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有“时” 质疑有“效” 取舍有“法”

2021-06-21徐颖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质疑阅读

徐颖

摘要: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篇幅很长的课文,如人教版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课文《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典型的“长文”。教师教这类“长文”要克服“备课和教学时间都不够用”“教学重点和文章主旨不好把握”“写法指导也不知从何入手”等困难,可以采用“合理规划,充分阅读”“ 鼓励质疑,因势利导”“ 善于取舍,巧妙延伸”等教学策略,将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到小处、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关键词:长文 阅读 质疑 取舍

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篇幅很长的课文,如《小英雄雨来》《诺曼底登陆》等。教学这些“长文”时,“备课和教学时间都不够用”“教学重点和文章主旨不好把握”“写法指导也不知从何入手”等困难往往让老师们感到很困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基于以上理念,笔者以《小英雄雨来》一课为例,谈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长文”怎么教,以期抛砖引玉,交流探讨。

一、合理规划,充分阅读

《小英雄雨来》一文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也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中篇小说。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字数3000有余,比同年段的其他课文字数多了三倍多,对于刚刚开始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小学生而言,的确有力小负重之感。所以必须给足阅读时间,让学生读懂读透。那么,充足的阅读时间哪里来呢?这全靠教师的合理安排和分配。

教师既要在课前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进行预习,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速读,并在课后布置练习题进行巩固性阅读。

课前自读如能结合预习单进行,能更好地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这是省时省力、值得提倡的好方法,也是《新课标》提出的“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良策之一。预习单可以设计一些有关基础知识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略有拔高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疑难的问题,也可以设计拓展类问题。有了预习单打底,教师初步掌握了学生的预学情况,便于以学定教。

此外,笔者认为绘制思维导图也是高效阅读的好方法。将知识点内容通过导图的形式绘制出来,可以将复杂内容变得简单明了,帮助学生建构故事结构和知识脉络,协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便于学生记忆。针对《小英雄雨来》这样的“长文”,教师就可以提示学生紧扣课文线索完成思维导图,如从课文脉络、人物印象或事情发展各阶段等方面进行梳理绘制。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分层进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绘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补充思维导图,会有一定效果。

做好了前期的预习和准备工作以后,教师就要着重关注课上阅读和思考这一环节了。“速读”是学习“长文”的一大攻略,也是本篇课文的重要训练点。课堂上为了提供给学生合适的速读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前期估算。笔者测算的学生速读时间是四分钟,课堂上教师可限时四分钟要求学生完成速读。

有了课前的充分阅读,课堂采用速读、默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小组合作读等多形式品读,学生才会在教师引领下逐层深入思考,学习效率必定大大提高。加之利用“课后练习题”进行再次强化巩固,可谓事半功倍。

二、鼓励质疑,因势利导

《新課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学“长文”时,教师更要以疑问促思考,在求疑、梳疑、解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直击重点,读悟课文。教师可先安排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组员可以依次在小组中抛出自己的问题,可以是预习时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新问题,小组内尝试解决问题。

以下是小组讨论后的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看到各小组讨论得很激烈,也很认真。那么经过讨论,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生:我们小组已经解决的问题是“雨来为什么上夜校?”和“雨来是怎样掩护李大叔的?”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雨来为什么把课本藏在衣服里,那样不是很容易被发现吗?”

师:第三小组的问题是针对什么提出的?

生:是内容方面的问题。

师:对,那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吗?有没有更好的问题?

生:(笑)这个问题我觉得很简单,随手一放呗。价值不大。

师:那你们组有没有没解决的其他问题?

生:我们组还没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女老师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没有破折号,大家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就有破折号?”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知道答案呀?

生:我觉得这个破折号就是拖音的意思,表示声音拉长。老师讲话就不像我们说话那样老喜欢拖。(其他生笑)

师:真聪明!这个问题就是关于“标点符号”的问题,真会思考啊!提这个问题的小组值得表扬,会回答的同学也很了不起!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习的提问可以从哪几方面去归类。

生:按照内容、写法、启示等来提问。

师:真好。老师告诉过你们,提问要有价值。刚才老师巡视时,有的小组里就有“交通员李大叔为什么要躲起来?”“区上集合的地点是哪里?”这样的问题,你们觉得有没有价值?

生:这个和课文内容关系不大!

师:是啊,和课文主旨没有什么太大关系的问题就显得价值不大。明白吗?让我们听听第二小组的问题。

生:我们解决了的问题是“为什么敌人要抓李大叔?”“雨来为什么宁死也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还有一个问题,由于大家七嘴八舌,讲得不太好。

师:啥问题啊?

