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课到底怎么教

2021-03-09杨帆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杨帆

摘 要 基于新教材的语文阅读教学既要重视文本解读,注重教学的“语文味”,继承传统教学的有益经验;同时也要落实新课标精神,推进“任务群教学”,通过设计情境和任务,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新教材;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江苏省各高中自2020年秋正式进入新课改,使用上了统编版教材。那么,面对语文阅读教学,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有哪些不同?这种不同在突然的转变之中如何落实?怎样教学才是真正落实了新课改,培养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些,都是目前一线语文老师普遍的困惑。

前一阶段,我参加了市内外多场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听了四节不同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阅读教学展示课。我觉得这些课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详细探讨一下——基于新教材(或者新课标)的阅读教学课到底怎么上。

《故都的秋》是最新的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写景散文,以往也曾入选旧的人教版以及多省地方教材。一般来说,传统的散文教学,采用的是“理解型”教学方法。所谓“理解型”教学方法,就是老师带领学生,以提问的方式(当然问题可以来自老师,也可以来自学生),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领悟意境,最终实现文本阅读教师视野和学生视野的融合。这种“理解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很有帮助。但是“讲解过多”“分析过多”也造成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最重要的核心素养,贴合度和关注度明显不够。

因此,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鲜明地提出了语文教学的“语用观”,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于是语文教学注重“语用”引起了老师们的普遍关注。201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更进一步,既延续了语文教学“语用观”的表述,同时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和关键,其他三个核心素养与“语言建构与运用”是相伴相随、无法分割的。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涉及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感悟能力培养的潜在渗透,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式并列的关系,而是“1+3”的关系,是一主一副、一干一支的关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学生最重要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推动“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

所谓“语文学习任务群”,最简单的表达是:以素养(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为主线,指向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构成原则是“核心素养+语文实践”。

不少老师感到疑惑:为什么“任务群教学”就能担当转变教学方式、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大任呢?

因为“任务群教学”改变了以往单篇文本一直注重“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整合单元文本(或者再挑选其他文本),以这些文本为依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积极地、有兴趣地完成系列任务。这样就逼着我们的课堂必须实现从“传统知识文本讲解”到“现代语言运用实践”的转变,从而真正落实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角色和理念的转变。

当然,新课标提出的“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任务群教学”需要对整个单元不同文体、不同风格、不同手法的多个文本进行统整,需要对不同文本的情境和任务进行糅合,融合成一个整体的、连贯的、协调的的系列情境和系列任务,这个工作难度很大。目前,全省普遍都在试行、实践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单篇文本的任务群教学”,这也是为最终落实“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而采取的一个过渡。

那么“单篇文本的任务群教学”又怎么开展?传统的文本分析、文本细读还需不需要?如果需要,二者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又是目前很多语文老师的困惑之处。

我认为,既然我们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单篇文本的任务群教学”。那么,对于单篇文本的内容理解、分析就必不可少。如果师生对文本的内容、语言、意蕴等都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然后就去实行“任务群教学”,这样的教学就会“既丢了芝麻,又丢了西瓜”,造成“驼子摔跤——两头没有着落”。

只有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再设计“任务群教学”,才能既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時又锻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交流等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当然,这样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学任务更多了,对文本内容整合的思考更难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站位更高了,对老师课堂设计的能力要求更苛刻了。

下面,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既兼顾文本解读,又落实“任务群教学”。

一、紧扣重点难点进行文本解读教学

在固定的教学时间里,既要兼顾文本解读,又要落实“任务群教学”,这就要求文本解读要抓住文本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快速切入,不能再像传统课堂那样,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慢慢引导学生诵读、咀嚼、分析、品味,这从时间上是来不及的。

《故都的秋》是一篇较难理解的散文。文中描绘了五幅秋天的画面。画面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学生容易理解。学生都知道五幅画面中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清、静、悲凉”。而学生由于长期受老师讲授的所谓“情景交融”写作手法的影响,不自觉地就会认为既然景物是“清、静、悲凉”的,那么主人公的情感必然也是“悲凉”的。其实,作者的情感有些复杂,有面对“清、静、悲凉”景物的稍许落寞,而更多的是对这种“清、静、悲凉”景物和环境的欣赏、喜爱和“赏玩”,这是《故都的秋》与我们学过的众多的文学作品不同的地方。这种情况学生在此之前可能还从未遇到,所以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这也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语文老师在拿捏作者的独特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上,就必须要学会如何成功地进行教学处理。

比如,教学第三段“秋院图”,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清、静、悲凉”景物背后作者的情感?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扣住关键词语、细细咀嚼的方式来加以感悟。比如“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写出了一种不急不忙,闲适恬淡;“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天空的高远碧绿,给人一种“清爽感”;“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声衬寂,写出了一种静谧,当然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专注和淡然,不然怎么会听得到这些微小的声响?“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细数”最能说明当时的闲情逸致,写出了作者的悠闲和对景物的喜爱。通过品读这些词语,学生就能感悟到:悲凉的景物背后,原来并不是作者悲凉的情感。

又比如,第五段“秋蝉图”,“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听起来似乎让人倍感凄凉,然而这种声响在作者的耳朵里却是“啼唱”,作者还把秋蝉比作“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些显然写出了作者对秋蝉的亲近,而明显不是同情和悲悯。

