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境教学

2021-07-27刘爱娣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9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摘 要:遵循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创设情境,通过“时政入境,将丰富的时代洪流引入课堂;故事入境,发挥传统素材新功效;生活入境,于真实场域中涵养学生真性情”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情境;核心素养;课程标准

教学情境作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环境和背景,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学习与情感培养、道德践行的统一,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孕育成功。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者布朗、柯林斯与杜吉德提出:知识产生于活动和情境,只有置于一定情境中才有意义,才能够被理解,任何去情境化的知识都不能被称作真正的知识,也无法运用于实践。为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探索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策略、方式及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能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立德树人功能,实现教师、学生、课程的共同发展。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情境教学策略的有效设计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时政入境,与时代脉搏同共振

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时代性,要善于利用社会热点、焦点创造时代脉搏之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培养家国情怀。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代中学生必须具有国家视角、国际视野,将丰富的时代洪流注入教学,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最基本的使命。同时用鲜活的时政热点、丰盈的时代气息营场、造场,牵学生入境,会让学生觉得道德与法治课堂有趣又有用,从而在关注社会国家发展中提升自己,颐养德行。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创新永无止境》一课,如何让学生既认识到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又让学生认识到从整体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这一现状,笔者就进行了如下的情境创设:

首先由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我国近年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学生充分分享交流达到预热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自主制作的微视频,视频内容是中国科技由过去的一穷二白到今天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对比,配以高昂的背景音乐。

此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直白的对比中深切感受到国家近些年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即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以贯之的完整过程,此情此景的创设,既让学生关注国家在科技创新前沿取得的最新成就,又在今昔对比中感受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路高歌凯进,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从而让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不着痕迹地在内心拔节生长。

二、故事入境,以传统素材赋新意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会有很多相关的传统美德、传统故事等小素材,一味照搬套用,学生因为熟悉,往往激发不了探究兴趣,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恰到好处的运用。因此对这些传统故事和传统素材进行创意化改编,旧境新造,革新形式,既不失发挥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的影响力,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在讲授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时,就对传统小故事“管鲍之交”进行了创新化的运用,通过营造有趣的情境,让干瘪的书本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实现真情境中的真互动、真体验。

故事情境:老师引领学生一起做小测试。

测试一:有一个人,和你合伙做生意,每次分利时,他都要多拿,你愿意吗?老师分别找愿意和不愿意的同学谈各自看法。

学生1:不愿意,因为不公平。

学生2:愿意,因为可能他投入的资金多。老师追问:如果两人投入是一样多的,你还会愿意吗?学生犹豫。师:那还得再考虑考虑,是吧?愿意的同学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学生3:可能他家里困难或者很贫穷。

老师:你是认为他家里有困难,所以理解了他的这种处境和需求,就当帮他了,是吧?

测试二:还是这个人,几次帮你办事,都没办好,你还会把重要的事交给他来办吗?

学生1:不愿意。这人不值得信任。

老师点评:几次都没辦好,确实让你失望。大家应该都是这样想的吧?

学生2:尽管没办好,可能他已经很努力了。

老师:他可能已经竭尽全力了,理解他的付出和感受。

学生3:朋友托付的事没干好,可能他也很伤心。

老师:他也不好受,不能雪上加霜,理解他的心情。

学生4:可能他已经很尽力了,但是这些事正好不是他的专长。

老师:确实没碰上发挥才华的机会,这事不是他所擅长的,理解他的难处。

测试三:还是这个人,三次被拉上战场,却三次逃跑,你愿意和他成为至交吗?

学生1:不愿意,战场需要你,人人都逃跑,国家怎么办?

老师:不错,慷慨陈词,很有家国意识。

学生2:总逃跑的人,关键时刻也不会管朋友的死活。

老师:不诚信,这样的朋友让人不放心。

学生3:他家里可能有老人或者孩子需要养活,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老师:你认为他家里可能有不得已的情况,所以理解他的这种苦衷,是吧?

测试到这里结束,刚才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不愿意,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也有一小部分同学选择愿意,大家发现没有,选择愿意的同学在思维方式上和我们有些不一样,是哪里不一样呢?

学生:他们总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

老师:对,他们更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对方的困难、处境,也就是善于换位思考。

其实,老师说的这个事,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还留下了一段佳话,这就是管鲍之交(屏幕出示管鲍之交小故事)。管仲曾这样评价鲍叔牙:“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鲍叔牙为什么赢得了管仲的心?

学生:他总是站在管仲的立场上去为他着想。

老师:对,总是设身处地去理解管仲的困难、处境、需求,才赢得了管仲的心。大家看,这就是理解和关怀,时时体会对方需要的魅力。

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教师就非常好地对传统素材进行了改编,旧境新造,实现了教学情境的形象、具体、生动、生活化、趣味化,将生硬的知识与富有情感和意境的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糅合在一起,在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实现知识能力、学科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与故事情境的一体化,避难趋易,学生学知、提能、塑品、养行一气呵成。

三、生活入境,于真实场域涵性情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真实生活的情境场域能为学生体验提供“物化”支架,通过学生“有生活”的质感融入,触发兴趣,引发思考,激发思维,在真真切切的情境体验中实实在在地触摸、感悟和外化隐性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此教师要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在讲授《我们的情感世界》一课中,可创设如下生活情境:

屏幕上循环出示孩子从小到大与妈妈牵手的图片,教师配以深情旁白:人间自有真情在,宜将寸心报春晖,在情感形成的路上,有一个人对我们用情极真,用爱极深,呵护陪伴我们至今,她用双手把我们带到这世界上,让我们体验到了生命的精彩;她也用这双手操劳着我们的衣食住行,让我们有了稳稳的安全感;这双手牵着我们从蹒跚学步到翩翩少年,给我们一路的温暖、幸福和爱意,这双手就是妈妈的手。下面请大家敞开心扉,回忆一下上一次你和妈妈拉手时的场景,谈一谈内心的感受。然后又出示了一组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拉手图片,问:这些图片中的手传递了怎样的情感?在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这一双双手传递出我们对自然万物的喜爱感,传递出我们对同学的鼓励信任感,也传递出我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关爱感和道德感,可见,情感随着我们生活范围的扩展而不断地丰富发展,它是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体验出的,也是在与自然万物的接触中流露出的,这些情感都与爱相连,能带给我们美好的生命体验,是积极正面的情感。

情境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曾说:“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情境资源,它会影响着、引导着、支撑着在其中生活与学习的儿童。一幕幕生活场景仿佛对人们倾诉着往事的心声,并带給人们很多深层的思考,同时又召唤着人们去向往未来。”本情境创设把真实的人和事请进课堂,展现生活的本真,让学生在回忆中去追寻、去品味、去感受人间至纯之爱。在老师营造的温馨氛围中,有的学生甚至眼含泪水,声音哽咽回忆着和妈妈拉手时的情境。可见基于真实场域的情境创设,最易于本真处涵养学生的真性情。

参考文献:

[1]胡庆芳,杨翠蓉.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4:11-25.

[2]闫玉海,艾萍.在真实的法治体验中行走:以《善用法律》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47-48.

[3]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05:191-195.

作者简介:刘爱娣(1977.11—),女,山东荣成人,大学本科,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