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五环节”

2021-07-12王永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五环节拓展延伸转变观念

王永斌

【摘要】小学数学生活化“五环节”包括:转变观念、乐于动手、媒体参与、综合实践、拓展延伸.其中“转变观念”是关键,是其他环节顺利实施的基础.这样的“五环节”基于“以学为中心”,基于“接受式”向“发现性”的转变,基于打造高效课堂、人文课堂和发展课堂的需要.做精做实做细“五环节”,课堂化与生活化的深度融合指日可待.学生们唯有到生活中去探究、去印证、去实践,才是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最好阐释和最好回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转变观念;乐于动手;媒体参与;综合实践;拓展延伸

曾有专家言:“好生活就是好教学.”[1]对于教师而言,“数学生活化”永远都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因为小学生具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维弱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所以常规教学策略可能无法聚焦其注意.而“数学生活化”恰恰是解决“多动症”的良药,是聚焦学生注意力的神器,是数学由“抽象”到“形象”的转化器.的确,教材是“静”的,而生活是“活”的,学生从“活”中习得技能更容易,从“活”中汲取营养更高效,从“活”中发展素养更扎实.

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实现由理论到生活、由课堂到课外、由书本到实践的华丽转身.这种“转身”一般表现为“五环节”:转变观念、乐于动手、媒体参与、综合实践、拓展延伸.这样的“五环节”基于“以学为中心”,基于“接受式”向“发现性”的转变,基于打造高效课堂、人文课堂和发展课堂的需要,因此,做精做实做细“五环节”,课堂化与生活化的深度融合指日可待.

一、转变观念不可或缺

“数学生活化”需要教育理念的嬗变.这种“嬗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于教材观、资源观和生成性资源观的重新理解和深刻转变上.比如,不是学生围着教材“转”,而是教材应该为学生服务;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教材是辅助、是例子、是手段.如果我们还是永远抱着大纲不放,永远守着教材不变,那么“数学生活化”就是一句空话,就永远是空中楼阁.教材作如是编排和要求,并不意味着教师要100%的遵照执行.教师要根据生情、学情和校情做出适当筛选、调整、重组,这才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应有之义,才是真正为学生负责和着想的体现.

优秀的、有價值的、有意义的教学资源并非一定存在于教材和教参之中,同样也存在于沸腾的、丰富的、鲜活的生活之中.时代在发展,人、事、景都在变化,因而教学资源也可以与时俱进.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案例仿佛就在昨天、就在耳旁、就在眼皮子底下,对学生才最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过去,“革命”“大生产”等词语频频出现在数学教材中,而现在教材中出现的词为“发展”“改革”“生态文明”等.这正是教材需要创新、资源需要更新的有力佐证.

随机的、不确定的、悠忽出现的生成性资源,更是教学中的“珍宝”.这种“珍宝”常常出现在生活中,而不是枯燥的理论中.比如在有关“圆”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学生用“石子砸在湖心中扩散出一圈圈波纹”来比拟圆心、半径和直径,这远比教材中现有的例子更鲜活;另外一个学生把一张纸对折若干次,然后指着反复重叠的那个点说这就是圆心,这也远比教材中的例子更生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随机生成的学习契机,或隐藏着灵性、或蕴含着生机,或包蕴着希望.

二、乐于动手不可或缺

乐于动手是“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做过了就记住了”,不仅仅适合于科学探究,也适合于数学学习.因为学生在亲力亲为地动手中获得的体验远比抽象的理论理解更深刻.从知识的表象到其内在的原理,从概念的外壳到其起源,从性质的推导到其因果关系,无不需要动手才能通晓.

学习“角的大小”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摸摸红领巾上的角、看看课桌上的角、量量工具盒中的角;也可以带领学生把目光投向教室外:篮球架有角、乒乓球案子有角、花坛有角、单杠有角;更可以引导学生稍微回忆一下,把目光投向更远处:街道上的栏杆、商场里的橱窗等等,无处不是角的影子.作为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们发现身边的“角”,摸一摸,比画一下,重新组合一下,量一量边长,在实践中发现角、理解角、创造角.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动一动,比如裁裁剪剪、拆拆分分等,低年级孩子更需要“动一动”,包括移动一下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用一用铅笔盒中的尺子和圆规,用一用卡纸和小剪刀等等.学生的手动了,心跟着动了,思维跟着动了,学习之门跟着打开了,真正的学习发生了,何乐而不为呢?

三、媒体参与不可或缺

表面看,多媒体的介入与“数学生活化”是对立的,因为“虚拟网络”本就是“真实现实”的对立面.然而,细究下去,我们会了解到生活中那些不容易被肉眼发现的、那些如原子般特别细微的微观层面的、那些远古时代的、那些宏大宇宙深处的事物都需要多媒体的保驾护航才能逼真地呈现出来.所以,多媒体参与到数学教学中不是虚拟代替生活,而是将生活更逼真、更清晰、更高效地呈现出来.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能够化“模糊”为“清晰”,化“晦涩”为“明白”,化“复杂”为“简单”,真正达到形象化、高效化、快捷化、诗意化的效果.

