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践行感恩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1-06-22张巧爱

考试周刊 2021年42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感恩教育德育教育

张巧爱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实施德育教育任务的主要阵地,对学生成长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践行感恩教育,既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带来增益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人格。基于此,文章对感恩教育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践行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对当代初中生的感恩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践行感恩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旨在为中国中学的德育教育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教育;感恩教育

一、 引言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对中、小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出了详细规定,这一要求提出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较多的优秀思想,感恩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将感恩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有利于塑造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中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而促进和睦家庭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 感恩教育概述

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回馈他人帮助自己的一种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感恩是对一个人品德和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书育人,而感恩教育正是一切教化的基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促进其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首要条件。纵观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过于重视考试成绩,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重智育而轻德育,这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使得部分学校的升学率有所提升,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将德育教育放在次要地位的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持续成长。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能够夯实中学道德教育的基础,进而将学生塑造为一个在社会中自觉地履职尽责并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践行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

初中生尚未具备足够的是非辨别能力,在这样的时期,更需要学校和家庭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辅助其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德育教育与教学实践有效融合的重要载体,感恩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运用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这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付出精神,使学生由懂得和尊重他人对自己的善行,进而满怀仁爱地对待他人,最终真正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感恩”在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得到了不断的沿革和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基础的文化,“感恩”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中正调和”等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当前人民追求社会稳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家庭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全面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较多的爱国主义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正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民的爱国情怀,古人向来提倡“精忠报国”,这正是把对父母的感恩升华为对祖国的忠诚,将对小家庭的回报上升到回报祖国、回报人民的高度,可以说“感恩”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源。因此在新时期,充分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继承和发扬感恩文化、强化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和承担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

四、 当代初中生的感恩现状分析

(一)独生子女居多导致感恩意识缺乏

从当代的家庭结构看,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都是家庭中最受关注的对象,父母甚至祖父母往往给予他们加倍的爱,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种物质需求十分容易得到满足,但过分的关爱导致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能丧失。独生子女的日常生活精神食粮匮乏,从而造成这样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在家庭生活中,独生子女往往认为向父母、长辈索取是理所当然的,却没有主动体贴、感恩父母,部分家庭条件一般的父母常常感觉压力较大,而孩子却难以感同身受,并且他们还将这种感恩意识的缺乏带入了校园生活。比如部分学生上课开小差,完成作业不认真,他们没有意识到教师的言传身教其实是一种劳动付出,既辜负了教师的心血,也导致自身的学业不能取得进步。

(二)受外来思潮影响容易放弃感恩行为

现阶段社会发展较快,初中生从小接触的新潮事物较多,其思想十分活跃,这使得初中生通常具备较强的突破传统的创新思维。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社会新潮事物中,存在部分边缘文化甚至错误思潮,这对传统文化中感恩、集体主义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初中生本身年龄不大,尚未具备足够的是非辨别能力,外来文化以五光十色的形式能迅速吸引他们的眼球,这就导致他们凭个人喜好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中的消极部分。感恩是由知恩、感恩再到主动报恩、施恩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个人的一种责任担当和付出,从难易程度来看,付出当然比索取更加艰难,因此初中生在选择时,很容易就放弃感恩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即不理解、不尊重他人對自己的善行,也不能对来自他人的关心给出正确反馈。

五、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践行感恩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学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塑造学生道德品质的作用,教师运用课本中带有感恩思想的内容来教学,无疑可以增强德育教育的感染力。比如教材中“家的意味”“爱在人间”“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等内容,都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为基础,既贴合当前的时代特色,又涉及感恩的相关知识,教师以此作为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能有效避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离的情况。

首先,在教学时教师应对课文故事情节和课后习题中涉及感恩的元素进行深入挖掘,以问答、讨论等互动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感恩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利于增进学生对该课时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获得实际的学习体验;其次,教师在进行课文内容讲解时,可根据文本的情节,创设出具体的场景或情境,以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教学方式,增近学生与感恩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情感活动促进其认知活动的开展。以“家的意味”一课为例,该课不仅介绍了家的概念,还详细阐述了家的内涵,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该课内容的基础上,应对该课的感恩内容作进一步挖掘,如可讲授中国的传统故事《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等,再由此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并感恩父母,最后可升华至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中国家庭的传统优良习俗,并自发自觉的孝亲敬长。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感恩教育德育教育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教学的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