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1-03-07孟爱华

民族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生物实验

孟爱华

摘要:目的 在初中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法 通过有趣的课堂导言、改变课堂实验的方法和培养多种实验能力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他们在课堂上自我创新的意识。结果 多方面的培养后大多数学生都在实验课上有了自己的创新。结论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完全放弃了以前的实验课是由教师领导的意识,把实验课变的既生动有趣又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生物;实验;学生;创新意识

前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国社会发展史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华民族曾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四大发明有力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明显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原因在哪?归根结底还在教育: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严重束缚了创新思想,产生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由这样的人才创造的文明也就可想而知了。只有从教育创新入手,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生物学是新世纪的前沿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担任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窗口。

一、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应无疑者,先教有疑。”疑是创新的前提,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或多或少地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就应牢牢地把握这一有利时机,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

二、 创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创新氛围,启发创新思维。

教学民主是创新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桥梁,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才能使各种智力的、非智力的创造性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善于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辩,对于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即使他的意见是错的,也要在肯定他的勇敢精神的前提下,通过讨论加以指导。

三、培养实验兴趣,激发创新动力。

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不能持久。做实验是他们上生物课最高兴的事了。但是几次下来,通过交流发现:他们的兴趣在减退。原因很简单:课本实验虽然数量不少,但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他们感觉好象是一个木偶一样被牵着走。这样的实验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生物的好奇心。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四、改革课本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一)、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实验

现行的生物学实验大多还是验证性的,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有利于培養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并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验证实验的内容有的偏重于技能的训练,有的则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较被动的情形中,它不利于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形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生物学实验进行一定的调整,重新设计和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通过探索事物客观规律的活动来获得新知识,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变演示实验为课外实验

变演示实验为课外实验,可以避免演示实验只能由教师做,学生看,学生无动手实践的机会等弊端。例如:演示实验——种子的萌发条件,教师可在上课前五六天,布置学生在家中按实验示意图的要求做。上课时把这两套装置带到教室里,供观察时使用。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也可以改成课外实验。教师提倡每位学生都要亲自动手,但不作硬性规定,学生都非常欢迎,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是大有益处的。

实验设计训练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用具、材料、药品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如设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实验可用此法。第二种是给出实验目的,学生自己选择仪器、材料、设计出实验方案。如设计一种方案,使盆栽幼嫩植物弯向左侧生长。第三种是要求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案加以改进。如某同学设计了蒸腾作用实验:用一透明塑料袋将盆栽天竺葵的植株和花盆一起罩住,置于阳光下,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让其他学生试找出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也提高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把创新教育落实在实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成自己的责任,把学生培养为“创新型”人才,正如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多给学生以宽容、支持和鼓励,让学生真正在课堂和学习上、活动和生活中学会创新。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生物实验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