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校内实践平台构建的探索

2021-02-18王苓力何宗蔓赵梓涵李欣仪倪嘉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人才培养高校

王苓力 何宗蔓 赵梓涵 李欣仪 倪嘉敏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高校实践育人板块受到重视。学术界关于实践育人的途径与内容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重点不同,但集中于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关于实践基地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双创基地与平台,对大学生理论实践基地的研究屈指可数,鉴于此,本文基于“三全育人”背景,探索出了一套高校创新人才培训的新模式。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校 人才培养 自我培育

近年来,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针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层度推进。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战略部署,其中提出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据相关数据显示,高校实践育人平台的搭建作为实践育人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仍是各大高校人才培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

本文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利用高校闲置空间打造“第三空间”暨高校校内“协同创新育人”实践平台,解决现阶段高校缺乏实践育人平台和人才培养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实践实现“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高等院校落实“三全育人”,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意义。同时带领各高校学生进行高质量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想法变现提供有效支撑,为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養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一、搭建高校实践育人平台的必要性

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等七部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校需要积极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平台的建设工作。2017年2月27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意见指出各高校应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等各个方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据统计,截止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院校共计3005所。2017年底,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分三批建设起了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共114个,仅占全国高等院校的3.79%。

由此可知,高校实践育人平台的搭建作为实践育人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仍是各大高校人才培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

二、高校育人实践平台的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截止2020年十二月,中国知网上关于“实践基地”的研究文献数量接近一万篇,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也仅能找到一千篇期刊文献,其中大部分文章都与大学生双创有着紧密地联系,缺少对大学生校内实践锻炼基地地深入研究。由此可见,国内关于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仍有不少研究空间。

在中国知网搜索到的研究中,以胡桃、沈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高校在实践教育中,可采用在企业设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与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基地等方式。如阿里巴巴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合作建立了电子商务实践基地,让学生把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也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了人才。以喻淑兰为代表的学者基于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认为高校应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而以刘长宏、李晓辉、李刚、岳庆荣、任永功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主要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创信平台让学生参与实践,实现劳动育人;创新创业课程落后于市场发展,学生在实践中自发与市场接轨,加深对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了解,达到实践育人;校园文化建设不足,通过平台对校园文化进行输出,加强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实现文化育人。

一方面线上线下结合不够紧密,实践平台应发挥线下平台优势,根据项目机构的划分帮助学生找准定位,发挥其长,让学生灵活运用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同时发挥线上平台优势,跨越专业阻隔,进行学科融合,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学校治理体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平台能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积累治理经验。

三、构建高校育人实践平台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利用校园闲置公共区域,依托“第三空间”构建大学生的实践平台,扶持学生可行想法变现,再反哺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公益。以搜集资料、实体实践等为主要步骤,以帮助学校实现人才培养作出贡献为目标,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高校育人实践平台进行基础和全面的研究。

(一) “实践平台”问卷设计

本文对本省5所高校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其中包括我校的800多份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调查对象为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本科生,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校内实践平台建设情况和实践环境支持情况等。

(二)“实践平台”实体实践项目分析

目前,“创信空间”已有实体经营项目落地运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二教学楼咖啡厅自2019年4月建立以来,是完全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为学校师生提供交流、学习工作、团建会议等需求的场所。除此之外,咖啡厅构建集设计、研发、销售一体的文化创意咖啡馆,店内包装设计融入成信大校园元素并且设计特色校园文化相关文创周边产品。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的“创信空间”是一个由咖啡厅作为想法资源整合、团队招募的平台,联合学校优秀双创团队和有实践想法学生,拓展其他实体项目空间和业务,开设校园超市、打造双创展会长廊、劳动实践基地,将四者整合形成闭环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在服务于师生中得到锻炼,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自功能。

(三) “实践平台”体系的构建——“创信空间”

“创信空间”是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并反哺校园,在学校闲置公共空间,由校方提供一定起步资金支持学生搭建的综合性实践基地,是集创新创业培养、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劳动育人为一体的“三全育人”高校校内学生综合能力自主培养的平台。

