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中国故事 协调学科任务 落实核心素养

2021-02-16陈秀宜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用好中国故事,根据学科任务,搭建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平台,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文章立足实际授课经验对如何用好中国故事进行了论述,以期进一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任务;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6-0080-02

引  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鲜活的生活故事引入课堂,在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1]。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通过创设主题学习活动,运用情境教学,设置学科任务,让学生全方位参与课堂学习,感受时代生活,为初中生上好社会第一课。

2021年“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几十年来,张桂梅老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社会的责任,在大山深处创造出了一个中国教育奇迹。张桂梅老师的故事蕴藏了甘于奉献的无私精神,如果教师将其引入课堂,学生更容易受到感染,从而感悟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提高核心素养。本文以八年级上册“做负责的人”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上运用中国故事来创设情境,设置学科任务,落实核心素养,最终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

一、精准把控目标,协调教学内容与素材的关系

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优化和调控教学目标,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落实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教师设置教学目标时,要依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来构建学习平台,使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目标的具体细节进行优化调整,要全方位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以“做负责任的人”一课为例,笔者围绕责任这一核心知识,通过教材分析、优化整合,梳理出三个序列化核心概念“代价回报”“无悔承担”“责任担当”,这三个概念分别对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笔者给学生播放了视频《“时代楷模”——张桂梅》,生动再现了张桂梅老师拖着病躯创办女高的事迹。张桂梅十几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笔者把这个故事作为情境导入的切口,设计了本课的总任务:如何做负责任的人。围绕该总任务,笔者设计了三个学科任务: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承擔责任。

二、细化学科任务,协调学科任务与问题的关系

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与学生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整合到了一起,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从中找出规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科学的认知体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情况对教学情境进行删减取舍,并对预先设计的教学问题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笔者依据学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教学任务细化成三个小任务(见表1)。

(1)张桂梅老师在近50年的执教生涯中付出了什么?

(2)张桂梅老师在执教生涯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3)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代价和回报是否对等。 (1)免费女子高中点亮了山区孩子的希望,你如何理解张桂梅老师从“教师”到“校长”的身份角色转变?

(2)请你结合张桂梅老师的讲话,对其教育办学经历进行总结,谈一谈她身上有哪些品质吸引你,以及张桂梅老师的付出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1)分享你在学习或生活中主动自愿承担过的一项责任,当时你是怎样做出选择的?如何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

(2)近几年,从华坪女子高中走出去的学生又回到了母校任教。请谈一谈你对其选择的看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视频,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学习先进人物,积极承担责任,做个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

笔者确定上述任务后,逐步推进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并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讨论空间。在这期间,笔者还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进行引导和干预,以免偏离教学主线。

任务一: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依托张桂梅老师的教育奋斗历程,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文本和视频内容,明确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涉及的代价与回报,进一步讨论和回答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之间的关系。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明确承担责任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此他们便完成了“是什么”的学习。

任务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教师让学生观看央视《面对面》节目对张桂梅老师的采访,从“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这两个方面感悟张桂梅老师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精神。通过了解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学生认识到她是不计较代价与回报去履行社会责任的人,进而明白了承担责任的意义,如此他们便完成了“为什么”的学习。

任务三:怎样承担责任。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实际,分析自己面对可选择的责任时,是如何选择并承担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近几年,从华坪女子高中走出去的学生又回到了母校任教”这一现象,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面对责任时应怎样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的核心在于让学生明确,张桂梅老师无私奉献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为山区教育的转型做出了好的榜样。对于从华坪女子高中走出去的学生来说,她们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但选择再回去就是自觉承担责任,将培养大山里的下一代当成了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分析,学生明白了在社会中要平衡好主动责任和被动责任,从而成长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感恩那些不言代价、不计回报地履行责任的人,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提高自身履行责任的能力,培养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如此便完成“怎么做”的学习。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活动和体验,教师让学生回答“如何做个负责任的人?”。教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然后,小组成员选出代表展示小组结论。学生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形成了责任意识,并决定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觉承担非自愿选择的责任,不言代价与不计回报地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履行责任的能力。

三、落实知识迁移,协调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经过以上各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完成有关课本理论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责任意识。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工作岗位上。对初中生来说,学习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有助于他们将这种责任与担当意识落实到在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中的具体行动上。这样的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其责任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使其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紧密融合起来,让知识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核心竞争力[2]。

结  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和品德养成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运用时政新闻,向学生展示时代精神,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参考文献]

[1]林晓伟.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培育路径[J].求知导刊,2020(52):28-29.

[2]徐惠.课改3.0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分层教学实践[J].名师在线,2021(08):61-62.

作者简介:陈秀宜(1976.6-),女,福建霞浦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