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课型下“思维导图”对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的探究

2021-06-20陈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9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思维导图

陈雁

【摘要】“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指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只有将历史事件置于相应的时空框架中,学生才能对历史事件有正确的认知。不同课型下,运用不同的“思维导图”式教学流程教学,便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和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育 “时空观念”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不同课型;思维导图;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历史具有发展性特点,任何史事都发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空间环境之下,只有引导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才能使学生正确认知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但是,历史综合性特点使之包罗万象。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将学生从繁杂的史事中带领出来,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去把握所学内容,形成完整的历史时序感和空间感,而不只是掌握零散琐碎、甚至混乱的知识点,是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布赞(Tony·Buzan)提出思维导图(Mind Map)这一概念后,如今已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它运用箭头、线条、符号、图像图表、关键词等,将文字简述化,图文并茂、直观简洁地表达复杂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能充分体现出思维过程。而且形式多样,既可表达纵向发展的“时间概念”,又可表达横向发展的“空间概念”,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从而便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因此,根据不同课型,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流程,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水平。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就不同课型下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作用进行探究。

一、新授课:建构“思维导图”式思维模式,树立“时空观念”意识

1.初始阶段环节:教师展示导图—学生自主研学—教师新授—合作探究—教师解疑

具体流程: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详略得当的思维导图;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思维导图自主研学,在研学的过程中,在教材上做好笔记,标注关键词,比如时间、地点、经过、结果、意义或影响等;授课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解决课堂上的生成问题和老师预设的研学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由教师解答。

这种教学流程主要使用在初一入学后,学生接触历史学科不久,主要目的是建构“思维导图”式思维模式,初步树立“时空观念”。这一阶段,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主要是依据教材以时间顺序编写的特点,以时间轴或表格的方式呈现,应相对简单。比如在学习《原始农耕生活》这一课时,就可以设计如下表格,渗透“时空观念”:

2.发展阶段各环节:学生自主研学—教师新授—合作探究—学生设计思维导图巩固总结

具体流程:教师先向学生展示研学问题,学生自主研学大致掌握课本内容。授课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预设性和生成性问题。最后总结时,由学生自主设计本课内容的思维导图。如新授《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一课时,可在最后引导学生设计思维导图总结如下:

这样的思维导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时序性非常清晰。也可以看出,学生形成了“时空观念”意识。

在学生熟悉了思维导图的价值和方式之后,它的绘制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设计。这样的思维导图更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更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

二、复习课:依托“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强化“时空观念”意识

1. 方式一各環节:确立主题—确定次主题—归纳相关史事—绘制导图—交流完善

具体流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单元或专题主题,形成中心词;根据中心词,分析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次主题),构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地位,归纳寻找相关史事;学生在此基础上绘制本单元或专题的思维导图,最后细化内容、交流完善。如复习世界近代史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确立一个主题:资本主义发展史;以此为中心词,找到相关史事,再提炼相关史事的关键词:萌芽、发展、确立、巩固和扩展;再逐步细化完善思维导图。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能轻松地掌握资本主义发展各阶段的主要史事和内在逻辑联系,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

2. 方式二各环节:归纳主干内容—绘制导图—交流补充—发现规律—提炼主题

具体流程:以单元或专题为单位,师生合作,归纳总结本单元或专题的主干内容,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相互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自己的导图补充完整,并加上细节。最后从导图中发现规律,再把单元主题提炼出来,明确时代特征。

这两种教学流程在各个阶段都可使用,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自主度也不断提高,“时空观念”也不断强化。因为教材的每一单元和教师自行设计归纳的每一专题,都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时代特征是某一时空环境中对历史现象的概括与提炼,它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主要内容,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特点,也是历史学业考试经常涉及的内容。如在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时,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思维导图:

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学生能够轻易地归纳出此时期的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的发展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也有关联性。历史教科书往往按照编年体和专题进行编写,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历史内在的诸多联系,不利于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时空观十分必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地图形式的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历史事件进行整体把握。

例如,在复习资本主义发展史时,我用世界地图做了三个思维导图。第一个是走向近代,突出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扩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影响;第二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把英美法三国的革命在地图上呈现;第三张是美国内战、俄日改革,即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这三张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构建历史框架,还能使学生按照时间和空间要素,建构起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多样性与统一性,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思维导图
论概念教学对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镜头中的组诗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