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小班幼儿喜欢表演区

2021-06-29郭珍珍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6期
关键词:互动创设音乐

郭珍珍

摘要:积极探索小班表演区的环境创设和积极参与指导小班表演区幼儿游戏水平是吸引幼儿来到幼儿园的基础。

关键词:创设、音乐、互动

创设一间属于孩子们的音乐天地

每当开学来临之际,老师们都在忙着创设各个区角环境,在创设小班表演区时我们首先要明白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刚刚来园,对于幼儿园的一切都不太熟悉,没有太多的经验,作为老师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方式是创设环境的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指出,3--4岁幼儿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喜欢听音乐或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经常自哼自唱或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能用声音、动作、姿态等模拟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生活情境。《指南》中还强调,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其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正如日本幼教专家吉圆子所说的那样:“孩子仅仅聆听语言是不能学到东西的。孩子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才能得到教育,通过手及身体的接触使身心和头脑运作起来。”让孩子从游戏中成长。孩子们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发展离不开游戏。可以看出游戏在幼儿成长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在创设环境中我们除了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还要给予孩子游戏化的环境。《纲要》中也指出幼儿的艺术学习中应该在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中进行,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和谐、积极的环境和氛围。

小班幼儿对于声音特别敏感,对于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音色都能很好的辨别出来,喜欢用各种各样的物体敲打出声音如筷子,小勺来探索声音。我们可以在表演区里探索出一块让孩子寻找声音的地方,鼓励孩子搜集生活中的声音,把收集过来的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摆放在表演区,让孩子和环境就有了互动,适当的更换物体可以让幼儿有了新鲜感,有了趣味性。这样孩子们会越来越多的喜欢上这里,作为老师我们可以让孩子讲讲自己是怎么发现并找到这个好听的声音,比如在清扫落叶的时候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孩子们可以拿来能够代表沙沙声的物体,如瓶子里装满大米等,旁边还可以附上一片叶子加以说明,告诉孩子。后面来的孩子还可以继续寻找。其实孩子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就是感受大自然中的美。

我们在表演区当然不会忘记摆上各种各样的乐器,小班幼儿对于乐器爱不释手,尤其是能敲出不同音色的乐器如马林巴,我们在表演区可以多投放像这样类型的乐器,能够演奏出不同声音的乐器,在打击乐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幼儿手偏小,手部肌肉孩子发展,拿不了过大的乐器,因此不适宜投放体积过大的手拿玩具,如大型的铃鼓。

一、从聆听到欣赏,感受与表现

前面说的都是环境创设和乐器的选择,下面我来说说有关小班幼儿音乐欣赏部分。欣赏是需要步骤的,我们要让孩子先学会聆听,聆听音乐的特点,从而感受音樂的美,再从感受音乐的美过渡到让幼儿用肢体或者乐器把美表现出来。歌曲和舞蹈是幼儿欣赏与感受美最直接的体验。在选择纯音乐上我们可以从进行曲和摇篮曲进行选择,进行曲节奏鲜明有动感,幼儿容易掌握节奏特点,摇篮曲节奏舒缓,可以让幼儿用肢体感受音乐的美。

在乐曲的选择上作为老师也要对音乐欣赏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节奏感

强的进行曲和优雅的摇篮曲和优美的回旋圆舞曲,它们在表达的感受的时候就是不一样。比如当我们播放进行曲时,你一定会跟着节奏一二一的进行踏步,是的这就是进行曲,曲调节奏鲜明,多用打击乐器演奏节奏更为明显。选择这个进行曲进行打击乐的最好的选择,幼儿容易掌握节奏的特点。进行曲又分为行军进行曲,战斗进行曲,迎宾进行曲和与动员进行曲。我们可以让幼儿选择大鼓,沙锥等乐器的进行演奏,还可以让幼儿根据音乐强弱规律在敲打乐器时注意力度的变换,当音乐声音变小了,幼儿进行小幅度的敲打。当音乐声音变大了,幼儿进行大幅度的敲打,感受由强变弱或者由弱变强的音乐美感。比如摇篮曲也叫催眠曲,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它的曲调比较平静,舒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爱和祝福。幼儿在使用打击乐时,会选择一些敲起来比较轻的乐器,比如碰钟,三角铁等,在敲打时要轻要缓慢,让幼儿学会一边听音乐一边敲,感受音乐的美,幼儿还可以晃动身体用肢体感受美感。还有一种曲式叫做舞曲。舞曲是指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作为器乐体裁的舞曲,来源于舞蹈的伴奏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舞曲逐渐脱离舞蹈,发展成独立的器乐曲。

