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班干部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31艾蕾

大学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立德树人

艾蕾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班干部;队伍建设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事业自古为民族基石、国之大计。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被寄予厚望。在高校的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班干部因其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作用,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者更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率先将班干部锻造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班干部作为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中坚力量, 如何发挥其思政前沿阵地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利用这支特殊力量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班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高校班干部的队伍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内容

(一)高校班干部是思政教育的特殊主体

思政教育是主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思政教育存在“双主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体。从教的角度看,教育者是主体,进行着他育;从学的角度看,受教育者是主体,进行着自育[1]。因此,教育者为他育主体,受教育者为自育主体。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的主体,即自育主体。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下,在高校的基本组织单位中,班干部作为学生干部队伍的主力军,历经层层选拔锻造,是学生骨干、群体精英。作为富有朝气的青年代表,他们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发挥着协调、组织、领导、示范等重要功能,是学生事务的重要参与者,是师生间沟通的重要纽带,是班风、校风建设的排头兵,是思政教育者的可靠助手,更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可见,高校班干部是思政教育中特殊的自育主体。

(二)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是落实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德树人具有深刻内涵,其核心在于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其根本是让学生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超越性道德[2]。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核心理念,它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活的灵魂,与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目标相一致、同促进。将根本任务融入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是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职能的必由之路[3]。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班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并同基层学生党团组织一起构成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单位。创建优秀文明班集体有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营造,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是班级建设的最高目标。作为日常思政教育的主要抓手,班级建设涵盖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三大板块。其中,班干部的队伍建设是根基,制度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主线,三者有机统一、相互依存。

当前社会负面思潮呈现出多元态势,高校迫切需要开展立德树人的相关主题教育。高校班干部身处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最能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就是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结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精心选拔培育一批素质过硬、精诚团结的骨干队伍,率先锤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优秀候选人。

二、着力凝聚四个坚持,用心加强队伍建设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明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守日常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旋律。一线思政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辅导员,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做好顶层设计,抓好选、培、用关键节点,全力打造一支思想红、品德正、能力强、学习好的优秀班团干部队伍。

(一)坚持以“生”为本,育人为先的工作原则

立德树人和思政教育皆是关于人的工作,而人的根本问题在于人的本质,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本质的自由全面发展[4]。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班干部的队伍建设,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工作,即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作为加强高校班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根据。马克思在批判以往人的本质观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分析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是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故其要求思政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當前社会价值观复杂多元,00后学生日渐成为高校主力军,这给现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提出了要求。坚持以生为本,就是将学生视为教育主体,做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重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并尊重其表达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6]。坚持育人为先,就是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时刻要以培养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融入学生群体,与班干部以心交心,融为一体。要准确了解班团干部的基本信息,掌握他们的个性特征、行为特点,倾听他们课堂之外的烦恼喜乐,引导他们处理生活和工作难题,尊重他们给予班级建设的意见建议,肯定他们的工作态度,辩证看待其工作不足之处,改善工作方法,并鼓励其大胆创新、不断突破。

(二)坚持总体布局,科学选拔的工作方法

班级构建非一日之功。在未建之前,要结合工作计划,筑好岗位框架,制订班纪班规,做好总体布局。自新生入校后,辅导员要运用各种方式走进学生群体,通过一系列基础工作挖掘心中人选:一是查阅学生档案,关注有班干部经历及特长突出的学生;二是借助军事训练等实践活动,观察表现突出者;三是通过谈话、宿舍走访,查看学生QQ、朋友圈等生活动态,侧面了解该生的其他表现;四是临时任命,关注考查期间拟推选班干部的综合表现,尤其要考查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

班干部的选拔是队伍建设的重要节点,亦是开展日常思政教育的最佳时机。高校辅导员要紧抓思政教育的主线,在选聘前做好思想动员,在选拔中注重科学民主,在选聘后多方衡量。首先,做好思想动员。采用主题班会等形式,集中告知学生组织框架,班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选观念,深刻认识担任干部的核心要素必须是知奉献、懂担当、肯吃苦、肯退让,而非将其当作入党、评奖的跳板。其次,采用自愿报名、他人推荐、公开竞选等灵活多样的选拔方式,让竞选者现场展示,汇报个人情况、竞聘意愿、工作构想等。同时,可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专业课教师、兼职班主任担任评委,设置工作情景现场问答。评定方法通常有现场打分、无记名投票等。最后,结合评定结果,多方衡量候选人。如前期考查的人选为民心所向,可安排其直接上岗;若理想人选非得分(票数)较高者,更应研判其低分原因,并综合考量排名靠前者。

