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2021-01-21陈锦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看图写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陈锦平

摘要:新课标指出,培养并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水平是发展其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符合当代教育的内涵。图画这种表达形式更为生动、鲜活,更能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深受学生的喜爱,也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起始阶段习作的难度。学生可以以图片内容为基础展开自己的想象,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确定习作基调,融入自己的感悟,总结中心思想,最后形成完整的作文。图片的加入给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学生进入中年级习作学习奠定基础。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数十年前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从学生的阶段性期末考试还是教师的教学标准,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都应当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而如何更好地立足课堂,适应考试标准,笔者根据一线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剖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读写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开展看图写话教学的意义分析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尚不成熟,自主学习意识比较差,自我约束性不够强。面对小学语文知识,他们在理解等方面需要教师及时开发和启迪,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通过引入看图写话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拼音、字词等内容,全面加强语文资源的串联应用,激励他们学会运用相关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表达的欲望和写作兴趣,以此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加强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可以进一步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开展语文识字学习、语言知识的交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拓宽自身视野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学好和利用语文知识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1.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要避免单纯地进行写作技能的训练,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切实打造趣味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互动能力。比如在围绕《妈妈睡了》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联系节日相关的话题,然后导入相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结合主题活动情境,然后结合图片来回答相关的内容。教师通过导入相关的和母亲节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情境中予以观看,以此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来表达对母亲的爱。鼓励学生结合主题延伸话题,开展深度写作,运用自己的积累储备,结合日常生活中和母亲之间的对话、交流和一举一动,从而为他们创作丰富的作品提供更多的帮助。

除了开展趣味游戏、话题讨论等活动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其他的教学方式,比如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围绕图片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畅所欲言中更好地感受写作的魅力,通过观察图片来提升自身的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比如教师围绕《找春天》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春天的相关图片,然后设定丰富的主题让学生开展思考,春天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如何寻找到春天的踪迹等,让学生通过手抄报、看图写话等方式,感受春天的魅力。

2.引导学生细致看图,培养基本看图能力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语文学习两大板块,一个是阅读,一个是写作。就阅读部分而言,读也是锻炼“看”的能力。广义的阅读,不仅是看文字还有看生活、看世界,凡是目之所及,统属于“阅读”的范畴。小学生虽然眼中看到的事物很广,好奇心也非常强,但是缺乏的是注意力集中,如何让学生在图中读出有效信息,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引导。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村居》和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两首古诗学习为例,内容都是反映春天的内容。教师讲课前先不要让学生急于去读诗文。先让学生去看插图,告诉学生,两幅图都是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水墨画。笔者认为,课本插画所反映的意境浅薄,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在此基础上又将丰子恺的《纸鸢》和《春天系列》的插图在课堂上展示,课内课外插画对比,教师引导,画上看到的内容有风筝、有树木、有人物,但是看不到的内容是风。风是间接表现的,通过树枝地飞舞、风筝和线的飘动,让学生体会到画的幅面是有限的,但意境是深远的,值得反复品读。

3.述图联想有机结合,信息技术辅助展示

在课堂互动环节上,不少学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就图片内容本身来说,学生口述解读基本到位,但让学生转换成文字部分,就感觉下笔困难。通过教师与这类型的学生反复沟通,发现学生即便动笔,转化成文字的部分与口述部分差异不大,并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思维框架受限,不敢突破画面内容去大胆想象。如前文所述,围绕春天,图上展示了放风筝的内容,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大胆展开联想补充画面内容,比如与植物有关的,柳条生出新绿,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与动物有关的,莺歌燕舞,大雁飞回,布谷鸟啼鸣,喜鹊欢唱;与人物有关的,公园里、河岸旁,游人如织,到处挤满了拍照赏花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与食品有关的,应景的果蔬琳琅满目,金色的菠萝、红色的草莓、香甜的苹果,令人目不暇接、食欲大开……所以,信息技术是辅助手段,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在大量的看图过程中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够基于生活和既往的认知,把图片内容结合自己的感受形成优美的文字。

4.加强词句积累背诵,提升看图写话能力

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强是结果,背后的词汇量和阅读量是过程。写作水平的提升是日久见功夫的,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的高低,某种程度上也是好词好句的丰富程度的具体体现,因此日常的语文教学应当把词句的积累当作习惯,把有意识的背诵训练贯穿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形成学生的“肌肉记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鼓励、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记忆和背诵,充分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内容既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散文;既可以是写人,也可以是写景。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通过背诵提升应用能力[3]。在平时看图写话训练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写得比较好的句子勾勒出来,在班级内部进行分享。对看图写作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予实物奖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把这项学习内容视为负担。

结论: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方法,看图写话是小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水平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狠抓基础,注意培养学生兴趣,让有限的阶段性学习造福到无限的语文学习内容中去。

参考文献:

[1]吴少红.妙笔生花,让“写话”绽放光彩——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之我见[J].试题与研究,2020(17):81.

[2]彭东连.心灵捕捉——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引领[J].小學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6):72.

[3]张雯.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4]王红梅.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探讨[J].天津教育,2020(16):139-140.

猜你喜欢

看图写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把握“经纬”,定准看图写话的“坐标”
巧引妙导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培养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