二、师生互动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区域活动,我认为每一次的区域活动就是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机会,区域活动就是幼儿在教师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环境中自由交往、自主操作,或许经验和获得发展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天性的活动,是幼儿完全自主、自发、全身心地投入的游戏,因此游戏中的幼儿是积极主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者,”“他们在没有外部压力和没有反馈和欣赏的、纯自主的情景中学习”。陈鹤琴先生称之为“以自动代替被动。自动地学习,自发地学习”,因此学习的效果最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表演区中作为老师我们要带动幼儿学习聆听音乐,带动幼儿感受音乐再带动幼儿去表现音乐,在这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问题,孩子根本不能安静的坐下来聆听音乐,打乐器的时候无法打到点上,如果一直敲敲打打孩子很快的就会没有了兴趣,当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处理?以下是几个好办法。

1、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

首先我们要清楚幼儿的注意力时间很短,幼儿是好动的。我们要遵循幼儿的特点,教师在放一首音乐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幼儿感染,比如当播放摇篮曲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自己比喻成摇篮,孩子们就是摇篮中的娃娃,随着摇篮一起晃动,在肢体晃动的过程中,要使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进行晃动,其目的就是让幼儿更好的去欣赏音乐。当播放欢快的音乐时,如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可以用跳跃的方法,让幼儿先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特点。

2、鼓励幼儿自主的探索乐器

当音乐欣赏完成后,教师鼓励幼儿自己选择乐器,小班幼儿对发出不同声音的乐器新鲜感特别的强,他们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他们很少用音乐来选择乐器,我们鼓励他们大胆选择作为成人不要进行干涉,如果他们选择的乐器适合音乐的表现我们进行鼓励,如果不是和我们让幼儿继续选择,让幼儿通过声音来寻找,教师这个时候也要选择一种乐器,因为幼儿能力有限,在音乐的表现上还有所欠缺,教师可以带动幼儿,成为合作者。

3、激发幼儿探索乐器的新玩法

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慢慢的来到表演区的孩子越来越少,他们的兴趣也慢慢的减少。他们对表演区的乐器的敏感度也慢慢减少。出现这些问题作为老师你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我认为就是创新问题,乐器玩法没有创新,一个东西长期使用总会让人觉得没有新鲜感,一味地单一化会让孩子很难再感兴趣。因为幼儿的学习特点是在游戏中进行,我们可以让幼儿尽量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乐器,除了教会他们正确的使用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音乐的月段特点,如音乐的A段选择一种乐器,音乐的B段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奏,这样富有挑战性的演奏更加让幼儿感兴趣,“挑一挑摘桃子”,如果“桃子”永远在一个位置,永远都能摘到,跳着跳着就没有了意思,我们为何不把“桃子”变换一下位置呢,变化了位置孩子才更具有挑战性更感兴趣,作为老师学会观察孩子,知道每一位孩子的能力在哪,这样才能把“桃子”放到更适合孩子发展的地方,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幼儿游戏水平的水平。

区域活动强调的是幼儿的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黄精、提供适宜的材料,通过物化目标的材料引领幼儿的活动,或者通过与幼儿的共同游戏间接实现对幼儿的指导。

艺术是幼儿的精神世界,艺术是幼儿对生活的感触,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艺术形式,音乐它是一种美化心灵的艺术,在音乐中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展示自己,树立自信,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成长,让孩子用心去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吧,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为孩子创建一个这样美好动听的音乐活动表演区。

猜你喜欢

互动创设音乐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音乐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音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