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2021-03-09徐湘龙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审美观人文精神

徐湘龙

摘 要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被认为是育人的主阵地。但在目前的语文实践中,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并未充分实现。语文育人应当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育人并非要削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文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试从价值观、审美观和人文精神三个角度解读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学科育人;价值观;审美观;人文精神

什么是学科育人?

对此,叶澜教授曾说:“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这个世界和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提升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这一描述性定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学科育人价值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可以多层次多视角来理解育人价值的内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基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须在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以失去“语文味”为代价。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审美情趣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一、学生价值观的培育

价值观深刻影响着社会个体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完善和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时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尤其是当下网络游戏、电视综艺娱乐的泛滥,学生的价值观念深受其害,如轻视劳动价值、奉献精神而崇尚享乐主义、利己主义。长此以往,学生的价值观极易扭曲。语文学科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是课堂教学价值观重建的重要内容,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文所以载道也。”许多语文课文都蕴含着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方面的德育元素,语文教师需要去挖掘、整合课本德育资源而不是将德育元素从课文中整体剥离出来,“文道结合”“以文悟道”才是语文教师的不二选择。如《论语》就是一部蕴含丰富育人价值观的典籍,多个篇章被选入初高中教材。《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生死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观等,对于匡正当代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崇尚金钱权力、享乐等价值理念无疑是振聋发聩的,若弃之不用岂不是买椟还珠?难道学习《论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多学习几个文言实词、虚词?对此,华师大二附中成龙老师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的独特价值,独特价值是不可以被其他文本随意替代的。作为体现积累文言字词价值的《论语》是可以被别的文本取代的,但是作为体现德育价值的《论语》是不可以随意被别的文本取代的,因此《论语》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丰富的德育元素。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德育内涵的篇目还有很多,如《训俭示康》中司马光高居宰相之位却教导儿子“以俭为美”的家风传承、《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中延陵季子因为“心许之”而“不忍欺心”的诚信精神、《老王》中老王即使身处底层仍坚守人性之善以及作者在“愧怍”中的可贵反省等,都对中学生走出价值观误区、学会做人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文道结合”不等于灌输价值观,更不是忽略文本的文学审美价值,而是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篇章结构、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自觉建立起价值认同。“语文教学应把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思想教育是伴随在语文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两者不能主次颠倒。”①如在《苏武牧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开始就设置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学习苏武的哪些精神?”“苏武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里?”则不仅显得生硬,而且忽略了文本的文学审美价值。教师不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引导开展教学——“课文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是如何来写的?通过这些事件,可以看出苏武身上怎样的品格?这些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这样才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到苏武所诠释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不事二主”的忠贞品格,到后来这种精神品格还深深影响了文天祥、史可法,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同时,又能 “以文悟道”进行价值观的培育。

二、审美情趣的培养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以“六艺”教授弟子,其中的“乐”,实际上就是孔子结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部类发挥他的美育思想。近代西方的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通过审美自由活动,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全的人,他说:“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们先成为审美的人。”可见,美育是实现道德教育的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无疑是合理且必要的,它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对诗意人生具有促进作用,让中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忘仰望璀璨星空。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篇,如极具审美价值的诗词、文质兼美的古代散文等,它们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如《左忠毅公逸事》中左光斗为国寻才爱才的“忠”和被处以极刑时“威武不能屈”的“毅”,就是一种人物精神的崇高美,它能激发学生内心的价值认同和审美认同;《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临危受任扶大厦之将倾的担当精神,历九死一生仍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字里行间都给人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居里夫人崇尚科学的理性之美以及坚忍不拔、献身科学的人格之美,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语文教师实施审美教育,要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而采取恰当的方法。有的文章重在情感之美,有的重在人物形象之美,有的可能重在语言之美。如在教学苏轼的《前赤壁赋》时,不仅要品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诗情画意之美,更要去探寻苏轼依托明月江水和清风而形成的情景理有機结合的理趣之美,这样学生的审美体验才由表及里。

审美情趣的培养,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特质和心理认知规律,既需建立在对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激发学生感知、想象、情感认同等心理机制。首先需要阅读作品破解语言符号系统进入文本世界,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引领学生感知文学形象,由浅入深,进入审美同化、情感共鸣的阶段。如《背影》,就对父亲形象的审美而言,读者首先是从深青布棉袍、微胖的身躯、过铁路时的蹒跚、离开时的回头、消逝在人群中的背影等外在形象来感知父亲“慈父”形象,然后由浅入深,从作者看似平淡的叙述语言中读出失去差使的父亲肩上的生活重压,以及在这种重压之下父亲待我不同往日的父子隔阂,最后从作者的眼泪中读出作者与父亲和解、与自己和解、与爱言和的意旨。学生在这样完整的审美过程中,获得的是心灵的滋养、德性的升华。

