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质视野下高中体育课堂构建探究

2021-03-07范晟

民族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堂构建高中体育

范晟

摘要:在当前体质视野下,体育核心素养已经纳入高中新课标,这标志着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在学校体育展开。核心素养并不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否定,而是素质教育的更深更高层次的改革。本研究是基于体质视野下,结合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具体化、校本化的实现路径,试图为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体质视野;高中体育;课堂构建

在当前的体质视野下,在高中教学系统中高中体育教学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高中生拥有了较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更加健康优秀的成长。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都开始重视对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由于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影响了身体素质的提升。所以,基于当前体质视野,高中体育课堂该如何构建值得我们探究。

一、发掘学生兴趣所在,提升学生的体育积极性

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压力大,传统的体育课比较单调乏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不高。教师需要将体育项目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将活泼生动的运动方式引入高中体育课堂中,吸引学生的体育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以此来达到有效缓解学生在文化课堂上产生的乏味枯燥心理,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以及体育运动中来。同时,为确保学生达到有效运动的程度,教师还可以对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一定的改进,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和竞赛等形式,改变学生对体育课堂枯燥乏味的认识,从传统运动中寻找新的乐趣,进而将体育学习当作一种爱好而不是压力。在学生全员参与运动,热爱运动的情况下,体育教学的价值会被更好的挖掘出来,真正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体育积极性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真正深入学生群体中,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例如: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在一起跳长绳,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教学,首先为学生们展示一些跳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做到眼、身、脚协调运动,随后将学生们进行一定的分组,开展跳长绳活动竞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和竞赛意识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二、发现学生体质差异,进行学生的针对性教学

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进行统一式的教学,即大班化教学,对于一群学生无区别教学,其针对性不强。而由于每个个体是不一样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天赋本身就有区别,统一式教学无法有效地提升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基于当前体质视野下的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每个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天赋的不同,每个人的适合项目即最佳运动程度是不同的。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来制定适合的体育教学课程,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每个学生的体质,打造以学生为主的体育课堂教学。

在进行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打球经验和身体素质来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在开展必备的准备运动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练习颠球等运动量较小的项目;而缺乏此类经验的同学可以在教师带领下学习控球技巧和运动规则,使学生尽快的熟悉排球,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体育运动中来;而对于具有一些排球经验的同学,教师可以允许其进行自由组队对打的活动,如进行分组开展排球竞赛,在排球比赛中,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同学提供一定的动作展示,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中互相交流,互相纠正,使学生发现自己在本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提供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教学,可以找到每个学生的最佳运动方式和运动程度,使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课堂位置,不会因为体育项目不适合自己而产生消极的学习状态,或因为承受不了运动强度而对体育课堂产生恐惧心理。针对性教学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运动效率,以此真正达到强身健體的效果。

三、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检验考核中,应综合多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综合体育考核。在当前的体质视野下,学生不仅需要拥有正确运动的能力,提高自身运动水平,也需要正确的体育运动知识和对体育文化的了解掌握。所以,在考核学生体育能力时,不能只考核实践能力,也要结合学生的理论能力。同时,由于学生体育运动天赋不同,起点不同,所以不仅需要考核最终得锻炼练习成果,也要结合初始运动水平,对学生的进步程度和锻炼效果也做一定考量,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

体育锻炼效果的评价方法可根据国家教委、省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做好大学新生素质测试工作的精神,在高中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进行一次新生的素质测试,以作为高中生体育锻炼的起点,为今后三年的体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也为制定体育锻炼计划提供依据。此后每个学期初都可以对同学们的体育素质状况进行一定的评估。那么经过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和课外体育锻炼,再结合体育成绩的考核与学期初的体育素质评定,进行一次体育锻炼效果的测试,教师可根据学生成绩提高的百分率来评分,并占总分的一定比例,客观地评价学生平时锻炼的积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在当前的体质视野下,高中体育课堂的构建对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推动学生的文化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兴趣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体育锻炼以及体育评估,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保障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将体育锻炼从课堂搬入日常生活,将运动作为终生的习惯有着关键作用。高中体育课堂的构建,将推动高中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冬林.分析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J].休闲,2019,(09):155.

[2]尚力沛,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目标、过程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 02) : 109-114.

[3]张细谦,张仕宜. 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的优化[J].体育学刊,2018,25( 02) : 76-80.

[4]丛晨,何劲鹏. 浅谈体育核心素养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培养——评《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7( 12) : 120.

猜你喜欢

课堂构建高中体育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小学英语语音课堂的构建和思考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