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07-11孙琴琴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4期
关键词:化归思想初中数学应用

摘 要:化归思想是一个由困难到简单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以达到快速、准确解答问题的目的。化归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在化归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很多数学思维和方法,初中教學中引入化归思想,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化归思想;初中数学;应用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学习以及解题过程中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化归思想作为一种典型的数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复杂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会有明显提升。

一、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化归思想,化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知识,易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依次给学生展示与本节课有关的辅助器材,让学生对知识的大概形象产生了解,从而让学生快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知识系统。比如,以教学“圆”这部分的知识点为例,考虑到圆与其他的规矩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等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形状比较抽象,对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生而言并不易于理解,因此笔者给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让其试着分析在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的物体有哪些,很多学生也能说出乒乓球、足球、篮球等物体。紧接着在讲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体积、面积等知识点时,笔者则是通过举出一个圆形让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可见,通过应用化归思想也能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具体的知识点[1]。

二、化复杂为简单

应用化归思想的又一方式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这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结合题目的信息找到问题的转换点,将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比如,每个方程组均包含较多的未知数,学生可以通过化归思想利用消元法消元,尽可能减少未知数的数量,将多元问题转变为一元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加大力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化归思想,为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决应用题时,笔者结合“鸡兔同笼”这个经典问题给学生练习,但是仅有极少部分学生能解出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应用化归思想分析了这个问题相对应的数量关系: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因此可列出相对应的方程,如此学生也能快速地掌握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应用于数学建模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给广大教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给学生学好数学学科带来很大的挑战。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主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树立良好的建模意识。无论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通过实际问题完成,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数学问题能力也能让其形成良好的归纳与总结能力,让其学会归纳与总结数学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用化归思想进行建模教学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建模意识并培养创造性思维。

四、应用于平面图形问题

在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很多平面图形问题,这些问题一般运用代数计算以及几何证明可以解答出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化归思想,那么,求解过程就会更加直观、简单,学生计算和证明过程也相对简单。以最简单的几何化归思想——画辅助线为例,在几何问题中,只要学生找到解题关键点,在正确的位置做一条辅助线,就可以找到已知条件,辅助线是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连接,利用好这个连接,就可以快速解决很多几何问题[2]。

比如,在“三角性内角和定理”的相关证明中,学生利用化归思想可以将任意多边形化归成三角形进行内角和计算,这样不仅可以算出内角和,还可推算出每个角的度数。比较常见的化归方法就是做辅助线,学生在多边形做一条或者多条辅助线,将其转化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样就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三角形,也就可以以此解决很多内角和与角度计算、证明问题。

综上所述,化归思想属于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思想,主动给学生渗透,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渗透化归思想,在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可以促进逻辑思维、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助力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试析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81-82.

[2]姚生华.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67.

作者简介:孙琴琴(1982—),女,汉族,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学科:数学。

猜你喜欢

化归思想初中数学应用
浅议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