比如,在测量角的大小时,过去,教师需要拿着“量角器”,一遍遍重复演示使用方法,需要大量时间.现在,只需使用电脑中的希沃5,立即可以完成“点对点”的无误差对接;在学习“时分秒”时,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远古时代人们计时的方法:日晷的影子每隔一段时间均匀的移动、水钟的平均滴漏以及铜壶滴漏和沙漏等真实情况;在学习“年月日”时,学生可以通过动态视频了解宇宙运行规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二月日历,趁机揭示“四年一闰”的缘由.

当然,多媒体的出现一定要恰到好处,必须建立在学生有充足的生活体验、充足的有效思考、充足的合作探究之上.比如,在“你用什么方法或工具可以画出一个圆”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本可以用“名牌、瓶盖、线绳”等材料画出圆,但教师早早用希沃5演绎了圆的画法,无意间扼杀了孩子们动手操作和自主创新的意识,这样的多媒体介入完全得不偿失,教师应该勇敢地按下“删除键”.

四、综合实践不可或缺

学生仅仅关注某个单一的学习环节是不够的,在一个系列的、递进的、螺旋上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学习数学,才是“有效学习的应有之义”[2],才是对学生更全面、更深刻、更持久地锻造与滋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同样离不开生活这个后盾,教师以某个主题为牵引,以实践为过程,以锻造学生为落脚点,引领学生深入生活,必将有不一样的惊喜和沉甸甸的收获.

在学习“确定起跑线”时,教师与其不厌其烦地在教室里讲解“外圈比内圈要长”,不如带着学生们走向操场动手量一量“内外圈的弯道差”,再组织几个学生亲自跑一跑内外圈,然后计算时间.完成以上活动之后回到教室,让学生们进行汇报交流,课后进行数学日记的撰写,将课内、操场、家庭等融为一体,成为学习的一个连续、递进、有机的系统.从实践中得知,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日记很有意义,可见学生能够从写数学日记这种学习方式中体会乐趣,更乐意接受它.

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数学课外活动.比如,组织一次由学生命题、自主参与考试、学生自己评卷的考试活动或竞赛活动.从出题到参与再到阅卷,学生意识到细心的重要性、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厘清了发生错误的前因后果,从而以一种更为投入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习.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把最精彩的高分试卷拍照留存,以美图和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动态加工,并配以简短说明,然后借助学校的教育云平台或老师的手机,将这一视频发送到学生家长,让教育活动的正能量和正效益第一时间延伸至远方.

五、拓展延伸不可或缺

曾有人发出疑问:“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多远?”的确,知识的版图无边无际,数学的原野广袤无尽,真理的海洋阔大无边,何不走得更远?何不翱翔得更深?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现有条件、结合学生的真实学情、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引领学生们通过沸腾的生活去发现数学、印证真理、积累经验、加深印象、锻造思维、纯化品性,让学习趋向厚重、有趣、活泼的一面.或许,走多远并不是最重要的,行走过程中萌生的探索勇气、产生的数学长远眼光、形成的批判性思维、锻造的数学精神,才是“数学生活化”历程中最浓墨重彩的风景.

例如,在学完“分与合”后,教师不妨让这个游戏从课上延伸到家庭中,让学生在“分分合合”中发现更多数学的奥妙,在亲子之间玩得不亦乐乎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反哺于生活的喜悦;在学完“找次品”之后,教师不妨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在生活中寻找次品,验证一下策略多样性的好处,当然更重要的是渗透优化思想;在学习“圆”之后,教师不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圆、验证圆、创造圆,让圆的无穷魅力尽情展现;在学完“位置与方向”之后,教师不妨引领孩子们深入思考:汽车上的智能导航系统是基于什么而产生的?你能否就此问题进行猜想,并通过参观、实地调研进行反馈总结?

数学知识的学习、法则的理解、性质的内化,均需要师生更长远、更持久的探究延伸.轴对称、平移、旋转等需要更广义的探究;分数、真分数、假分数等需要更广范围内的延伸;三角形、四边、圆、圆柱体等需要在更高层空间中进行研究.思路阻塞时需要探究,分歧矛盾時需要探究,懵懂犹豫时需要探究.而探究的核心地带就是生活这个大“熔炉”.的确,学生们唯有到生活中去探究、去印证、去创造,才是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最好阐释和最好回报.

“数学生活化”需要教师是多种角色的糅合者,首先,教师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不但自己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而且能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鲜活、多姿、厚重的数学素材;其次,教师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借助“互联网+”等连古接今、左右贯通、前后纵横,“打捞”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为我所用,为课堂的高效和教学的精彩助力;再次,教师应该有一颗高度警觉的心,能够通过生活化手段“唤醒”那些厌学的、费时低效的、恹恹欲睡的学生,使之学得有滋有味,学得事半功倍.最后,但愿“数学生活化”能够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作用到小学生的学习场域中,并且发生最大的正效应.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70.

[2]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五环节拓展延伸转变观念
初中英语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思品课堂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