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历史审美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2021-07-27李敏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9期
关键词:构成中学生培养

李敏

摘 要:历史是中国独特美学的象征,承载着时代的使命,而历史审美能力既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又包含了时代的特点,对提高中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审美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甚至继续教育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关键词:中学生;历史审美;构成;培养

历史审美是一种独属于人类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认知活动,有利于人们了解历史、把握历史,具有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抽象性,再加上中学生群体与成年人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更为历史审美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形成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其独特性也为学生培养历史审美能力增加难度,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能力成为现在的时代课题。

一、历史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历史审美能力是时代审美价值以及审美意识运化的结果,从一定程度上锻炼和培养了人们认识历史、把握历史以及享受生活的能力,在中学生身上的体现更为明显。首先,良好的历史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历史,还挖掘出了生命的潜力,使学生对生命力的感悟更加理性,更加富有层次化,同时具有把握情感的能力;其次,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精神世界更为富足,心理更加健康,同时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从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中学生历史审美能力的构成

历史审美能力,是人类对历史之美的主观感受,是人类精神世界在现实与历史融合中的升华,那么,历史审美能力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历史审美能力的构成就是发现历史美感的过程,是指历史审美主体发现、观察、感受、了解、欣赏、评价赏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结合自身独特的审美观点和行为发现美、感受美,最终融合成自身历史审美能力。每个人的历史审美能力都不尽相同,因自身的人生阅历、文化素养、年龄特点、实践经验的不同而不同,也因此历史审美能力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构成因素也不尽相同。

三、中学生历史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积累历史知识

中学生具有认知旺盛、自我意识强等特点,但这些既是其优点也是缺点,这些特点会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其具有学习的片面性,因为历史的枯燥性使部分学生喜欢野史超过正史,而且对历史的学习具有不稳定性。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史料、真实人物故事、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传授历史知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历史。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秦王扫六合”一节中,了解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让学生分析、评价秦始皇的功过,从而得出对历史及当今时代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历史知识。所以,教师应当重视课内外历史知识的结合,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历史知识。学生具有浓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的感受就愈发深刻,当学生沉浸在历史的空间维度时就会产生探究的兴趣,情感也会融入历史。伴随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以及历史事件的发展,学生就会产生欣赏的主观感受,伴随着历史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历史欣赏能力[1]。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历史想象力是历史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对过去以及未来历史的想象不仅仅可以分析出历史中人物、事件的重要作用,而且可以贯通古今,增强历史的厚重感,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把握,所以学生正是有了历史想象力,才有了对历史的欣赏和感悟。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科举制的创立”一节中,让学生分析科举制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影响,想象有科举制的中国和没有科举制的中国,在两者对比中分析出科举制及当时对现在的影响与积极作用。由此,历史想象力对历史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发现了历史的魅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豐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不仅仅可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还可以创造美。例如在人教版历史教材“农耕文明的繁荣”一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简单制作农耕文明时期的农耕工具,从而了解古人的智慧,或是以多媒体的方式重现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索发现农耕时代工具里面蕴含的时代智慧,与当今时代的农耕文明对比,从中发现实践的魅力,古为今用,深刻认识时代发展进程,从而学会了解历史对当今生活的作用,增强历史审美能力[2]。

参考文献:

[1]王建芳.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途径[J].读书文摘(中),2019(8):1.

[2]林枫.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途径[J].学苑教育,2020(8):78.

猜你喜欢

构成中学生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