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之教学浅思

2021-07-14方国玉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人教版

方国玉

摘要: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使用全国统一的部编版教材,但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多年来,安徽各地市一直使用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在进行全省教研活动时,往往会有课题选择的考虑。本文拟从使用范围比较广的人教版和沪科版物理教材出发,提出部分教学看法。

关键词:人教版  沪科版  初中物理教材  教学思考

合肥市区自新课改以来,物理一直使用的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材,中间进行了改版,现在使用的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新教材(以下简称沪科版物理),所以笔者对其他版本的物理教材接触较少。去年正好有机会,组织上安排笔者去援疆支教,新疆这边全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当然物理也不例外。

一、编排顺序略有差异

笔者对比了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新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物理)和沪科版物理教材,发现在章节编排上两个版本大体一致,唯独热学的“温度”内容安排,两个版本教材的处理方式不太相同。

(一)“温度”教学设计不同

“温度”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人教版物理放在第三章,学生接触物理知识不久,对于测量工具还比较陌生。虽然在第一章中学生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了解到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以及测量要求,但由于这些测量工具学生小学接触过,他们便不会太在意,所以这时学习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教材内容不只是简单了解热现象。因而人教版物理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非常详细,旨在让师生关注测量工具的制作过程,充分了解测量工具的三个要素:量程、零刻度线和分度值。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觉得,需要考虑教材编写的特点,让学生真正理解测量工具是如何制成的,制作的原理是什么,从而对测量工具的使用形成正面的引导作用。所以温度计制作这一部分教学,笔者认为需要一节课。当学生把温度计制作这一部分内容理解透了,后面学习其他测量工具时,便迎刃而解,不需要再耗费太多的时间了。接下来还需要一节课时间学习温度计的使用,不但强调规范使用温度计,而且要让学生实际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找出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因为这是物理测量实验的开始。

对于沪科版物理而言,“温度”这一部分内容被编写在九年级起始学习阶段。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了很多物理测量工具,包括制作原理、制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所以此时再来学习温度计的制作和使用,就不必再花费太多的时间。本节教学内容一节课时间估计差不多,因为毕竟九年级是毕业年级,时间紧张,所以可以采取对比学习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就可以了。不过,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中,由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教学内容中都没有涉及测量工具的学习,同样的教学任务便“历史性”地落在了“质量”的测量工具身上。所以,在使用沪科版物理进行八年级上学期的教学时,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使用就显得相当重要,只不过这时候还不便于介绍它的测量原理,因为杠杆原理是八年级下学期要的学习内容。

(二)“物态变化”内容顺序设计不同

“物态变化”这一部分内容,人教版物理编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在人教版物理中,被编写在第十三章第一节,即九年级物理的起始学习内容中,所以人教版物理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是介绍现象和特点。对于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我们在教学中宜简单带过,因为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都没有学,所以花费更多的“笔墨”,容易让师生陷入两难境地。同样对于蒸发的影响因素,以及蒸发与沸腾的区别和联系,都不能展开来说,否则影响课堂效果,完全可以等到复习的时候,再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沪科版物理是把“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放在九年级的起始章节——第十二章中,也就是在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之后才来学习的。所以这时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分子热运动以及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特点,来分析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的原因,以及如何去加快或减慢蒸发,学生也能够理解蒸发和沸腾的区别。而且由于学生学过了气体压强,所以可以利用三种状态分子的特点来分析气压是如何影响沸点的。当然,在学生学完内能知识之后,师生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理解。

二、不同版本的物理教学,需要关注不同版本的数学学习

由于笔者在从事初中物理教学之前,是任教初中数学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是否足够。

数学知识的学习,无疑会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作基础,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常常需要利用和补充数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新教材把“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学习,安排在七年级下学期的第七章,所以在使用人教版物理教材学习八年级上册物理中“物态变化”知识时,就可以顺畅地介绍熔化、凝固和沸腾时的图像,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再熟悉一下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沪科版数学新教材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编排在八年级上学期第十一章来学习,所以笔者理解了沪科版物理,为何要把物态变化放在九年级来学习了,因为数学知识的缺乏制约了物理知识的学习。

沪科版物理做了这样的改動之后,导致了光学内容学习的提前,特别是在“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应用”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因为沪科版数学新教材将“轴对称和角平分线”的知识安排在八年级上学期的后半段学习内容之中,即第十五章才展示,所以在“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知识”的教学时,不宜牵涉太多的数学知识,除非物理教师把数学教师的工作提前做,要不然学生必定受困于数学知识,而觉得物理很难学。不妨把这部分提高性知识放到学期快结束时,再来学习,这样学生对物理知识中使用数学知识也有了铺垫。而人教版数学新教材,将“角平分线和轴对称”知识安排在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前后阶段,即第十二章末和十三章初来进行学习。这基本和使用人教版物理同步,所以物理教师完全可以在“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知识的教学时,大胆使用数学知识为物理学习服务,一次性让学生学完这部分知识。

三、初高中衔接,“能量”教学需综合考虑

“能量”这一部分内容,在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初中物理教学必须要涉及,如何把握学习深度,需要根据不同版本综合考虑。

“能量”内容两个版本教材处理方式也不同,即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这部分内容,人教版物理安排在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也就是热学学习结束的时间,所以教材处理比较简单。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拓展太多,因为毕竟还有电能、磁能、核能等能量形式,学生还不太熟悉,过多涉及,容易消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等最后一章学习能源的时候,再来补充。而沪科版物理安排在九年级的最后一章,即第二十一章第一节,所以教材花费的笔墨也比较多。笔者觉得,这时候不要觉得复习在即,教学时一笔带过,从而忽视了教材的精心安排,因为能量守恒定律可以促进前面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后续高中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比如动能的转移等。

限于篇幅,这里只简单分析了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章节方面的异同,实际上两个版本物理教材在处理具体教学内容时,各有千秋。总之,使用不同版本的物理教材,在教学设计时,既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学情,又要考虑不同版本教材在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特色,充分挖掘教材编写背后的用意。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人教版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