三、人文精神的传承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儒家经典《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中“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倡导的仁爱精神;道家《老子》中“上善若水”“无为不争”的处世态度和《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等。人文精神的传承就是要借助这些优秀作品的学习,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和理想信念。

1.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材中的人文类篇目的教学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上注重选择文质兼美又蕴含人文精神的篇目,教师教学这些好课文时,要讲究方法,精心设计,让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培育落到实处。

对文言文中蕴含人文精神的篇目,不能“重言轻文”,而是要注重从“文”的角度去挖掘教材的人文价值。因为这些篇目,其“文”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不同文言文本中的“言”是相近的,具有可替代性。如果对《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可贵精神、《苏武传》中苏武忍辱负重死而不屈的大丈夫精神、《左忠毅公逸事》中左光斗为国选才爱才狱中忧国的忠贞品格视而不见,既忽视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又背离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进行人文类篇目的教学中,“若要深度挖掘,教师需要跳出‘就单篇、教单篇点状思维,做好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或同类课型的研究”②。如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过程中,这3篇文章尽管是不同时代作品,但都是悲剧,里面的人物都有性格的复杂性,因此可以以 “悲剧中的复杂人性”为单元主题,然后努力挖掘这一单元主题与各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如“窦娥的主要性格特征”“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哈姆雷特的内心矛盾冲突体现在哪里”,努力把体现人文价值的单元主题与体现工具价值的目标整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中,观照他们对人的深切关怀的人文精神。

此外,在进行人文类篇目的教学中还要创设情境,建立起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还是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单元整体教学为例,3篇悲剧呈现的生活与学生当下的生活情境都有很大的距离。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舞台演出片段、剧照等手段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与窦娥、周朴园、鲁侍萍、哈姆莱特相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在欣赏戏剧冲突中认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复杂,激发他们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

2.课堂之外,要重视人文类书籍的整本书阅读

钱谷融先生曾说,文学即人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培育人文精神。大量的文学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相对于日常学习中的浅阅读(随意翻看)、碎片化阅读和伪阅读(为做题而进行的阅读),整本书阅读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如《史记》,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只有通过整本书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史记》这一不朽名著的价值,否则容易一叶障目。司马迁在其中寄予的情感,经千百年的传承,有很多成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如荆轲“重然诺,轻死生”的任侠精神,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进取精神,吴起、商鞅、晁错等敢为人先的变法精神、陈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抗精神等,这些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动力。

人文类书籍的整本书阅读要注意创设阅读情境,营造阅读氛围。上师大郑桂华老师认为,师生一起培养“阅读共同体”尤其重要,她认为“无形的读书氛围的營造比有形的读书样式设计显得更有意义。 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传播敬畏阅读、钟情阅读的导向性信息,如教师自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经常和学生交换图书;把图书作为礼物或奖品送给学生;上课中经常提到某一本书,并讲出书的价值;留心学生正在阅读的高质量的书籍,在公共场合表扬激励,寻找或者创造机会把这些书推荐给其他学生”③。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共同体”中,不能以教师的个人偏好凌驾于学习小组的共同兴趣之上,而是平等地参与,并能解答学生的疑惑。

整本书阅读也可以是课堂篇章阅读的延伸、拓展,两者不能完全割裂,而是互补促进。如学完《老王》,不妨抓住学生对杨绛先生的钦佩之情,去读读《我们仨》,了解从混乱年代走过来的相濡以沫的亲情;学完《跨越百年的美丽》,不妨抓住学生对居里夫人的敬佩之情,趁热打铁读读《居里夫人传》,更加完整地去了解居里夫人自强不息的一生和她的处世态度、人格精神。

总之,语文学科的育人要从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审美情趣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三个方面开展,只有这样育人才能落到实处,德育渗透才能有的放矢。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又要推进整本书阅读,利用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和道德情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感渗透、语言熏陶,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育人有机结合。

————————

参考文献

①王维敏.语文教学如何贯彻文道结合的原则[J].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3).

②李重.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挖掘与融通转化[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

③郑桂华.整本书阅读:为人生,为成长[J].语文学习,2016(7).

[作者通联: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审美观人文精神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