

活动题目:奇妙的喷泉

活动目标:通过制作苏打喷泉,培养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塑料盖的瓶子、吸管、胶带、白醋、小苏打、水、纸、笔。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游乐场里要进行美丽的喷泉表演,可是其中有一个喷泉坏了,你们愿意来帮他们制造一个新的喷泉吗?(请小朋友看看桌上都有什么。教师介绍材料名称,操作实验过程,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过程:(1)在盖子中间插入吸管,吸管底部与瓶底保持一定的距离。(2)在瓶中倒入30毫升的水,并加入50毫升的醋。(3)瓶内放入两勺小苏打,迅速将瓶盖盖上。

2.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发现:(1)水从吸管中喷出来了。(2)瓶子里有许多小泡泡。

3.初步尝试制作小喷泉

幼儿第一次自主尝试,教师观察引导。

教师:你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问题?

示例:(1)先在瓶里放入水,再放醋和1勺苏打,喷泉没有做成功。(2)盖子没盖好,泡泡都跑出来了。(3)将吸管插入瓶盖中,用胶带将吸管固定在瓶盖上。先在瓶子里放入一些水,再放入一些醋,最后放入2勺苏打,迅速盖上带有吸管的瓶盖。

4.分析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再次尝试。

教师:刚刚成功的人是怎么做的?来分享一下你的做法,说说要注意哪些地方。

示例:(1)放的蘇打不够,我们放了2勺,白醋也要多放点,水就喷出来了。(2)瓶盖没有盖好,泡泡都跑出来了,一定要把瓶盖盖紧。(3)我们按照老师的方法做的,先放半瓶水,再放2勺白醋,最后放了2勺苏打,喷泉就做成了。

幼儿再次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

三、科学探究活动反思

1.尊重幼儿发展规律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关注,仔细观察并深入分析幼儿的行为,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知经验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例如,幼儿在初次尝试喷泉实验的时候,无法准确掌握实验技巧而是直接把吸管插入瓶底;无法成功制造喷泉时,要顺应幼儿的意愿和发展,给予幼儿空间让其自主探索;允许幼儿犯错,鼓励幼儿再次尝试。

2.积极发现并积累幼儿的兴趣点

自主探究意识是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所获得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师要做的是捕捉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持续地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在“苏打喷泉”这个活动中,幼儿提出了冒泡泡的问题,从而展开了激烈争论。在发现幼儿的争论后,教师采用实践研究的方法,调动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3.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进行科学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有所把握,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准备相应的探究活动材料,材料的提供要适宜、适量。科学材料准备得充分与否直接与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有关系。如“喷泉小实验”,幼儿在前期课程中已经积累了许多与水相关的经验与兴趣。幼儿是科学探究的主体,幼儿的实验也不是轻易就能成功的,教师只是“探究”的引导者。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合理利用材料,并逐次分层地提供给幼儿。这样既能帮助幼儿明晰材料的作用,又能提升幼儿的操作能力。因此,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

科学现象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每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严谨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以科学核心概念为准,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鼓励幼儿积极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要灵活转变自己的身份与角色,努力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合作探究者,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从而帮助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探究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灵动指尖的艺术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