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021-03-11高鹏林

学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

高鹏林

摘 要: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行业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军。教育事业和新课改在不断推进和发展,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使之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应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加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育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中华民族稳定发展,立足于当今世界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的全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稳定发展的主力军,是综合实力及国际竞争力的表现。传统的应试教育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其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教师应不断完善、改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将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科学先进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已經成为国家、民族及个人发展的关键点,大力开展和实施创新教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教育事业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及发展,很多教师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这样的转变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符合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符合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1]。本文将以阐述创新教育中需要克服的障碍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措施,以供广大教育行业工作者参考。

一、创新教育中需要克服的障碍

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面对和克服很多的障碍,下面将简述创新教育中的主要障碍点。

(一)认识上的障碍

创新教育是一个教育新词汇,很多人对于创新教育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到位,他们往往将教学活动与创新教育相分离,其实两者之间应是紧密结合的关系,创新教育应实时渗透至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同时,创新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任务,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团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够实现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应普及和加强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克服认识上的障碍。

(二)思维上的障碍

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下,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给学生传授各学科知识,这样的思维过于片面、局限、落后。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文化知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加强与创新教育的紧密关联,充分发挥创新教育对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克服思维上的障碍。

(三)观念上的障碍

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指向标,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思想。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全部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了学科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应转变教学观念,摒弃落后的观念,不断深化改革教育理念,完善改进教学模式,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克服观念上的障碍。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阶段,学生普遍有好胜心强、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向往自由的心理特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总结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学习因素和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心理特征,采用班会、面谈等多元化的渠道,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培养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时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保持持之以恒的态度,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良好的创新型思维需要积极的求异心理、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架构及活跃的灵感思维五个主要的思维条件。因此,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思维条件的激发和培养,通过不同教学内容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异心理;通过对事物的结构分析,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逻辑、创新等知识的教授,构建学生独特的知识架构;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活跃学生的灵感思维。

(三)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志向

志向是主要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它是一种强大的引导动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学生的创新志向要以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发展为主,要能够体现学生高度的责任感、贡献度及事业心[3]。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明确科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志向。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操作,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既可以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创新教育的学习内容。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创新能力的改进和完善。

(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教与被教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始终是严肃、严格、严厉的形象,这样会导致教学氛围过于紧张、压抑,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学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参与度具有很积极的正面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发言,能够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时,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威信,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交流,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创新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六)加強教学评价,完善奖励机制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教育的评价,结合学生创新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建议性、引导性的评价语,要使学生有效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他们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提供正确的引导。夸奖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充分的认可和表扬。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成果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奖励,要全力支持学生的创造性设想,提升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充分的肯定和奖励,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创新能力。

(七)激发学生创新的主动性

当代教育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辅助的角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加强对自身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视和培养,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八)为学生搭建创新活动的平台

重视和加强学生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拥有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提升,符合国家、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保证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顺利开展[4]。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创新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促进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学习,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创新才华,切实感受到创新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为学生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创新活动,为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科学、有效的平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教育不仅对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向着综合型的优秀人才更近一步。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使之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还要充分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培养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2):32.

[2]付敏捷.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考试周刊,2018(38):15.

[3]赵广胜.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华少年, 2018(31):141.

[4]蒋永梅.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J].学周刊,2018(14):99.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