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收尾,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2021-05-04李梅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提炼深度思考感受

李梅

摘  要:深度收尾是相对于浅层次收尾而言的,更加有针对性地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内涵,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深度思考,以达到提炼精要的思想方法,沟通清晰的知识联系,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感受知识来龙去脉的目的。

关键词:深度收尾;深度思考;提炼;沟通;纳入;感受

课堂教学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始,还要有出色的结尾,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做到深度收尾,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四种策略。

一、回顾过程,提炼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结尾,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总结是如何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又从中体会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节课的结尾时,教师提问:我们简单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截取几张学习片断的幻灯片先后放映),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我们是通过哪些方法来研究的?

在这样的课堂收尾中,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完整的学习程序,逐步带领学生回顾研究问题的过程,提炼研究的方法,总结研究的步骤,有助于学生掌握“观察—猜想—验证—获得结论”的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引发对图形学习方法的深度思考。

二、瞻前顾后,沟通知识联系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比较强,很多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只有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节课时,课堂结尾教师出示算式:2 × 3 = 6,20 × 3 = 60。提问学生:今天学习的口算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相同点都是用乘法口诀先算几乘几,不同的是几十、几百乘几的计算结果后面要添0。教师小结提问:回顾以前的学习,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直接口算,现在口算时只要在用口诀算的结果的基础上添0,后续学习你还想到了哪些乘法算式也可以先算几乘几的?有的学生想到几千、几万乘几,有的学生想到几十乘几十、几十乘几百……

在这样的课堂收尾中,通过教师的质疑串联,把新、旧知识关联结构化,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算理、算法,掌握系列的乘法口算技能,引发对数学本质的抽象思考。

三、登高望远,纳入认知结构

在数学教学中,把概念按照逻辑性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结构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概念,还有利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孤立研究数学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把概念融在关系和结构中,才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持久地记忆。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边形分类”这节课的结尾时,教师讲解:今天我们通过练习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这两种图形都属于四边形家族的成员,想一想,四边形除了这两种,还有哪些?学生想到有四条边不相等的凸四边形,还有凹四边形。教师总结:你们说的都对,这些图形也属于四边形。除了四边形,还有五边形、六边形……它们都属于多边形家族的成员。教师同时完善板书,具体如下图所示。

[多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在这样的课堂收尾中,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和形象板书,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启发学生对封闭图形的整体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在此关系上进一步关联,形成认知结构。

四、追根溯源,感受知识产生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活动自主建构的,浓缩了原始知识本身漫长的形成过程。学生受年龄和认知的影响,他们对人类历史上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的了解存在局限,教师可以在课堂结尾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

例如,在教学完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这节课后,教师提出问题:这节课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了几分之一,初步认识了分数,那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发明分数的吗?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索,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接着,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分数产生的历史,穿越过去的视频瞬间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启发了学生对分数产生必要性的认同,甚至激起了学生从课内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的心理需求。

这样的课堂收尾,把学生在一节课中对知识的短暂探究追溯到知识产生的漫长源头,有助于引发学生的逆向思考,感受数学是随着人类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文化的伟大创造之一。

总之,深度收尾让一节课不仅仅停留在一节课的时间和空间节点上,更多的是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深度思考,进一步启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探究欲望,从而激發学生对学习持续的热情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加树. 问题引领,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9(Z2).

猜你喜欢

提炼深度思考感受
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搭建多元平台提升语言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感悟数学思想,领略数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