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卒中不同院外急救模式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1-02-03张巍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35期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并发症

张巍

[摘要] 目的 考察急性腦卒中不同院外急救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模式作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就诊到达时间、接诊时间、急救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就诊到达时间(7.47±1.08)min、接诊时间(5.93±1.15)min、急救时间(24.16±4.5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1.33±2.42)min、(8.87±2.02)min、(33.98±5.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时间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急救模式;预后质量;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35-0098-04

Comparison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out of hospital emergency modes in acute stroke

ZHANG We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Xuzhou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in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221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out of hospital emergency modes in acute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mong them, 60 acute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emergency mode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60 acute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ul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treated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outside hospital and inside hospital emergency mod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arrival time, receiving time, emergency tim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47±1.08)minutes, the reception time (5.93±1.15)minutes, and the emergency time (24.16±4.54)minutes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11.33±2.42) minutes and (8.87±2.02) minutes, (33.98±5.52) minut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3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1.67%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10.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of outside hospital and inside hospital emergency mode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window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Acute stroke; Emergency mode; Prognosis quality; Complication

急性脑卒中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预后较差,患者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呕吐和呼吸障碍等症状[1]。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关键在于时间把控,及早实施有效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至关重要[2-3]。传统的常规急救模式即使在医院抢救设施完善的前提下,依然存在医护人员分配不合理、院外和院内抢救衔接不良等问题,导致急救时间过长,从而延误患者最佳救治时机[4]。而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将院外急救、院内抢救、手术救治整个链条一体化,使医护人员救治步骤井然有序,救治分工更为明确,从而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5]。基于此,本研究考察急性脑卒中不同院外急救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模式作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标准[6];②年龄>18岁者;③本人及家属知情并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全身免疫性疾病者;②恶性肿瘤者;③合并其他脑部神经功能异常疾病者;④造血功能或凝血功能异常者;⑤认知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急救医生接到调度指令后立即出车,然后将患者接到医院,给予相应救治,如溶栓治疗、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更精准的评估治疗。

