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对策分析

2021-07-13朱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1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朱成

【摘要】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人们加强了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所以提出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形式的变化而发生着转变。这一复杂的环境为学生身心的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大多数的小学生会因此而感到压力巨大。通过相关的调查,也能够发现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着心理上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健康的成长,同时学习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这就需要各位教师加强关注,在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式,以此来促进小学生能够立刻解决存在于心理上的问题,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管理方法

引言: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可或缺,共同承担着支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职责。因此在面向中小学生进行自律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强化学校教育的作用之外,更应当关注家庭教育在该领域积极作用的发挥,从而不断引导中小学生遵循相应的法度,实现对自身言行举止的有效规范,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之下,对于学生产生的诱惑因素不断增加,更需要强调对于中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有效培养,这要求家庭教育能够在家校共育中发挥更加技术中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家庭教育在中小学自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路径,希望对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启发。

一、、家庭教育下小学生心理健康建设路径

(一)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一个家庭的成员众多,由于时代的不一样,大家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此时,应该统一家庭教育的理念,不仅需要保证长辈在孩子心中的威严,还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端正学生的三观,保持身心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的人才观。也就是说,家長需要为孩子构思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落实价值取向[1]。之后,就需要确定孩子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并且需要投资多少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家庭教育首要目标是教会孩子做人,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热爱祖国、人民、社会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发展典范,落实学生的行为习惯。父母要认识到人才的多层次性,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争取培养孩子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觉悟的创新型人才[5]。其次,需要建立科学的成才观。父母不可以 过分地给予孩子更多的压力,需要结合自身的现状,合理的定制未来的发展目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应以素质教育为主流,保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进步。之后,要建立科学的儿童观。学会放平心态,将儿童看作是自己朋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理解和尊重儿童,不要将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全部强加到孩子的思想当中。需要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锻炼的机会,并且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分析当前的心理特点。父母既要充分的意识到每个小学生共性,还需要感受到自己还爱和其他人的不一样。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保持双向的互动。然后,要保持科学的评价观。不要根据结果的好坏进行判断,需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保证辩证思想的统一性。重视给予正面评价,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发其学习探索的兴趣。最后,重视纵向评价和潜能评价。部分家长经常喜欢将别人的好处和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需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挖掘孩子身上的潜力,提高其优秀潜能的形成。

(二)教师对家长展开教育理念沟通教育

为避免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多和家长进行沟通。首先,教师在日常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总结每名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品性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针对性的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比如教师发现某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非常不积极,且被教师叫起来之后显得十分紧张,说话声音也很小,这时教师不能将学生的情况简单归因于学生性格内向,而是要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长和孩子平时的相处模式,看这个学生的家长是否平时总是打压学生的自尊心,是否对学生不够关心,教师要通过沟通引导家长多鼓励与赞扬学生,借助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再者,除了针对性沟通教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广泛性的向学生家长传达德育的重要性,并引导家长主动思考什么是德育,促使家长在看到文化课成绩重要性的同时,也看到学生诚实、勇敢、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等良好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在家庭教育中贯彻德育[2]。

(三)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无论是教师或者是家长,都是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榜样。在校学习期间,学校会明确要求教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言行举止的榜样,发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当然也包含在自律能力方面的塑造,而家长作为学生自出生以来就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家长在行为以及关键方面的表现必然会产生对于学生价值观的直接影响,这就要求家长能够重视自身素养水平的提升,这是保证中小学生拥有良好素质的关键。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家长和教师都属于成长阶段,重要的身边人物言行举止对其日常的行为表现影响十分直观,出于提高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的考虑,家长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严格要求,表现出良好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包括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才能够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对于孩子的正向影响。提示在假日时间和学生共处一室的情况下,家长就需要向学生传递,如何合理分配自己时间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掌握对自己时间进行管理和分配的技巧,例如家长可以通过拟定一些健身计划或者是当日行程安排,并做到严格实施,发挥榜样作用。也可以邀请孩子和自己共同制定相应的计划,一起完成拟定的计划,互相督促,从而逐渐建立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创新教育模式,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属于长期的任务,家长要高度重视这属于孩子时期家庭教育的关键性内容。小学生处于人生语言发展重要阶段,家长应该积极地鼓励孩子表达,打开其内心表达的欲望之门。

参考文献:

[1]彭莹, 冷静霞, 刘莉,等. 课外补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J]. 大众标准化, 2021(8):3.

[2]仇娟娟. 加强与改进家校共育 提高小学德育实效[J]. 新课程,2020,(25):218-219.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