该平台是以“学习+服务”、“爱心+劳动”为特色的实践育人举措,立足专业实践、公益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领域,力图打造学生在学习区和生活区之间的“第三空间”。在校内组建学生团队,利用学生专业知识,开设迎合师生需求的自主经营业务,达到实践育人目的并拓展其他服务性公益性业务。将创新创业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进一步实现优化校内创新创业环境;平台中的场所作为面向全校学生的想法碰撞和变现平台的实践基地,也可作为学生专业实习的场所,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育计划中创新创业和专业实训内容的发展;搭建与“互联网+”结合的线上“创信空间”,为校内学生提供想法碰撞和合作的交流平台和创新创业咨询服务中心,并通过线上平台近一步扩大线下实践项目影响力,使院系、校区之间创意想法无障碍交流合作,弥补线下效率低、范围窄的缺点。

该平台通过自主经营业务满足大学生创新实践需求,并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将部分盈余发展公益和支持经费。以“勤工俭学”补助和“爱心基金”两大板块发挥其公益价值,力图为校内双创项目资金匮乏、贫困生、校园流浪猫狗、校园美化等问题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我造血后反哺校园,突破校园实践项目资金限制项目数瓶颈。到达大学生进行自我锻炼提高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反哺社会的积极意义。

本文研发“双循环”平台。在项目开发前期,重心在校内实体经营即内循环。随着项目的成熟,经营规模扩大、资金良性运转、“创信”辐射范围渐广,转变为以外循环为主体,着力打通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学生分享交流、组团、想法落地的各个环节,发挥大学生思维活跃想法新奇的优势。内外双循环相互作用,通过发挥外部循环的创新潜力,使内外两部分更好地联通。利用内部外部两种创新力量,形成一个不需要校方过多投入的独立性完备系统,实现良性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自主发展,确保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如图1所示。

(四)技术路线

四、构建高校育人实践平台现实意义

(一)内部团队建设,自内而外实现“实践育人”

1.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体经营中,学生能将统计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维护、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多种理论课程结合。根据当前形势和发展环境变化,对目标客户进行调研,挖掘客户已有需求和潜在需求。关注行业风向标,分析竞争对手并提出应对策略,让学生与市场接轨。在此过程中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市场洞察力,加深学生对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了解。

2.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设计思维,研发设计新产品并进行营销策划等一系列链式环节。主动学习该行业相关知识扩宽知识面,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加深对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和多方位合作,团队作战更能快速实现创新目标,而多层次多方位%合作就需要有开放意识和合作精神,共享开放的创业基地建设也就成为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

3.内部团队的培养

“创信空间”平台主要下设三个团队,分别负责线上、线下平台的运营以及对外联络。每个团队又细分为各个部门,使分工明确化、精细化,从而保证“创信空间”平台的基本运营。下面是创信空间的内部组织架构图

(二)“文化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育人是各高校重要教育目标之一。发挥实体平台影响力和传染力,通过“创信空间”平台的文化输出达到培育人才的目的。具体方面表现:

1.产学研用结合,创信平台下的实体项目与高校合作,实体经营战略措施可以作为“新鲜”课堂案例,为相关课程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学不局限于书本,帮助学生把握最新理论与技术知识,达到培养新时代新人目的。

2.创信平台下实体项目具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品牌文化理念,实体项目不断发展经营,品牌文化影响着范围内每一个大学生,加持项目中具有普遍性和独创性的文创产品,承载高校特色校园精神,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进步发展。

(三)发挥主人翁意识,解决校园痛点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中不乏关心校园及社会问题并想贡献自己力量的人。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创信”发挥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如创立扶持资金、解决流浪猫狗问题、扶持贫困生、利用公益反哺校园等助力校园治理。通过自主经营业务创造商业价值,利用盈余发展公益,以团队形式解决个人力量弱小的困境。坚持公益资助育人的理念,致力于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用公益反哺校园,实现效益更大化。

结语: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高校要深刻认识构建育人实践平台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综合性人才。本文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大学校园内由学校提供、学生自主经营的创新创业实体平台显著稀缺,且高校培养计划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领域仍然存在空白。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利用校园闲置公共区域,构建“创信空间”育人实践平台,实现“实践育人”、“劳动育人”、“文化育人”的三全育人目标,助力高校实践育人。

参考文献

[1]李楠、张寒.我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高教学刊,2017(3)

[2]张洪.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5)

[3]李杰辉、郑双阳.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探索与實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10(1)

[4]蔡国良,陈平.双创教育中实战项目制教学的应用探索[J]高教学刊,2020(31)

[5]李文婷.基于协同培养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年10(上)

[6]索菲.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73):25-26

[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R].国发〔2018〕32号,2018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R],中发[2017]31号,2017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人才培养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