观察组采用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1)院前评估:急救医生接到调度指令后立即出车,途中电话联系患方:仔细询问患者病情状况,对于疑似急性脑卒中患者。①叮嘱患者家属切勿随意搬动患者头部,若有条件,可予以冰敷。②将患者头部抬高30°,为避免痉挛而咬伤舌头,指导家属将筷子、毛巾等物品放入患者口中。③安抚家属紧张情绪,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切勿大声喧哗,稳定家属情绪。④叮嘱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状况,若出现呕吐现象,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出现吸入性肺炎。(2)现场急救措施:①准确评估病情,对患者瞳孔、心率、血压等进行检查,观察有无呕吐、意识、瞳孔、瘫痪等症状,做出初步判定,做好记录。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口鼻腔异物及时清理,若出现舌后坠现象,将舌体拉出,给予辅助呼吸措施。③吸氧治疗:给予患者氧浓度为30%~40%,氧流量为4~6 L/min的吸氧治疗。④降低颅内压:静脉输注20%甘露醇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784,规格:250 mL/50 g)250 mL,30 min内输注完毕,静脉注射20 mg呋塞米注射液(武汉福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3005,规格:2 mL/20 mg)。⑤急救人员通过无线电通讯设备,将患者信息传送给院内相关科室,主要包括患者病情状况、初步诊断及已采取措施等。(3)院内急救:患者转送进医院后,进一步实施急救措施。①确诊病情:采取瞳孔观察、适当痛觉刺激和呼唤交谈等简单方法初步判定病情,及早行CT等影像学检查。②急救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对于因颅内血肿等导致高热现象,可采用亚低温或物理降温以控制体温。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急救时间窗:就诊到达时间即从接到急救电话至“120”到达目的地时间;接诊时间即到达目的地时间至患者送入医院时间;急救时间即进入急救室抢救至抢救结束时间。(2)临床治疗有效率[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共包含11个项目,包括意识水平、面瘫、凝视、上肢运动、视野、共济失调、下肢运动、语言、感觉、忽视和构音障碍,总分为42分。无效即患者的肌力无改善或下降,体征、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恶化;NIHSS评分减少0~15%;有效即患者的肌力增加Ⅰ级,体征和症状均有所改善,NIHSS评分减少16%~49%;显效即患者的生活可部分自理,肌力增加2级,体征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50%~89%;治愈即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体征和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减少90%~100%。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治愈)例数/总例数×100%。(3)并发症发生率:偏瘫后遗症、脑疝、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和BMI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窗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就诊到达时间、接诊时间和急救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势进展快及预后差等特点[8-9],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卒中的70%~80%。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功能缺失,继而导致致残、致死等严重不良预后。时间就是生命,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至关重要[10-11]。传统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模式中,尽管医院医疗水平较高,抢救设施完善,但院外、院内急救流程衔接不够紧密,医护人员配合不紧凑,易延误最佳急救时间,导致不良预后[12-13]。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中院内医务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同步获取患者疾病基本信息,院外与院内人员无缝衔接、无缝转运,医务人员变被动为主动,护理人员各司其职,摆脱过去在院内被动等待的模式[14-15]。陈海燕等[16]研究发现通过给予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本研究急救人员充分利用电话远程急救,弥补传统急救模式这段急救空档期,指导家属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患者口鼻腔分泌物,避免家属因盲目错误操作而加重病情,做好第一步抢救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就诊到达时间、接诊时间和急救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中护理人员分工明确、工作流程衔接良好,从而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谢萍等[17]发现,规范化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临床急救效果,有效提高急救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比于传统急救模式,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救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血肿压迫、降低颅内压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关键步骤之一,颅内压升高是诱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8-19]。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中医护人员接到患者初步评估病情后,立即静脉输注甘露醇注射液,以降低患者颅内压[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發生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可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可能时由于急救中派遣专业性更强的卒中科护士,医务人员准确的病情评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院外院内一体化的衔接模式均帮助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时间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闫菊英,陈金玲,刘鲁昱.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1):77-80.

[2] Herpich F,Rincon F.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Crit Care Med,2020,48(11):1654-1663.

[3] 王玮,李悦,徐霁华,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1(6):618-621.

[4] 王迪. 腦卒中患者运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效果及对急救时间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20,5(18):168-171.

[5] 朱春莉,王倩.急诊绿色通道无缝衔接脑卒中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4):593-596.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规范共识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4):247-255.

[7] 张国明,李踔,韦广莹,等.卒中单元院前急救流程静脉溶栓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21,21(2):309-312.

[8] 柯阳,吴钢,谢冬梅.质量控制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建设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 17(11):59-61.

[9] 胡萍,崔妙玲,蒋云.急性脑卒中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的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2):98-101.

[10] 苏莹,杨扬,李晓静.流程再造优化在脑卒中病人入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0,18(6):716-719.

[11] 王英,杜丽英,张瑞敏.脑系科一体化救治绿色通道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85-87.

[12] 梁宏艳,李明,惠文,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延迟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16(12):662-666.

[13] 陈斐,盛凯辉,石柳娴,等. 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产生院前延误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当代医学,2021,27(21):192-194.

[14] 周婉嫦,梁少芳,冯惠霞.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3):306-307.

[15] 朱菊蕊.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0):1307-1309.

[16] 陈海燕,姜丽萍.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4):1696-1698.

[17] 谢萍,罗双萍,陈欢.规范化一体化急救模式在脑卒中院外急救中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4):395-398.

[18] 陈普.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5):24-26.

[19] 马卫华.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0):7-9.

[20] 吴然,叶富跃,杨堃.颅内压监测指导甘露醇应用对开颅术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10):1231-1235.

(收稿日期:2021-09-01)

猜你喜欢

急性脑卒中并发症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浅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