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价值性 体现生活性 发挥补偿性

2021-01-21沙鹏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信息技术

沙鹏

摘要: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着眼于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与信息素养的养成。在进行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师应立足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性、体现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生活性,发挥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功能的补偿性,落实好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推动培智学校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体表现在教师应充分、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选取、教学方法选定过程中遵循生活性原则,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补偿学生精细动作、心理、审美等缺陷,助力培智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校课标》)提出,各中小学校在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时,应以提高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与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兴趣为主要任务,使学生能够接触、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对科学技术与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受到了教育者的极大关注,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与应用能力,为培养其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研发以《义校课标》为依据,兼顾了我国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况与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提出,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选择性课程,应以培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并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时综合考量学校的特点与学生的潜能。

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元认知与实践调查,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并不理想,从学校课程管理到教师课程开展再到学生课程学习,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大连市甘井子区特殊教育中心就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形成了系统化、一致化的认知: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充分做到立足培智学校信息技術课程设立的价值性、体现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生活性,发挥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功能的补偿性,切实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能力,以推动培智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立足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设立的价值性

立足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设立的价值性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首要环节。课程价值是指课程为满足主体一定需要而以相应方式表现出来的某种属性、作用和意义,是在某种价值观的支配下,人们在制定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

现阶段,部分培智学校仍以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与劳动技能等一般性课程实施为主,疏忽了对信息技术这一选择性课程的标准化监管与专业化研讨。这极大地弱化了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价值,致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基于此,培智学校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全面地认知信息技术课程在培智学校中的价值。

(一)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

《课程标准》延续了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的方针要求,基于培智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设计了九年一贯制培智学校课程体系,并具体开设了10门课程。培智学校所开设的10门课程又被细化为一般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一般性课程着重培养培智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与适应社会的能力;选择性课程则重点关注培智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补偿功能与潜能开发。一般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并行,能够体现培智学校课程体系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培智教育的教育质量,促进培智学生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在培智学校中的广泛实施是信息化教育潮流下的必然趋势,标志着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体系的进步与完善。《课程标准》的颁布又极大地提升了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其在发挥内容与方法参考价值的同时,更以学科特性为视角对如何认知信息技术课程对培育培智学校学生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总的来说,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具有双重价值,即学习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价值

学习价值是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基础性价值,就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价值而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培智学生获得信息技能与素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接受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等信息工具的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随着大众传媒与信息网络的蓬勃发展,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也更为丰富多元,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网络安全意识的养成等便成了培智学校学生参与日常学习生活所必备的技能与素养。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价值的实现以学生的知识输入为前提,因而在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价值,着力为学生创设积极且有利于其信息技术学习的环境,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选定优化的教学方法、选择有效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素养能够得到增长与提高。

(三)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是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延伸性价值,就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价值而言,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不仅是学习对象,更是学习工具,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课程标准》尤其强调,除学习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外,应重点关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具体问题的能力,使所学到的内容能够“走”出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改进学习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的高速普及源于其固有的实用性与便捷性,而其能够缩近距离、简化流程等功能的发挥则归功于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价值的实现以学生的技能输出为依托,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应着力发挥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价值的最大化,为学生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平台、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观能动性并养成信息技术应用习惯,使其能够在信息技术时代中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二、体现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生活性

体现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生活性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主要环节。受身心障碍的影响,培智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认知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何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内推动其收获更多知识并作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发了学者与一线教师的热切讨论。最终发现,以生活性为导向开展培智学校课程教学具有可行性。由此,《课程标准》的研发也以生活性为首要原则,要求教师从课程目标的制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再到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均应体现生活性,以此有效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认知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的发展。

(一)课程目标制定的生活性

体现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生活性,要制定生活化的课程目标。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陶德清认为,培智学生因其特殊的个体发展状况,在为其制定课程目标时应强调从其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沿用了三维目标系统,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各维度的目标中,均体现出了极强的生活化特征。例如,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中,要求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信息、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中,要求学生基于实际生活情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表达并交流信息,体验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目标中,要求学生逐步树立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增强使用信息技术的主体意识。

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制定生活化课程目标时,首先要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包括了解其基础认知水平、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手眼协调及精细与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等,并以其基础能力为教学起点、欠缺能力为目标导向、最近发展区为程度标准,使课程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在顺应学生日常所需的同时保障课程目标能够直接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其次,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为导向,使课程目标更具有现实性,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当下生活的现实意义,在制定目标时全面考虑某一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应用功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双重价值,即以學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为契机推动其各项生活技能的综合性发展。

(二)课程内容选取的生活性

体现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生活性,要选取生活化课程内容。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课程标准》将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为“身边的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应用”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三个模块,各模块教学内容均源于学生的生活,与其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身边的信息技术”模块中,要求学生学习从大自然、书报、通话中感知信息的存在,并通过亲身观察的方式了解电话、计算机等信息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计算机的应用”模块中,要求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与基本操作;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模块中,要求学生学习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和获取天气、地图等生活性信息,树立网络应用的安全意识。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取保障了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效性,对于学生信息技能的掌握与提升大有裨益。