当然,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欣赏悲秋”的复杂情感,还可以组织学生从五段写景段落之外,快速寻找作者表达对“故都的秋”的欣赏句子。

比如抓住第一段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无论”“总是”显然说所有的秋天都是好的(当然包括“故都的秋”),“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看起来和上文在语意上是转折,其实表达的意思是“故都的这个特别的秋”在所有的“秋”中更好,更有味。

第二段中,谈到江南的秋时,提到江南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里特别要注意一个“赏玩”,很明显,作者的潜台词是:只有“故都的秋”的秋意、秋味才能“赏玩”十足。

至于第十二段和最后一段,“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些句子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留恋、欣赏之情。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就会明白,《故都的秋》全文从开头到结尾,作者的情感表达,或直接流淌,或隐晦含蓄,但整体而言其“赏悲”之情,是相互照应、浑然一体的。

所以,全文五幅“秋景图”都是扣住了“清、静、悲凉”来写,都体现了作者“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那么,郁达夫为什么会有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这既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景物欣赏视角有关,又与郁达夫个人的经历、特质有关。这些视课堂教学时间,如果时间富余,当然可以拓展给学生;如果没有时间,就转入下一个环节“任务群教学”。

二、紧扣能力培养进行任务群教学设计

当然,前面的文本解读和这里的“任务群教学”不是割裂开来的两个部分。前面的文本解读也可以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加以呈现。笔者之所以分开来谈,主要是为了把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教学侧重点区分开来。

文本解读是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而“任务群教学”则要落实新教材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课堂上真正去着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最重要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尤为关键。

那么,到底怎么样来设计“任务群教学”呢?“任务群教学”的核心意图,是在课堂上要设置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比如,有的老师这样设计情境任务:

假如民国也有朋友圈,1934年8月郁达夫不远千里從杭州辗转青岛奔赴北平,时逢七夕,有感而发,写成《故都的秋》并发在朋友圈以示纪念。随后圈中好友纷纷评论。如果你也在朋友圈之内,请你发表一条评论,不少于30字。并向同学们说一说你这样评论的理由。

有的老师这样设计:

如果北平旅游局在1935年的旅游节推介会上想以《故都的秋》 一文的3—11段为素材制作五块展板,请你为展板命名,你的拟名分别是什么?如果当时的媒体邀请你谈谈五块展板中你最喜欢哪一块,你会如何选择?说说你的理由。

也有的老师这样设计:

“品读”是本校文学社公众号开设的一一开掘经典深广内涵的文化类型栏目。该栏目将在十月份开辟“名家经典散文·秋日印象”专栏,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榜上有名,栏目组向广大师生征集围绕五幅秋景图而创作的新诗或者填词。请你也投稿一篇。

这些情境任务,都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其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这是“任务群教学”的主要目的。很多专家认为“语言文字运用”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追求,也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最重要路径。

当然,“任务群教学”中,也要特别重视一些容易偏离“任务群教学”要求的教学设计。

比如,有的任务群教学,脱离了前面的文本解读,另起炉灶。比如教学《故都的秋》,在文本解读之后,要求学生“拍摄自己家乡的某处景致,编写脚本,制作视频”。这虽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但与前面的文本解读已经相互割裂,形成了一节课出现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破坏了文本教学的整体性,也打破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任务群教学,一定要贴近文本,是对文本学习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

又如,有的任务群教学,貌似也设计了系列任务,但是这些任务不能激发学生的体验和共鸣,也不能驱动学生主动积极、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任务活动中。比如,《故都的秋》的教学中,有的老师设计如下情境任务:“假如你是郁达夫非常要好的朋友,请你带领同学们走进故都,说说作者为什么选择并喜欢这些故都之景?”这样的任务情境便不太符合要求。

“任务群教学”中,“情境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情境的设计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个是“真实”,一个是“有意义”。所谓“真实”,就是要求设置的这个供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课堂学习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或者是在今后继续学习和生活中可能经历的,这样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活动就有熟悉感、亲切感,就像在做自己“真的”要做的身边的寻常事情,就能增强他们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谓“有意义”,就是说这个“情境”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实际、认知实际,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思考、探究可以完成的任务。如果这个活动任务不是学生这个年龄段和其知识基础能够承担的,不是他们“跳一跳能够摘到的”,学生就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其任务活动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按照这样的要求再来看“代替朋友介绍故都之景”的情境设计,看起来似乎是作为郁达夫的好朋友,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故都,品赏景物。但是,郁达夫毕竟不是学生的真正朋友,故都也毕竟不是学生生活过的地方,学生只能被动地感受郁达夫笔下的“故都之景”,这种情境驱动便脱离了学生的具体生活,也就很难直接地、较快地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的任务群教学只是徒具形式,并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热情的作用。如果改成这样的情境任务:

学校举行名家名作“插画”展览,有人为《故都的秋》五幅秋景图制作了五幅插画,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幅,配一段150字左右的介绍和赏析文字。提示:可以从意象、感官、动静、炼字等角度赏析。

这样的情境任务设计,就更有真实感,更有现场感,学生看着文本中的写景段落,好像眼前真的浮现出插画一样,因为众所周知,郁达夫的写景本身就的确是一幅画。这样学生完成起来,既有了兴趣,又品析欣赏了文本。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呈现出来的介绍和赏析的文字,再有序地引导修改、纠正,这样的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欣赏能力,同时深化了文本解读。

[作者通联:江苏灌南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