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趣辉映 言意兼得

2021-07-11谢江峰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红头肚子心情

谢江峰

【摘 要】科学童话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它把科学知识与童话的新奇趣味紧密结合起来,寓知识于童话的趣味之中。在教学中,如何通过阅读童话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达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的教学为例,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设想”三个方面对这一文体的教学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科学童话 趣味 想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这是一个童话学习单元,安排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三篇课文,另外“交流平台”“习作”“快乐读书吧”这几个板块都安排了读童话、尝试着写一个童话等学习要求。如何通过阅读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呢?笔者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一、教材解读:科学性与趣味性交相辉映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童话。与一般童话相比,科学童话最大的特点是科学知识与童话的新奇趣味结合,科学内涵和童话构思结合,科学的理性概念化为具有丰富想象的感性形象。

《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中的科学知识主要是牛有四个胃,会反刍。课文巧妙地借青头的话把这些知识交代清楚,“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青头的这几句话,扼要而清晰地介绍了关于牛的胃、反刍等科学知识。因为是科学童话,因此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一般比较单纯,它并不负有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这也是科学童话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防止把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甚至上成科学课的倾向。

童话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在牛肚子里旅行》通过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得充满趣味。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具体讲述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通过课文描写的这一故事,读者跟着红头一起紧张、害怕、绝望,也随着青头的沉着、冷静,在不动声色中了解了科学知识,感受到了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读起来充满趣味。

要进一步感知这篇科学童话丰富的想象,其表达上的特点需要我们深入解读。笔者认为,《在牛肚子里旅行》在表达上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通过对话,将人物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课文主要写了红头和青头的对话,这些对话大多单独成段,提示语非常准确地表达了当时对话的情景,对话具体、形象地表达了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第二,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可读性强。课文先写了红头、青头一起玩捉迷藏,然而,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了嘴里,开始了在牛肚子里的这场惊险旅行,最后红头随着牛打喷嚏一起出来了,两个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整个故事曲折动人,跌宕起伏。第三,字里行间把两个朋友间的友情表达了出来。故事没有教条式的说理,而是通过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文字,让红头、青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玩伴”式的情感十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二、教学目标: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双线并进

上述课文在表达上的三大特点,对应了课后的三个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这一题需要学生从人物对话中感知人物形象,了解两个人物面临险境时的不同心情。如何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动人,课后练习三要求“画出它(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在画一画、讲一讲中,大致了解科学知识,体会故事的曲折动人,体会童话中丰富的想象。本课的人文要素,除了单元目标,从课文表达的情感上,另有这一课的独特任务,课后练习“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既检验学生是否读懂童话故事,又让学生感知朋友间的“要好”,体会课文中描写的情感。

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综合课后练习的具体要求,本节课设置如下的教学目标,努力实现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双线并进: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会写“旅、咱”等16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2)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能分角色读出相应的语气。

(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4)结合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感受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三、教学设想:语言实践与学科育人融为一体

第一板块:揭示课题,梳理故事角色

(1)认读“旅行”,理解词义,简要介绍自己的旅行经历。

(2)揭示课题,了解课文写到了哪几个角色,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中的“旅行”有什么特别之处。

设计意图:从“旅行”一词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将生活和课文学习连接起来,通过预习,初步感知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奇特。興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伊始,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板块:理清路线,感受旅行的惊险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标注好自然段号,并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旅行的结果怎么样?

2.梳理红头的旅行路线

(1)默读课文第8~21自然段,圈出能说明红头旅行路线的关键词。

(2)出示圈出的旅行路线关键词,根据圈出的关键词,用“一开始……后来……最后……”等词语,说一说红头旅行的路线。

3.读句子,了解牛反刍的知识

出示句子: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1)借助图片,认识牛的四个胃:前三个依次叫瘤胃、网胃、瓣胃,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叫皱胃,是管消化的。

(2)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补充讲解“反刍”的相关知识。

(3)想象交流:结合路线图,联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红头的这场旅行有多惊险。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圈一圈、说一说”,帮助学生理清红头的旅行路线,体会这场旅行的惊险。与此同时,适时穿插科学知识,此处的教学,点到为止,不做展开。接着,借助路线图想象情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旅行的惊险,进一步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教学真正做到了理趣融合、言意兼得。

第三板块:体会心情,根据线路图讲述故事

(一)体会红头的心情变化

(1)面对这样惊险的旅行,红头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默读课文第8~21自然段,找出描写红头语言的句子,用曲线画下来。

(2)(将画线句子分成三组,出示)轻声读一读,体会红头在牛嘴里、牛肚子里以及最后逃出来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3)朗读体会红头从紧张、害怕、绝望到感激的心情变化。

(4)借助路线图,并结合红头的心情变化,说一说红头在牛肚子里惊险的旅行。

设计意图:“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通过“梯度教学”将学习过程充分展开,分步落实:(1)抓住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故事大意。(2)用上连接词,说清旅行路线。(3)关注心情变化,说清旅行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经历了必要的学习过程,也进一步体会了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二)体会青头的心情变化

(1)用直线画出描写青头语言的句子,轻声读一读,思考:从红头遇险到脱险,青头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朗读体会青头从着急、惊讶到镇定、沉着的心情变化。

(3)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红头和青头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设计意图:本文的人物语言较多,人物的心情一波三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特殊标点等,同时发挥想象,体会红头、青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实际教学中,学生读得趣味盎然,较好地体会了人物的心情。

第四板块:交流感受,体会青头和红头的真挚友情

(1)出示句子“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根据提示说一说。

出示:青头和红头真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当红头在牛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大声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当红头以为自己马上就会死掉时,青头_________________;当红头认为青头说的一切没有用时,青头_____________。

(2)再从文中找出几处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句子。

出示:当红头____________,青頭____________。

(3)扮一扮、演一演红头、青头再次见面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在这个童话故事中,青头、红头就像两个纯真的儿童,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游戏,遇到了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份友情简单而纯粹。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看出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从课文中寻找之后,课堂里再演一演它们经过这一次风波之后的场景,将这一份美好留存于学生心田,也较好地实现了语言实践与学科育人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红头肚子心情
红头的牛肚子之旅
对话——推动情节 彰显情意
《花乱开》
天天有个好心情
心情
预知
稚趣心情
海边“水枪手”
在牛肚子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