(三)坚持“一心四要”,全面培育的工作目标

班干部培育是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班干部就职到岗后,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创多种形式全面培育。坚持“一心四要”全面培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依据,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核心,以思想要红、品德要正、能力要强、学习要好为培育目标。其中,思想品德是前提,能力是重点,学习是保障。

一是思想要红。习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7]高校辅导员要通过“青马工程”、党校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员发展流程、党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敦促班干部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知行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好干部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品德要正。党的十九大重申,高校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发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依托主题班会、特色活动、线上干部群、微信平台等载体,以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讲内容,大力宣传“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大学生”等先进代表的感人事迹。要利用“最美校园人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人物先进典型”三好优干优团等评选,推动队伍向先进看齐,并自觉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进一步发挥班干部的正面导向作用。同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干部,要及时“亮剑”、敢于批评;对不能胜任的学生干部,务必及时调换。

三是能力要强。能力是班干部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素养,主要涵盖组织安排、领导协调、语言表达等能力。人的本质表明,增强能力非纸上谈兵,还是要通过实践提升。因而,引推班干部主动参与处理班内各项事务,力争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总结。要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具有思想性、启迪性、趣味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创造和谐融洽的班级环境,开发班干部的潜能和个性。同时,定期举办干部培训和交流大会,邀请院系党政领导、基层学生党团组织干部等交流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此外,可采用学年述职评议制度,用民意检核工作效果,并依据反馈意见对其进行奖励或督促整改。

四是学习要好。作为群体骨干,学生干部通常能力突出,但易于忽略学习,或较难平衡两者的关系。再者,班风学风的形成通常由班级核心成员(班团干部)辐射至其他成员,所以学习十分必要。班干部学习要好不仅指专业课成绩高、排名前,更重要的是学习劲头高,学习态度端正,总体上不落后。一方面,大学生的本职是学习,要帮助学生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转变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突出朋辈中的典型,以优秀干部为榜样,推动班级风气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干部结合自身情况,总结工作经验,采用多元方法,提升办事效率,平衡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四)坚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使命担当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师德是教育管理者的灵魂,是实行班级管理活动中的无形无价财富[8]。作为“教”的主体,大学生思政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是他育的重要主体。其中,辅导员队伍是他育主体的重要组成。《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构成,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习总书记多次阐述“好老师”的内涵,并号召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现实工作中,教师欲树立个人威信、领导学生干部队伍齐步向前,欲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就要有优良的品质和过硬的本领。因此,始终加强自身建设是落实使命、完成担当的必然要求。在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中亦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诠释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是提升思想站位,认清形势。政治性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属性。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与主题教育,关注国际国内时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读社会热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知时势、懂时事,才能看得清、辨得明,才能深入剖析,带领学生看清形势。

二是增强业务素养,榜样先行。当前,高校辅导员提升途径众多,如辅导员素质能力比赛、授课、培训、攻读学位等。信息化时代,网络平台也是学习场所。除了平日积累,还要勤思考、常总结,积极改善工作方法,提升办事效率。同时,应自我调节增强职业幸福感,以饱满的精神态度感染和示范学生。

三是打造个人形象,内外并修。新生代学生关注老师,模仿老师,老师的着装打扮、言行谈吐,无一不是他们热议的内容。因而,内外并修是当前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课题。辅导员要结合专长,发挥个人特色,打造专属品牌,树立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形象。

三、结束语

高校班干部是学生群体的中流砥柱,是思政教育的特殊力量。在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中,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核心,以思想要红、品德要正、能力要强、学习要好,即“一心四要”为班干部培育目标,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由之路。一线思政教育者在工作的实践探索中,更要加强理论学习,自觉灵活运用,力争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