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知识起点 渗透转化思想 感悟乘法意义

2021-07-11马丽云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转化思想

马丽云

[摘 要]乘法的概念教学是一切乘法计算教学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让学生经历乘法建构的全过程,感悟乘法的简洁性,是教师必须关注的事情。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配以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数学活动,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之间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感悟乘法意义。

[关键词]知识起点;转化思想;乘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4-0052-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乘法计算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但很多学生对运算的知识只是单纯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算理并不清楚。教师应该如何抓住教学本质,提高乘法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将结合教学过程进行论述。

一、 案例研讨,引发思考

1.案例呈现

【场景1】

师(出示情境图,图略):看到这幅图,你会列式吗?

生1:我会。三五十五。

生2:会。我一早就学过乘法了,全部口诀我都会背。

(还没有进入新授课阶段,学生已迫不及待要背乘法口诀了。)

【场景2】

新课结束,教师马上进入练习巩固环节:出示一道摆小棒的题目,让学生上台板演。

可见,学生被“几个几”的问题搞昏头了,没有弄清楚是“3个4”还是“4个3”,对这个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掌握。

2.反思启发

这两个场景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1)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乘法口诀,是否这节课就不用上了?这节课的价值在哪里?(2)在学生的心目中,乘法口诀就是本单元的知识重点,背诵完就行了,教学的重点应该在哪里?(3)如何设计合适的数学活动,沟通相同加数与乘法之间的关系,以有效提高乘法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变策略,修正思路

1.关注起点,情境引入

要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学生的学情方面入手。“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之后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乘法知识的起点,大多数学生会提前接触乘法口诀,虽然他们会背口诀,但没有乘法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又比较难建立。因此,教材在学习单元之初就编排了“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体验乘法的价值。

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巧妙地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既陌生,又似曾相识”心理驱使下,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片段1】

师(出示情境图,图略):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会列加法算式吗?

生1:每架飞机有3人,有5架飞机。

生2:  3+3+3+3+3=15。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情境入手,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寻找数学问题。生动的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学生学习乘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你会列加法算式吗?”有目的的问题导向,让学生先回归旧知“加法”知识,关注相同加数的问题,为引出乘法埋下伏笔。】

2.图文结合,活动突破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配以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摆一摆等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全过程。

【教学片段2】

师(出示情境图,图略):(数)请同学们数一数,有几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人?

( “数”的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图中的数量关系。)

师:(圈)请同学们将每架小飞机上的3個人圈起来,然后标注数据。

( “圈”的活动,让学生更深刻理解这幅图的含义;教师适时建构模型,教会学生“个”字后面是相同加数“几”,“个”字前面是相同加数的数量,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师:(说)请同学们说一说,每架小飞机上坐的人数有什么特点?

( “说”的活动,让学生更明确图中“每份人数相同”这个特点。)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每份数量相同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

3.展开想象,体验价值

当学生清楚地知道同数连加的概念后,可回归最初的起点:为什么要学习乘法?学习乘法的意义何在?

【教学片段3】

师:大家写7个2连加就感觉到麻烦了,想象一下,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一些,需要10个2相加呢?20个2相加呢?……这时你有什么希望吗?

生1:我希望算式能简单一点。

生2:我希望能看一眼就明白,不用一个一个地数。

【教学片段4】

师:为了简便,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那么7个2相加,得数为什么是14,而不是13?14又是如何来的?10个2相加?20是怎样来的?下一节课,我们将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片段3中,学生从自己写算式到展开想象,体验了用加法表示多个数相加的不便之处,感受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教学片段4中,教师给学生梳理了乘法概念——为什么要用乘法?如何得到乘法算式的计算结果?这跟我们熟悉的乘法口诀又有什么关系?这里为学生下一阶段学习乘法口诀做好铺垫,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持续保持。】

4.视觉板书,渗透转化

板书清晰、有层次地展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视觉的冲击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同时板书也渗透了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在板书中可以看到,教师通过生活的图片(图形语言),引出学生熟悉的加法算式(数字语言),再从加法算式归纳出它的特征是几个几相加(乘法意义),最后呈现乘法算式和读法。本课教学,正是通过各种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法是旧知,教师的着力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把新知乘法的初步知识转化到旧的加法知识当中,“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从而体会乘法的意义。

三、感悟启发,磨砺提升

关注知识起点,引导新旧知识转化,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这节课不容忽视的教学要求。这节课的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具体的感知引出数学知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转换旧有观念,放手让学生在探索中构建知识框架,使得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史宁中.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 宋乃庆,张奠宙.小学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绽放”
通过点对称速求对称曲线方程问题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