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教育的渗透

2021-07-13赵燕燕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1期
关键词:渗透教育高中生物教学社会责任

赵燕燕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需要培养更多专业素养过硬的实用性人才。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各学科教学也在积极探讨新的道路,为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寻找有效策略。高中生物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教育的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社会责任;渗透教育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加强改革创新,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积极引导和正确指导,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方向,依据生物教学大纲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学生健康良好地成长和发展。在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育观念影响下,深刻认识高中生物教学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在教学中积极引入日常生活、社会责任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时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教师自行摸索的。不同于传统生物教学活动,当今的生物教学注重教师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在高中生物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首先得到改善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在认识到某些疾病或者人呈现的某种非正常状态是由遗传因子引起的,学生就不会对这类人群存在不解而存在异样的眼光。这样的转变让学生自然流露出对生命和社会的尊重,教师再加以指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意义,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生物教学目标。

二、高中生物教学现存问题

(一)核心素养培养不足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仍然以高考作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生物成绩的提升,没有加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借助生活化的生物概念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意识,通过巧妙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模式,通过奇妙的生物实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通过生物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真正发挥生物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二)遭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情绪。生物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且杂,不少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这一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当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虽然为生活提供不少便利,但是其中也存在大量消极的内容,很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也混在其中,而网络的优势在于会放大外界声音,这样将会加大高中生被不良因素影响的概率。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教育的渗透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

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时,教师需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的同时,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奠定良好基础。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了解生物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采用适合手段,对社会责任教育进行渗透。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现象”时,教师便可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因为只有教师明确了教材内容,才可找到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并对社会责任教育进行有效渗透。就这部分知识而言,其围绕的是生命及植物蒸腾作用,而且与我国一个谚语有着密切联系——大树底下好乘凉。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联系其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视频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快速明确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植物蒸腾作用,从而树立正确意识。最后,教师可以渗透社会责任教育:倘若将我们的国家看作一棵大树,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是大树下的沙石。为了确保这棵树不被大风刮走,我们需要尽己所能、深入合作,使大树的根扎得更深、长得更壮。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可实现社会责任教育与生物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形成正确意识、观念,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引入社会课题,建立社会生物课堂

教师在展开生物教学中,要通过联系社会课题,培养学生生物思维。教师在设计社会课题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明确课题前提下认识到生物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生物知识的特点。教师布置学生针对热门话题进行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社会课题,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建立社会生物课堂。

(三)任务分配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過任务分配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需要教师在教学安排上更多地注重学生进行生活实践。通过社会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将理论教学落实到生活中,比如学习完第六章的生态保护内容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时下流行的新时尚生活,让学生意识到这一活动是近在身边的环境保护行动,可以先从校园开始,对校内的垃圾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校内完成任务的过程也会带动其他年级的学生,在行为上影响身边的人。学生在进行这样的教学任务时,也教育学生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学生认识到肩负起社会责任就是通过这样的小事情来实现的。

结束语

总之,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基于生物学科的特点,升华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完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老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手段,创造并践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落实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谭秋菊.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的路径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9(12):154.

[2]潘丽敏,张强,刘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原因与途径[J].教师,2019(26):77-78.

[3]李巧云.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000682.

猜你喜欢

渗透教育高中生物教学社会责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