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研究

2021-05-06李玉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教学初中

李玉梅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基于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铺垫型问题情境、认知冲突型情境、操作型问题情境等不同情境方式应用在其中,通过不同方式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重点科目.通过教师教学工作的落实,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因此,为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效提升,教师可以将问题情境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该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实际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情境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面对的各种困难与问题,能够将学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出来.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以及教学实际情况,设置相应问题,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对问题能够主动思考并分析,为后续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该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在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是被动接受,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但是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主要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这样学生会将更多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中,主动配合教师,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促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该种教学方式要有正确认识,并将其优势与价值发挥出来,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课堂.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现状

从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中不难看出,其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同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教学质量.创设问题情境的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在数学教学期间,教师没有意识到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并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与创新.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意义,并且也将该种教学方式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但实际上,具体的应用缺乏合理性与有效性,这会影响问题情境教学方式优势的发挥,使其实际价值无法被充分体现出来.总之,对于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同问题,教师需要给予更多重视,将各类问题更好地解决,促使教学工作得到更好落实,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保障.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类型

(一)铺垫型问题情境的应用

问题情境分为很多不同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教师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将后续教学内容引出,也就是说,为后续教学工作做铺垫.铺垫型问题情境,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的优势体现在不同方面:(1)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会被吸引,而且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调动.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不需要过多监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2)设置的问题包含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与重点内容有明确的认识与掌握,为教师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针对存在一定难度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铺垫型问题情境的设置,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对知识有初步的认识与体验,后续的学习也会更加容易.

比如,在a2∶b2=c∶d几何体一般方法的证明总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几个具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可以掌握此类证明题的思路.学生经过讨论与总结,能够得出以下思路:(1)使用切割定理,a2=mb,则m∶b=c∶d;(2)如果a、b、c、d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中,有相似特点或者等高特点.那么可以使用“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与“等高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高所在的底边之比”进行转换.在此次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设置问题的难度适中,而且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对于问题可以给出自身的看法.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这也为学生留下很多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在问题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题目,而且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这也为教师的后续教学做了铺垫,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二)认知冲突型情境的应用

認知型问题情境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情境方式.该类教学情境的设置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观念和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的冲突,将学生好奇心及积极性激发出来,这样学生会针对问题积极进行思考与研究,直到问题解决.在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的设置中,教师要确保问题设置具有针对性,还要达到一定的冲突效果,问题不可太难也不可过于简单,要易于学生理解,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才会更强.学生不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加.

比如,在学生学习三角形全等判定规律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相应问题“两边和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条件下全等,在什么条件下不全等?”该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吸引力,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因为教材中虽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应说明,但是并没有说出在怎样的条件下两个三角形全等,在怎样的条件下两个三角形不全等.这一问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同时也与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体系产生冲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传统的知识学习模式使他们对于很多问题的成因并没有探究欲.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这一问题抛出,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这样学生会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与分析,及时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学生在问题解决之后,会有成就感与满足感,学习的信心被激发,进而调动起学习热情.

(三)操作型问题情境的应用

操作型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情境方式,该种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操作型问题情境教学方式适合应用在需要动手操作的数学知识规律总结中.操作型问题情境非常适合初中生,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好奇,在课堂中更愿意动手操作,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调动起来,学生能够主动对知识进行学习,达到更好学习效果.

比如,在三角形三边定理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操作型问题情境.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准备六根小木棒,小木棒的长度分别为4厘米、5厘米、6厘米、8厘米、10厘米、12厘米,学生使用小木棒进行动手操作:在六根木棒中,随机取出三根木棒首尾相连,拼接成一个三角形.紧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任意取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够拼接成为三角形呢?有几组木棒可以拼接成三角形?有几组木棒无法拼接成三角形?分析并比较一下,两根短木棒长度之和,与长棒长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使用简短的文字,对你的猜想进行归纳,并证明自己的猜想.”上述问题并不是随意设定的.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中,可以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规律.学生在问题的回答中,需要使用自己手中的木棒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后,会很快得出答案.在操作期间,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一个小组成员试验不同的拼接方式,然后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实际操作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学生未来的学习会更加轻松,而且学生在后续的知识复习中,也可以寻找到复习规律,使复习更加简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问题情境教学方式要有正确认识与了解,掌握不同类型的问题情境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教材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问题情境方式.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延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升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J].才智,2020(5):194.

[2]蔡美玉.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72-73.

[3]闹增卓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59-60.

[4]李海燕.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华夏教師,2019(34):3-4.

[5]柏黎平.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60.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数学教学初中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