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读有“道”,让预学打开能动学习的前调

2021-06-15周钰

教育界·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

周钰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的深入研究,略读课文俨然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预学,作为略读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如何才能有效实施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不同年段、不同课型,梳理了聚焦“阅读提示”、紧扣文体特色、培养质疑能力和尝试单元预学这四个略读课文的预学策略。

【关键词】阅读提示;文本特色;质疑能力;单元预习

随着对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的深入研究,略读课文的比重逐步增大,俨然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所谓略读,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教学举隅》中有言:“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纵观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同时编排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且精读在前,略读在后,其编排意图很明确——精读课文是例子,重在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而略读课文则是应用,重在学以致用,真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投身学习活动,从而奠定能动学习的基础。

笔者认为,略读课文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预学很关键!

一、预学概念初探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取得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学习亦是如此。

“预学”,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学习”。《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预学”:“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学生的预学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需要以明确的任务代替笼统的口头布置以增进效果;试图通过对预习结果的分析了解学情,把握起点;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

在略读教学中着眼于“预学”,能培养学生能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跟上学习的节奏,从而使略读教学事半功倍。那么,略读课文的预学到底应该怎么办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不同年段、不同课型,梳理了以下几点略读课文的预学策略。

二、预学策略简析

(一)聚焦“阅读提示”

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每篇略读课文前都会有一段“阅读提示”,也称“导语”。这段导语往往包含了一些关于本课的学习问题或者任务,因此教师引导预习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导语的内容,圈画出具体的要求,明白本课学习的任务和重点。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它的导语是:“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学生读完导语,立刻就能抓住这节课的两个主要任务——探寻《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以及介绍《清明上河图》。

因此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预学要求:根据预习,你能给这幅画设计一张名片,并尝试向别人介绍这幅画吗?

学生的呈现令人惊喜:有的罗列内容,简单明了;有的给图配文,别具匠心;还有的则是借助表格,梳理信息。作品例举如下:

名片的设计,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更为解决导读中的两项任务提供了保障。这种个性化的发挥,使得预学变得有趣而富有挑战性,从而达到“预先自我学习”的效果,为能动学习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紧扣文体特色

文体,指的是文章的体裁,是一篇文章最明显的特征,是教师导学的一个关键抓手,只有依体而教,才能抓住重点,深入文本。如教学记叙文,可以紧扣六要素,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初步把握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若是说明文,预习要求就不一样了,可以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以及说明的方法来设计预学。

如五年级下册《金字塔》一课,包含了两篇小短文,《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抒情散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下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的感想;《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描写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语言简要,用词精准。很明显,这两篇文章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风格截然不同,互补互成,让读者对金字塔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因此,本课的预学,应重点采取对比阅读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设计个性化的预学单,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预学情况,将学生的关注点进行分类整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呈现,比如表格式: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提取信息,设计、完善预学单,并总结概括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方法,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整个环节一气呵成,不仅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金字塔,而且其还学会并运用了相应的阅读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能动学习”的意义。

(三)培养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可见,质疑是思维的引路石,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习的“能动性”。而略读课文,本身就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更应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但是,语文课上,质疑的角度很多,教师的任务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统编版教材在编写时就非常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四年级上册安排了“提问策略”单元,本单元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及一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

在布置预习《蝴蝶的家》一文时,我将目光聚焦在阅读提示中的学习任务: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根据分析,我将其归纳为提出问题、分类问题、选择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并据此设计了以下預学单。

基于之前的学习,孩子们大多都能从“内容”“写法”“启示”等方面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提问归纳,总结出几个共性问题,基于学情,从学生真正感到疑惑之处着手设计教学。由于这些问题都是他们真正感兴趣或感到疑惑的地方,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明显提高了。

可见,让学生“自动质疑”,自觉地在问中学,在学中问,也是提高预学效率的一大方法。

(四)尝试单元预学

从统编版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由单篇略读课文与其他几篇精读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所组成的单元整体,其内在依然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其中的联系也必然能够成为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所以,略读课文教学要加强单元整组教学的意识,既要关注单篇课文的整体教学设计,更要融略读课文于单元整体教学之中,让单篇略读课文始终贯穿于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从而指引学生真正找到阅读实践的方向。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神话故事”,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有两点,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要素,我初步设计了这样一份单元整组预习单:

4. 读了《女娲补天》这篇文章,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吗?

这份预习单的设计,是基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更是源于对这一单元的整体把握,在前三篇精读课文的教学时渗透方法,才能在学习《女娲补天》时真正做到迁移运用。当然,单元整组预习需要教师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教材,整合教材,甚至重组教材,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一旦被有效实施,必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起到突破性的作用。

总之,略读课文是统编版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学生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个性差异,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兴趣和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实现能动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

[2]严加平.预学单:追求什么,如何设计[J].基础教育课程,2012(05):32

[3]方亮辉.略其所略 重其所重——略读课文教学的困惑、思考和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09(03).

[4]何艳霜.小学语文略读课文课例教学策略探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1).

[5]邱光军.用神話意蕴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神话故事”单元整体设计与思考[J].教育视界,2020(20):59-61.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
高一化学样例教学中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研究
浅论语文自主学习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论初中科学课前学案应用对质疑能力的培养
谈数学自主学习中小学生质疑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