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选取生活化课程内容时,要着力为学生建立一套兼具连贯性与阶段性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同时要以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生活信息工具为基础,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培智学校生活化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在学生日常应用的基础性与发展性。此外,要结合培智学生的障碍程度及能力等级差异,处理好《课程标准》中两级学习内容的关系(一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便于其理解的基础性内容;二级:学科拓展性内容),对不同层级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有合理的预期,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发展范围内收获生活化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生活化信息技术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选定的生活性

体现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生活性,还要选定生活化的课程教学方法。认知主义课程观认为,学生的认知行为始终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欲使学生有更高的认知能力就必须注重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等。《课程标准》要求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传统教学方法,也可以大胆探求新的生活化教学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整合,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

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选定生活化课程教学方法时,应兼顾课标要求与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就具体操作而言,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法,即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情境,并以此开展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所熟知,以生活化的情境开展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使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认知并更快地融入课堂,再配合教师“小步子”“多循环”的知识呈现范式,可以有效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激发其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动性。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采用“跨情境”教学法,即在不同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境中对学生开展实地教学。“跨情境”的信息技术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室为单一教学场所的模式,创新式地引导学生到信息技术应用的现场中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产生更为直观的认知,这种“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实施也有益于促进学生们的知行合一。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境中开展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既能简化学生认知迁移的过程,又能避免学生对单一环境的依赖,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得到双向提升。

生活性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以学生的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为主旨,以学生生活的完整性、发展性、高质量为追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应着力加强对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分析,从制定生活化课程目标、选取生活化课程内容及选定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凝练与反思,切实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助力培智学校学生“完满生活”目标的达成。

三、发挥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功能的补偿性

发挥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功能的补偿性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核心环节。“缺陷补偿”是特殊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特殊教育理论、策略与方法。教育补偿是缺陷补偿的重要方式,具体指教师在各类教育活动中,以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并综合运用一切有利的相关因素,通过多种手段替代、缓解、恢复、提升因障碍导致的功能性不足,以此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功能改善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的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固有的工具性学科特征对于培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补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一)补偿学生的精细动作缺陷

精细动作技能发展不足在培智学校学生群体中具有普遍性,他们在手眼协调、手脑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升。经过我校教师长期大样本的个案跟踪,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培智学校学生精细动作技能。

例如,在“键盘的认识与应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键盘并学会打字。通过指定字母的输入,学生要在脑中浮现出该字母的特征,并用眼睛在键盘上准确找到字母位置,再通过点击呈现到屏幕上。过程虽然简单,但却对学生的脑、眼、手均进行了锻炼。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练习,学生的肢体协调性会有大幅提升。

再如,为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校开发了“手机软件的应用”这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选用的软件有微信、淘宝等。在师生共同使用微信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教授了点触拼音打字、发送长语音、录制手机视频以及摇一摇等功能的使用方法。通过渐进式的教学,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始了从点击到点按再到勾手腕最后抖动手腕等一系列精细动作的练习,教学效果显著。

(二)补偿学生的心理缺陷

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补偿学生的心理缺陷。培智学生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较大,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合理地改变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能够使学生更为容易地体验成功并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就会从自卑走向自信,自控力、意志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游戏教学法不同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单一的示范练习法,而是通过游戏情境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课堂的动机。如在“鼠标的操作”一课教学中,教师可选用“水果忍者”游戏软件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都开始自主研究鼠标抓握、拖动与点击的方法并最终收获了进步与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了更强的信心,学习知识的畏难情绪也显著减少了。此外,这种自发性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还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格的养成。

(三)补偿学生的审美缺陷

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补偿学生的审美缺陷。培智学校学生存在着感知速度慢、感知范围狭窄以及想象力与创造力不佳等问题,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素材,是其审美缺陷补偿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搜索引擎的使用”一课中,教师可以百度、搜狗等综合搜索引擎为载体,教授学生如何准确搜索并筛选图片、音乐或视频素材进行欣赏,以此提升学生信息感知速度、拓宽感知范围,使其能够在优秀的资源素材中得到艺术熏陶或休闲放松。

再如,在“图画软件”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绘图工具完成一幅电子图画。教师教会学生使用多种工具进行绘图,学生能够根据所学把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学生作品前后画面色彩、图像等元素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审美理解与审美表达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应在充分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特征的基础上做到善于开发、优于利用,使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切实有效地发挥补偿功能,推动学生取得长足性的進步与提升。

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基于此,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坚持以学生的实际与需要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教学实施依据,在立足价值性、体现生活性与发挥补偿性的基础上积极地总结与反思,融入地方性课程思维并切实做到以自身的专业化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专业化发展,在有效提高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助力培智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江华.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盛永进.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 胡少明.非常规教学的风险与控制[J].教育科学,2020(2).

[4] 朱静.浅谈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

[5] 傅王倩,莫琳琳,肖非.从“知识学习”走向“完满生活”——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变迁[J].中国特殊教育,2016(6).

[6] 郭晓琳,许芳杰.迈向2035的教育:国际智慧与中国行动[J].现代教育管理,2019(5).

[7] 傅朝晖.《培智学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J].现代特殊教育,2018(4).

[8] 黄伟.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制定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4).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信息技术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浅谈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
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对象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探究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