生:课文写小英雄雨来,却为什么这么仔细地描写日本鬼子?

师:很好呀。这就是“写法”方面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学习写作。你们怎么想的呢?……

教师可结合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建议学生按照内容、写法、启示等方面归类合并问题,并强调提问需有价值,与课文主旨关系不大的问题可以少提或不提。教师尤其需要肯定的是针对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情况,教师可借助预习单进行必要的预设,同时对学生的提问要及时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已经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了的问题,那就不必再浪费时间多讲。而对于那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组织和表达的重点问题,教师就可以根据预设情况,有目的地进行课堂随机生成,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善于取舍,巧妙延伸

教学“长文”必须敢于取舍,善于取舍。善于取舍的老师会通过自己的知识积淀和课前备课,厚积薄发,让短短的课堂四十分钟,变成汇聚百川的“汪洋大海”。上文说的“预习单”和“合作解疑”的学习方法其目的也是方便教师巧作取舍。善于取舍,关键在于对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只要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益处,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根据《新课标》中年段识字、写字和阅读等训练目标和本单元渗透的语文要素,笔者制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扭”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苇絮、吆喝、飘飘悠悠”等词语。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体会雨来的英雄品质,激发爱国情感。

3.品味课文如何进行环境描写,并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4.练习速读,概括长文的主要内容。

首先,围绕 “了解故事内容,体会雨来品质” 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取舍。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虽然很长,但故事浅显易懂,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爱读乐读的,也是可以读通读懂的。把握了学情,便知“背景”和“情节”等故事内容方面问题都可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这就可以“舍”去少讲。抓住课文的第四、五部分进行重点阅读,这两个部分的研读就是“取”来精讲。教师可安排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读第四部分来感悟雨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而其他部分的对话,就可以“舍”去不读。

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师:是的,敌人越凶残,就越表现出雨来的勇敢。这就叫“对比反衬”。那谁来读读敌人扭打雨来的这个部分?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鬼子的凶残?

生再次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好不好?

生:还是不够凶。

师:那应该怎么表现?

生:他将“把弓、伸、扭、抽、打、揪”这些动作读重一些,让我们仿佛也被打了一样。(哄笑)

生:还有日本鬼子说话“大大滴,你滴八路军滴”这样的语气。(顺势表演)

其他生都跟着学。

师:是的,有道理。我发现大伙一定是受到影视剧里日本鬼子形象的影响。老师要提醒大家,读的时候可以想象画面,把动作和表情表演出来,但是不能一个劲地模仿日本鬼子,因为我们的小雨来才是真英雄哟。同桌之间再练练。

生再次读课文第四部分。

这个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悟“对比反衬”的写法,感受雨来的勇敢坚强,有效突出了重点,在活泼灵动的气氛中学生学得开心,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水到渠成。

“品味景物描写的好处”也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勾画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生:第一次景物描写就很美。

师:什么景物美呢?

生:芦苇芦花的美。

师:为什么不写其他美景,单单要写芦苇芦花?

生:我知道,芦苇很高很密,可以帮助雨来跳水后及时逃跑。

师:很有想象力,也很会思考。这样的景物描写实际上是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那么其他两处景物描写有相似的作用吗?……

像这样对三段景物描写的品读也是“取”的过程。学生通过读思结合,明白了第一次环境描写是为雨来游泳本领高打埋伏,第二次环境描写是为了渲染雨来“牺牲”的悲壮,第三次环境描写是为了烘托乡亲们的悲愤。这些用处要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仅仅是引导者的角色。

再次,“概括长文主要内容”也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如何提炼概括“长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呢?教师鼓励学生采用“蚕食”战略,教师一部分一部分地读,化“长”为“短”,化“整”为“零”,读一部分内容,试图给这部分内容加个小标题,再将各部分标题像串烤肉似的连接起来,就可以大致描述文章大意了,从而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当然,这个“取”的过程必须靠充分阅读作铺垫。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不仅仅要从教材中获取有用的水源,倒出不必要占用空间的废水,还要从教材外的浩瀚知识海洋中选择和提取可用的水源,统统融进课堂教学的这片“海洋”之中,为我所用。

綜上所述,“长文”教学旨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每一篇课文作为范例,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渗透阅读方法,将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到小处、落到细处、落到实处。相信只要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善于总结,善于思考,“长文”教学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就会层出不穷。期待得到更多分享,和同仁们一起在交流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

猜你喜欢

质疑阅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